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對澳門大學生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之成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21-09-??) 鄭智明; 吳崇旗; Chi-Meng Cheang, Chung-Chi Wu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檢驗參與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對澳門大學生在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方面之成效。本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參與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共13名學生)以及對照組(參與一般體育課程共19位學生)。並採用「生活效能」量表(包含:時間管理、情緒控制、成就動機、社交領導、自信心與主動積極性等6個面向)與「團隊凝聚力」量表進行課程成效檢測。研究結果發現課程對學生的「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都有提升的效果。而參與戶外冒險教育課程之實驗組學生在生活效能及其6個面向(時間管理、情緒控制、成就動機、社交領導、自信心、主動積極性)與團隊凝聚力之後測分數比前測分數皆有提升,其中除了「成就動機」外,其餘皆達到統計上之顯著水準(p <.05)。而在共變數分析之結果中,實驗組較對照組之後測分數,在生活效能及其5個面向(時間管理、情緒控制、社交領導、自信心、主動積極性)與團隊凝聚力上有增進,並達到統計上顯著水準。因此本研究總結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對參與的大學生在「生活效能」與「團隊凝聚力」有著正面成效。
  • Item
    九位冒險治療實務工作者的對話:投入動機與發展歷程探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8-12-??) 林囿竣; 劉子利; 吳崇旗; Yu-chun Lin, Tzi-li Liou, Chung-chi Wu
    冒險治療是一種結合諮商輔導、心理治療與户外的一種專業,引進到臺湾已經有十多年,同時越來越多的本土實證研究也證實冒險治療所能帶來的效益。爲了瞭解臺灣冒險治療工作者之投入動機與發展歷程,因此以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透過滾雪球抽樣方式,針對「投入之動機」與「發展歷程」兩大主題爲核心概念,蒐集九位冒險治療工作者的看法。結果發現:在投入動機部分,主要是:「看見改變發生」、「與過去經驗有關」、「傳統諮商輔導問題」及「自我期許」四個主要概念;在「發展歷程」之下:過去發展部分,有「源自體驗教育」與「產官學的努力」兩個主要概念;發展現況部分,則有「目前大環境的問題」與「專業性不足」兩個主要概念;未來發展上,則有「讓更多人認識冒險治療」、「提供更好的訓練平台」、「跨專業的學習」與「等待改善環境」等四個主要概念。最後,研究者提供未來研究議題及建議,以增加本研究之貢獻。
  • Item
    體驗式學習融入高中野外求生課程設計之成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5-01-??) 鄧丹莉; 吳崇旗; Tan-Li Tan; Chung-Chi Wu
    本研究目的在設計一套體驗式學習融入並「以效益為導向」的高中野外求生課程,並於實施後分析課程對學生的成效(知識學習、生活效能及團隊凝聚力)。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側-後側」準實驗設計,以屏東市某高中學生,共285人為研究對象,分實驗組161人,對照組124人,以野外求生學習評量卷、生活效能量表及團隊凝聚力量表為研究工具,採用SPSS 17.0 for Windows 套裝統計軟體,進行相依樣本t 檢定、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效果值等分析以考驗研究假設。根據結果,發現如下:一、體驗式學習融入野外求生課程對高中學生的知識學習成效有顯著效果;二、體驗式學習融入野外求生課程對高中學生的生活技能6個面向的能力,有顯著增長;三、體驗式學習融入野外求生課程對高中學生的團隊凝聚力有顯著性增長。最後,研究者歸納結論,並提出課程設計及未來研究建議,作為後續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