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J. Dewey教育目的論的辨明與詮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9-??) 林秀珍
    J. Dewey的教育目的主張曖昧模糊,常常引起誤解和爭議,有必要加以討論與釐清。所以本文主要目的有二:第一是以Dewey的學說意旨和歸納前人研究的成果,對Dewey教育目的論再作討論澄清。第二是跳脫有、無二元對立的思維與語言文字的考掘,從超越性的詮釋立場,來衍釋Dewey教育目的論中隱而未顯的深意,期能開啟創造性的詮釋視野,啟發吾人的教育思考。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文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針對「教育無目的論」、「教育無外在目的」,以及「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等三種稱述Dewey觀點的說辭加以討論。第二部分是將Dewey教育目的論中有待商榷的論證與疑義「存而不論」,直接藉由老莊哲學的超越觀點,通過「萬竅怒號」、「無待於外」,以及「長而不宰」的理解,來開顯「生長」的人文意蘊,期能深化Dewey教育目的論的內在精義,開展新的詮釋視野。
  • Item
    「教育即生活」抑「生活即教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林秀珍
    本文旨在探討「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可能涵義,以及何種詮釋適用於說明杜威的教育思想。筆者採用修辭學與邏輯解析的方法,先分析中文「即」字的用法,進而比較釐清「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的涵義。討論結果發現,對「即」的不同理解,會開顯出不同的詮釋意義,「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各有其不同的著重點,如果以教育作為主題,則「教育即生活」比較適用於說明杜威的教育觀點。不過依據杜威的思想體系與思考脈絡,「教育即生活」可解作「教育似生活」或「教育是生活」,前者所指的生活是廣義的,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動都包含在內,所以教育與生活不可視為同一概念,只是借用生活與教育的相似屬性,來凸顯教育的「生活化」性質。至於後者「教育是生活」的「生活」應解作狹義的民主生活,教育是民主生活的縮影,可視為民主生活的一部分,這句話在強調民主內涵是教育的必要條件,由此可以彰顯杜威民主社會的理想。筆者認為,「教育即生活」蘊含著上述兩種詮釋意義,這是理解杜威的教育主張時,應加辨明之處。至於「教育即生活」的意義詮釋,本文分別從經驗的連結與統整,以及民主生活的體現來加以探討。期望透過這些觀點的掌握,可以提供國內教育工作者,共同來思考「生活中心」的理念涵義與具體的實踐策略。
  • Item
    J. Dewey教育目的論的辨明與詮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9-??) 林秀珍
    J. Dewey的教育目的主張曖昧模糊,常常引起誤解和爭議,有必要加以討論與釐清。所以本文主要目的有二:第一是以Dewey的學說意旨和歸納前人研究的成果,對Dewey教育目的論再作討論澄清。第二是跳脫有、無二元對立的思維與語言文字的考掘,從超越性的詮釋立場,來衍釋Dewey教育目的論中隱而未顯的深意,期能開啟創造性的詮釋視野,啟發吾人的教育思考。為了達成前述目的,本文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針對「教育無目的論」、「教育無外在目的」,以及「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等三種稱述Dewey觀點的說辭加以討論。第二部分是將Dewey教育目的論中有待商榷的論證與疑義「存而不論」,直接藉由老莊哲學的超越觀點,通過「萬竅怒號」、「無待於外」,以及「長而不宰」的理解,來開顯「生長」的人文意蘊,期能深化Dewey教育目的論的內在精義,開展新的詮釋視野。
  • Item
    「教育即生活」抑「生活即教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林秀珍
    本文旨在探討「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可能涵義,以及何種詮釋適用於說明杜威的教育思想。筆者採用修辭學與邏輯解析的方法,先分析中文「即」字的用法,進而比較釐清「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的涵義。討論結果發現,對「即」的不同理解,會開顯出不同的詮釋意義,「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各有其不同的著重點,如果以教育作為主題,則「教育即生活」比較適用於說明杜威的教育觀點。不過依據杜威的思想體系與思考脈絡,「教育即生活」可解作「教育似生活」或「教育是生活」,前者所指的生活是廣義的,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動都包含在內,所以教育與生活不可視為同一概念,只是借用生活與教育的相似屬性,來凸顯教育的「生活化」性質。至於後者「教育是生活」的「生活」應解作狹義的民主生活,教育是民主生活的縮影,可視為民主生活的一部分,這句話在強調民主內涵是教育的必要條件,由此可以彰顯杜威民主社會的理想。筆者認為,「教育即生活」蘊含著上述兩種詮釋意義,這是理解杜威的教育主張時,應加辨明之處。至於「教育即生活」的意義詮釋,本文分別從經驗的連結與統整,以及民主生活的體現來加以探討。期望透過這些觀點的掌握,可以提供國內教育工作者,共同來思考「生活中心」的理念涵義與具體的實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