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8
  • 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
    (2011/06-2012/05) 周麗端; 陳昭珍; 張鑑如; 廖鳳瑞
  • 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幼兒教育、家庭教育與師資教育
    (2009/06-2010/05) 周麗端; 張鑑如; 廖鳳瑞; 陳昭珍
    嬰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成長最為快速且可塑性最高的一段時期。近年來有關嬰幼 兒研究蓬勃發展,已成為跨心理學、神經科學、生物、語言學、教育、社會等學門的 重要研究領域。許多嬰幼兒發展的研究結果都證實嬰幼兒階段為人生發展的關鍵時 期,此階段的照顧與教養品質攸關幼兒未來的發展與表現。 當今嬰幼兒發展研究,除了持續探討幼兒生理、認知、語言和社會情緒個別領域 之發展歷程和變化外,更加重視情境(contexts)的影響,例如生活環境、家庭和同儕、 學校、文化信念與經驗等。此外,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例如基因與環境、大腦與發 展、各發展領域(譬如,認知與情緒,語言與情緒),以及特殊幼兒、弱勢幼兒、不同 文化族群幼兒之發展等也都是目前嬰幼兒發展研究領域關注的焦點。 因此本計畫以「家庭、學校與嬰幼兒發展」為焦點,預計購置圖書3,000 本,分三 年完成。第一、二年分別以購置嬰幼兒發展與評量圖書,以及家庭與學校教育對嬰幼兒 發展影響方面圖書為主,第三年則以特殊和文化不利(新住民、原住民、低收入家庭等) 幼兒之發展和教育圖書為主,並將購置此領域最新出版圖書。
  • 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幼兒教育、家庭教育與師資教育
    (2012-05-01) 周麗端; 陳昭珍; 張鑑如; 廖鳳瑞
    嬰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成長最為快速且可塑性最高的一段時期。近年來有關嬰幼兒研究蓬勃發展,已成為跨心理學、神經科學、生物、語言學、教育、社會等學門的重要研究領域。許多嬰幼兒發展的研究結果都證實嬰幼兒階段為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的照顧與教養品質攸關幼兒未來的發展與表現。 當今嬰幼兒發展研究,除了持續探討幼兒生理、認知、語言和社會情緒個別領域之發展歷程和變化外,更加重視情境(contexts)的影響,例如生活環境、家庭和同儕、學校、文化信念與經驗等。此外,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例如基因與環境、大腦與發展、各發展領域(譬如,認知與情緒,語言與情緒),以及特殊幼兒、弱勢幼兒、不同文化族群幼兒之發展等也都是目前嬰幼兒發展研究領域關注的焦點。
  • Item
    大腦與學習計畫
    (2010-07-01) 張鑑如
  • Item
    從親子互動看幼兒語文能力之發展:家庭之影響 (I)
    (2003/12/31) 張鑑如
    本計畫為「從親子互動看幼兒語文能力之發展: 家庭之影響」第三年計畫,研究台 灣低收入家庭幼兒在家親子互動情形並探討親子互動方式與幼兒語文能力的關係。研究 對像為十八位低收入家庭幼兒和他們的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幼兒平均年齡在第一次訪 談時為三歲,之後每隔一年訪談一次,最後一次訪談時為五歲。在每次訪談時,本計畫 將蒐集幼兒與母親互動語料,包括親子共讀,共述生活故事,和玩玩具。另外,本計畫 還蒐集幼兒與家人共餐對話和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訪問資料。在幼兒五歲時,本計畫將 測試幼兒延展言談,下定義,字彙,和萌發語文能力等。本計畫將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 統轉譯和編碼語料,之後再作統計 (個人成長模式,變異數分析,相關係數,和迴歸分 析) 與質化分析。研究結果將可與國內外相關研究作比較,並對幼兒教育與親子教育有 所啟發。
  • Item
    親子對話與幼兒敘述能力之發展:多年期研究
    (2002/12/31) 張鑑如
    本計劃採取多年期縱貫研究模式,探討(1)台灣學齡前幼兒中文敘述能力的發展,(2)幼兒敘述能力與語文能力的關係,和(3)母親引導幼兒敘述方式的變化。研究對象為十五位幼兒,男八人,女七人。初次訪談幼兒時平均年齡為三歲半,本計劃在幼兒七歲和八歲時再至幼兒家中訪談,蒐集幼兒敘述和與母親對話語料(聊天與共讀圖書),並測試幼兒語文能力。所有語料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統(CHILDES)代碼(CHAT)轉譯編碼。相關資料用電腦軟體CLAN作初步分析,之後再作統計(t考驗,變異數分析,和相關係數分析等)以及質化分析。主要研究結果為:(1)就整體而言,受試幼兒自三歲至七歲之間敘述能力有明顯的進步,幼兒在三歲和七歲時所敘述生活經驗之故事結構,敘述觀點,和敘述順序都有顯著差異。但是幼兒之間相比,敘述能力進步之幅度有個別差異,兒在三歲時之敘述表現與幼兒七,八歲時之多種語文能力均達顯著相關,(3)幼兒在七歲時之敘述表現與幼兒七,八歲時之多種語文能力顯著相關,(4)幼兒母親在幼兒三歲和七歲時所採用的引導敘述方式有明顯之差異。本計畫之研究結果與國外相關研究之發現一致,可作為語言發展和親子互動研究,幼兒教育,和學校教學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