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陳玟樺; 劉美慧; Wen-Hua Chen, Meihui Liu
    芬蘭新課綱於2016年上路,赫爾辛基地區學校實施的現象為本學習引起諸多關注。現象為本學習以主題或議題為教學核心,其蘊含課程統整特質有助於發展學生二十一世紀所需能力。緣此,本研究進入一公立中小學進行田野研究,試圖探索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基本原則和學生學習表現。採個案研究法,以赫爾辛基一間具10年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課程實施經驗的公立學校為研究場域,以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結果發現有三:一、個案師生於現象為本學習週之課程統整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在透過概念來探究現象、學生參與課程設計、統整在自己身上;二、學生於現象為本學習週之統整學習表現富立體學習效果;三、現象為本學習週之評量目的在引導和鼓勵跨領域學習及發展自我評估能力。本研究最後提出幾點建議,供有興趣發展現象為本學習者參考。
  • Item
    美國華盛頓州國小階段跨國移民學生之學習安置和語言支援制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8-06-??) 洪麗卿; 劉美慧; Li-Ching Hung, Meihui Liu
    本文旨在探究美國華盛頓州國小階段跨國移民學生之學習安置和語言支援制度,以及政策從州層次至學校層級轉化之實施情形。本文以華盛頓州為研究場域,進行九個月的田野研究,並以西雅圖學區一所具移民族群多樣性之K-5公立小學為個案學校,藉由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和文件分析等方法來蒐集資料。研究發現有四:一、華盛頓州跨國移民學生之學習安置和語言支援制度趨於雙文化教育取向與針對特殊及異文化者取向。二、移民學生學習輔導注重全人需求的整體性安置。三、強調友善的語言無障礙環境可促進移民家庭參與教育活動。四、學校績效責任制產生對教育公平性實踐的質疑。最後,根據臺灣特殊脈絡提出未來擬定跨國轉銜學生學習安置制度之參考建議。
  • Item
    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8-07-01) 廖添富; 劉美慧; 董秀蘭
    學校是推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機構,教師則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因是,教師的公民參與態度及其對公民教育的看法,是公民教育能否符合「培養負責任、有能力參與民主過程的現代公民」之目標的重要關鍵。許多實證研究發現師範教育課程是影響準教師與對學科觀點的重要因素,因此,瞭解師範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公民教育觀點、及其影響因素,應是公民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緣此,本研究以師範院校學生為對象,進行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之相關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編製的「公民參與態度量表」、「公民教育觀點量表」、與「學校學習過程調查問卷」,瞭解師範生的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並分析個人背景因素與學校學習過程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的影響。研究結果有以下的發現:一、個人背景因素不同的師範學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具有差異。二、本研究所列的七項個人背景因素中,在師範生公民教育觀點上,差異最顯著的為「是否曾捐款給社會服務團體或活動」;而「是否曾捐款給政黨或政治人物」、「是否曾參加社會服務團體或活動」二項個人背景因素,則均無差異。三、批判思考能力的訓練、就讀科系、捐款給政黨或政治人物、性別、與捐款給社會服務團體等五項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具有影響。四、除了學校民主氣氛、爭議性議題的接觸二項外,其餘本研究所列的九項個人背景因素、學校學習因素與公民參與態度,均對師範生的五種公民教育觀點具有影響。五、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五種「公民教育觀點」均有顯著的正相關。
  • Item
    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01) 廖添富; 劉美慧; 董秀蘭
    一九八0年代以來,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學者對公民資格與公民教育觀等議題有相當的爭議。本文歸納其主要論點如下: 一、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觀 (一)個人與國家的關係:1. 個人優先於社會、國家而存在;2. 屬於契約式的工具性關係。 (二)權利政治或共善政治:1. 個人權利獨立於任何,好的價值而存在, 強調個人自主和尊重差異;2. 個人權利優先於任何社會責任或促進公共利益的要求。 (三)政治中心與愛國心:1.國家的目的只在保障個人的基本權利,而不在培育有德行的公民;2.公民對美好生活及價值的構思,國家必須給予中立性的關心;3.國家的中立性是解決當代社會價值多元分歧的最好方式。 (四)應否積極參與政治:1.政治參與是社會契約的工具性產物, 目的在謀求、維護個人的權益,而不在實踐公民責任;2.個人參與統治並不具有積極的意義,亦不具任何價值意涵,個人自主性構成,不需透過公共生活。 二、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 (一)個人與國家的關係:1.社會、國家優先於個人而存在;2.屬於構成式的固有關係。(二)權利政治與共善政治:1.個人的行為和社會制度的安排都需符合共善價值的要求;2.強調公民的責任義務和公共服務的角色。 (三)政治中心與愛國心:1.愛國心是構成政治社群不可或缺的公民德行;2.社群應鼓勵成員選擇與社群共善價值相符的生活方式;3.不應在愛國心的美德上保持中立,應積極證成愛國心。 (四)應否積極參與政治:1.政治參與的目的在促進共善,也是公民的責任和公民資格的積極實踐;2.公民應積極參與選舉投票以外的公共事務活動;透過參與,個人的自主性才可實現。
  • Item
    初學駕駛之基礎教育訓練課程研發-學習讀本篇
    (2012-04-31) 蘇宜芬; 宋曜廷; 陳茹玲; 張新立; 羅孝賢; 劉美慧; 阮淑雅
    本研究結合教育心理、課程設計、交通安全、測驗評量、視覺設計等專長學者之專業,組成跨領域的讀本編輯與研究團隊,並透過嚴謹的審查制度,共同編審出適合初學者需求的課程綱要與讀本。 在課程綱要的發展方面,強調結構原則、知識整合、實用性與問題解決。在讀本設計方面,則以初學駕駛者的需求出發,力求章節結構清楚,文字簡明意賅,以能清楚傳達概念為原則。此外,本研究也以高中、職學生為對象進行實徵研究,並據此調整讀本的可讀性與適切性。本研究共發展學科課程綱要與對應教學指引、汽機車學習讀本與對應教學投影片,以及命題計畫、試題設計流程與實作評量例題。 本研究期藉此讀本傳遞給初學駕駛者正確的駕駛態度與技能,讓駕駛人對交通系統及其元素、駕駛道德與安全駕駛的觀念能有整體的認識,能掌握交通系統的運作特性、風險與相關規定,降低其在道路上發生事故的機率。同時,培養駕駛人良好的道德與駕駛習慣,增進我國道路駕駛之安全性,達到促進交通安全的目標。
  • Item
    「課程探究」期刊2003至2005年多元文化教育專題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6-06-01) 劉美慧
  • Item
    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07-06-01) 劉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