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原住民學生多元才能探尋模式之研究(2002) 廖永堃; Liao, Yung-Kun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國內原住民學生就讀各類資優班人數比例與概況;其次發展多元才能探尋模式,藉以發現原住民學生多元才能,並建立原住民學生人才庫。 本研究第一部份以問卷調查國內589所學校各類資優班原住民學生人數及教師對原住民學生鑑定的看法;第二部分以花蓮地區三個原住民族群14所學校597名高年級學生為對象,發展原住民學生多元才能探尋模式及人才庫的建立;第三部分以個案質性與量化資料分析,初步了解本項模式之合適性。研究主要結果與發現說明如下: 一、原住民學生就讀資優班概況 (一)調查所得目前就讀國內資優班原住民學生有712人,佔受調查資優學生1.75%,其中以體育資優生人數最多,依族別以阿美族學生人數較多。 (二)資優班教師較多認為原住民資優生出現率較低,若以實際表現則近半數認為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沒有差異。此外,教師認為原住民學生擅長的領域為音樂、體育、舞蹈及美術領域。 (三)對於原住民資優學生鑑定標準與方法,較多教師認為維持目前鑑定標準,並改善鑑定方法以適合原住民學生。 二、多元才能探尋模式建立與應用 (一)運用研究者自編多元才能量表、其他量表測驗及學業成績多種評量分析後,原住民學生能力以自然探究、身體律動、視覺藝術及領導能力較佳,數學邏輯能力較弱。 (二)以參與本項研究之原住民學生建立多元才能人才庫,經設計後將資料架設於網站上,可依條件檢索各種才能人才,作為教學方案設計之參考。 三、多元才能探尋模式之合適性 (一)分析全才型與分才型學生之實際表現,除視覺藝術與人事能力學生外,其餘各項能力學生均顯現明確的性向或具體的表現。 (二)八項能力與各種評量方法之相關均達顯著水準,其中以教師評量與各項能力相關達較高。各項能力經因素分析後,除視覺藝術、自然探究能力外,多數能力均僅得到一個因素,顯示各種評量方式尚稱合宜。另經多種特質多種方法分析後,以視覺藝術、人事與音樂等三項能力效度有較大差異,其餘能力尚可。 本研究除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外,研究者並提出對原住民學生鑑定、多元才能評量之應用以及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建議,作為未來規劃與進行原住民資優方案之參考。Item 高中語文資優生進入大學後之追蹤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98-06-??) 林寶貴; 郭靜姿; 吳淑敏; 廖永堃; 嚴嘉明Item 臺北市民間工商企業機構雇用殘障者意願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94-06-??) 吳武典; 蔡崇建; 黃淑芬; 王華沛; 廖永堃本調查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民營企業機構在修訂殘障福利法(民79)頒佈之後,對雇用殘障者的意願。以台北市兩百家民營工商企業機構為對象,發出問卷進行調查,獲得有效問卷109份,經過逐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在執行強制雇用殘障者之規定方面~大多數(約八成)受調查單位已了解並支持「定額雇用」之規定,並表示願依規定執行;尚未僱用殘障者之受調查單位,大多數表示並非不願僱用,而有事實上之困難。惟亦有少數(約一成)表示排斥態度。2.對僱用殘障者的態度方面~已有僱用經驗者大多數對於殘障員工之工作態度與表現,表示滿意,並認為有助提供企業形象。多數雇主表示殘障者之職業技能若符合工作要求,願比照常人僱用,甚至優先僱用;其主要疑慮則為:(1)職能不符;(2)工作環境配合不夠;(3)擔心發生意外。資料顯示雇主對殘障者之就業仍有刻板印象存在,肢體殘障者之就業機會最多,而視覺障礙、智能不足、自閉症與多重障礙者之就業機會非常有限。3.