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指導實習學生之教學實務知識研究
    (2024) 張書豪; Jang, Shu-Hau
    本研究旨在探討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指導實習學生時,所具備的教學實務知識。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資料,分析9對任教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的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及其實習學生的教與學。同時,邀請具有資優教育實習輔導身分與學術經驗的10位協同編碼者及3位外部諮詢顧問,進行資料編碼與信實度檢核,藉此探究實習輔導的實踐意義、實務知識的建構來源及實務知識內涵。盼本研究能有助於資優教育的師資培育,並強化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的輔導實踐。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一、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踐意義  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餘,仍願意並持續承擔此責任,呈現實習輔導的實踐意義,包含:倡議資優教育的使命及實踐的勇氣、傳承教育的信念、資優教育專業的雙向互惠到形成實踐社群、掌握情境學習的互動特性。二、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務知識建構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可視為轉型知識份子的角色,將教學知識轉化為實習學生成為人師的學習指引。其實習輔導的實務知識建構來源共有六項,包含:實習輔導教師回顧自身實習經驗、透過輔導實習學生累積的經驗、跟其他輔導教師交流對話、資優班夥伴教師協助、同時擔任其他教學專業工作以及專業進修,藉此建構指導實習學生的教學實務知識。三、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務知識內涵(一)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踐意象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對實習學生的期待,做為實習輔導要達成的目標,主要有九項意象:價值認同化、專業導向化、多元嘗試化、理想脈絡化、風格建構化、經驗系統化、教師形象化、教育使命化、教職目標化。(二)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務原則本研究發現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務原則有下列四項:營造教學歷練的各種機會,培養教師專業;引導實習學生發掘自身的獨特,長出自己的樣子;提供實習學生支持、關懷與鼓勵,對教職懷抱正向感;以身作則,並保持開放與彈性。(三)資優教育實習輔導的實踐慣例1.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會依照教育信念、帶領實習學生的經驗、生涯專業背景與任教的教育階段有不同的實習輔導方式。2.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會因應實習學生的生涯、特質、教學風格、專長、能力、喜好興趣、經驗、修習的師培機構與學程等,以區分性教學支持每位實習學生成為人師。3.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在輔導實習學生時,會體察教學情境的脈絡與結構,注意各項情境因素對教學輔導的影響,將情境化為教學的助力,提升實習學生的學習成效。4.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指導實習學生的教學內容,不僅緊扣實習成績評定表現指標,更注重以下八項學科性知識:對資優教育的了解(如何將學科專業融合資優教育)、分析教材/學科內涵與原則、因應資優學生調整教學方法、激勵資優學生思考的提問方式、多元有效的評量、適合資優學生的班級經營、提供給資優學生的學科相關活動,以及指導實習學生準備教甄。5.資優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在輔導實習學生時,認為能有效提升實習學生學習成效並常用的實踐策略有:了解實習學生、規劃實習輔導階段、直接示範、與實習學生對話、鼓勵實習學生參與、培養實習學生反思、支持實習學生實踐、模擬試教。  最後,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實務與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臺灣中小學資優教育銜接與資優學生學習適應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20-03-??) 郭靜姿; 張書豪; 廖釗君; 陳錦雪; 林燁虹; 于曉平; 蔡明富; Ching-Chih Kuo, Shu-Hau Jang, Chao-Chun Liao, Chin-Hsueh Chen, Yeh-Hung Lin, Hsiao-Ping Yu, Ming-Fu Tsai