雇主希望政府配合措施方面~工商企業機構有望於政府者之要求為:(1)提供殘障者就業的供需資料,並舉辦就業輔導座談;(2)加強殘障者的職能評估與鑑定;(3)協助改善工作環境;(4)依法提供改善環境及補助超額僱用之人事費。 一般而言,由於政府強力執行殘障福利法定額僱用之規定,已有相當成果顯現包括僱用率提高,雇主態度趨向積極。研究者建議此項規定,仍應貫徹執行,賞罰並進,加強宣導與職訓,協助解決實際困難,並推展「支持性就業」措施。Item 我國科學高中教務發展方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995-12-??) 吳武典; 郭靜姿; 廖永堃; 羅芳晁; 黃通鎰; 胡家祥本研究的目的在為籌設中之台北市麗山高中,規畫其教務發展遠景。除探討有關國內外文獻外,並編製問卷及舉辦座談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招生鑑定、升學管道、師資培訓與遴選、課程設計、進階預修及教材教法等六大課題。調查對象為學者專家、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學生家長及資優學生(現於大學就讀),共發出問卷1020份,回收有效問卷650份(佔63.7%)。根據問卷調查及座談會結果,主要意見如下:1.在招生鑑定方面:麗山高中應打破傳統聯招方式,兼採甄試保送、推薦甄選及單獨招生三種方式;其學生來源應不限於台北市;甄試時間應在聯考之前;甄試內容以數理學科為主要考慮,並兼重筆試與實驗操作;在審慎評鑑之後,應容許學生轉出或轉入。2.在升學管道方面:應採多元方式,並力求暢通;甄試保送與推薦甄選應優於大學聯招。3.在師資培訓與遴選方面:專任教師之基本條件應為本科系畢業之合格教師,理想的師資應具備教學熱忱、精通教學方法並富有研究精神;師資之主要來源可分為普通高中教師有志於科學資優教育者,並應給予在職進修機會。4.在課程設計方面:應另行設計課程,不以採標準本或審定本為限;社會學科可以加以綜合;增加科學課程選修時數及專題研究;設計模式應以充實為主,加速為輔,其中獨立研究、名師指導及到大學選修之充實活動,尤應強調;另可規劃空白課程,以利獨立研究或專題研習。5.在教材教法方面:充實性之教材首應重思考能力與研究方法的訓練,次為學科知識及外國語文的學習;學習結果的評量宜以學科能力分組評量為重點,以教師評量為主,輔以自我評量。6.進階預修方面:應爭取大學合作,應加名額、加強實施;可從高二即行實施,以數理專長學科為限;上課方式宜儘量安排到大學上課。根據研究結果,研究小組從整體方向及六大主題提出未來麗山高中教務發展規劃之建議,希望麗山高中將來成為具有理想又有特色之新高中--我國第一所科學高中。Item 智能障礙兒童之WISC-III 認知特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05-03-??) 陳心怡; 林坤燦; 廖永堃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智能障礙兒童的WISC-III認知特質,研究對象為經過台北市鑑輔會正式鑑定的智能障礙兒童共236名,研究者依不同研究問題由全體智障兒童組中再選取人數由61至148不等的樣本來進行分析,同時也自台灣WISC-III 1‚100名標準化樣本中選取適當的配對組來進行比較。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智障兒童在WISC-III 13個分測驗展現的相對高低分佈與一般兒童不同,有其特殊性認知組型存在;(2)在本身認知功能低下的限制下,智障兒童認知能力彼此間的相對變異性其實不比一般兒童小,甚至有更大相對變異的表現;(3)整體而言,物型配置及迷津為智障兒童的相對優勢能力,而算術、類同、符號替代、連環圖系則是其相對弱處所在;(4)不同年齡與性別障礙兒童的WISC-III認知特質有差異存在,其中女性智障兒童與其他組別差異最大,其變異性較小且僅有理解分測驗為明顯強項;(5)初步發現本研究智障兒童在符號替代、詞彙、理解等分測驗的相對表現與國外文獻報告並不一致,智障兒童的認知特質是否有文化差異存在值得進一步探討。文中也討論相關限制,並對後續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