    本研究透過「特殊教育通報網」、「臺灣資優學生追蹤與支持平臺」與「資優生學習問卷」編製,探討資優學生教育銜接與其對學習適應的看法。本研究先協商特殊教育通報網增置通報欄位,將資優學生畢業升高一級教育階段接受資優教育服務的情形納入通報;其次邀集相關專家學者等進行焦點座談後,規劃「臺灣資優學生追蹤與支持平臺」,並編製線上版「資優生學習問卷」,以便蒐集資優學生學習適應資料。「資優生學習問卷」包含國小、國中與高中共三份調查問卷,預試結果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問卷另編有12 個核心題目,以進行跨教育階段之比較。另外,基於關懷弱勢學生接受資優教育服務的情形,本研究亦調查雙重殊異學生占資優學生總數的比率。本研究有如下發現:1. 國小資優學生銜接國中資優教育服務的比率僅35.2%,國中資優學生銜接高中資優教育服務的比率僅24.0%。整體言之,資優學生銜接至高一個教育階段接受資優教育服務的比率偏低。2. 由高中資優班學生升大學之學門統計發現,數理資優班學生進入理工醫相關學門之人數占85.2%;語文及人社資優班升學語文及人社相關學門之人數占86.8%,顯示高中資優班學生之學術專長與大學就讀科系相符。3. 各教育階段雙重殊異學生人數平均僅占全體資優學生人數1%,此項比率較他國雙重殊異學生占全體資優或身心障礙學生比率偏低。4. 各教育階段資優學生對於在資優班之「學習發展」、「生活適應」與「未來生涯」的看法在四等量表中,介於2.92~3.56,態度傾向正向。5. 不同性別之資優學生的各項學習適應比較發現,國小女性資優生較男性資優生的生活適應佳;但高中階段的生活適應與未來生涯等態度卻較男性資優學生低。6. 國小資優學生普遍在學習發展、生活適應與未來生涯等態度優於國中資優學生與高中資優學生;國中資優學生亦優於高中資優學生。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在最後提出相關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決策參考。
  • Item
    探索學習模式與提示策略對國中生英語生字與閱讀擴增實境學習成效與動機之影響
    (2017) 張書豪; Chang, Shu-Hao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索學習模式(循環式個別探索、階段式整合探索)及提示策略(文字提示、雙碼提示)對於學習者在擴增實境學習環境中,英語單字及閱讀的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本研究的對象為八年級學生,採因子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探索學習模式」及「提示策略」,有效樣本107人。探索學習模式依照探索方式區分為「循環式個別探索」及「階段式整合探索」;提示策略則依照提示資訊的差異分為「文字提示」及「雙碼提示」。依變項為英語閱讀之學習成效(生字理解、閱讀應用)及學習動機(價值面向、期望面向)。 研究發現:在學習成效方面,(1)就生字理解而言,雙碼提示組的生字理解表現優於文字提示組、探索學習二組在生字理解則無顯著差異;(2)就閱讀應用而言,循環式個別探索組的閱讀應用表現優於階段式整合探索組、提示策略二組在閱讀應用則無顯著差異。在學習動機方面,(3)各實驗組對學習活動皆抱持正向的學習動機,其中文字提示組的學習者有較高的參與動機表現。
  • Item
    國小資優生的夢境經驗研究
    (2012) 張書豪; Jang Shu-Hau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具有多夢和心靈敏感特質的資優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夢境;透過他們的敘說,展現的心靈洞察為何。研究參與者為八位臺北市國小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的學生,研究工具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訪談架構結合了Hill夢工作模式和前導性研究的結果,希冀在具備理論文獻及試探研究的立基下,深入探問研究參與者的夢境經驗。本研究採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邀請三位協同編碼者共同進行編碼,達成共識始撰寫論述。再邀請三位同儕好友進行同儕評鑑,並反覆交予研究參與者審核論述與詮釋,以符合研究效度與倫理。 研究結果發現以下幾點:   一、資優生透過聊一個印象深刻的夢,展現出心靈議題的發現與洞察。讓     夢不只是夢,也是心靈探索的媒介。   二、資優生於幼稚園時期即展現覺察及思索心靈議題的能力,其中亦發現     父母在資優生早期的心靈探索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三、透過聊夢,可以反映出資優生的自我特質、日常生活、需求渴望、關     注的心靈議題及與人際的互動等個人資訊。   四、夢對資優生來說有六項功能,包含協助其了解自我、發揮想像、宣洩     情緒、滿足需求、娛樂以及複習生活等,對資優生的身心靈成長,有    重要的意義。   整體而言,與資優生聊夢,可以反映資優生的自我,也能帶給資優生與他人心靈上的交流。透過本研究提出建議,讓教育現場與未來研究都能增加對資優生探索自我的關注,並重視資優生的心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