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青少年的身體活動信念行為及同儕影響
    (臺北市 :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2-12-01) 徐美玲; 洪文綺; 黃淑貞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青少年的身體活動信念、行為,以及受同儕團體的影響情形。以臺灣北、中、南、東地區五專學生為訪談對象,按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抽出14班,對同學進行招募,組成焦點團體後進行訪談,總計167名青少年參與。研究者自行設計半結構式訪談指引,收集青少年主觀經驗及感受,並以內容分析方法由研究者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對於從事身體活動有「身體活動有益身心健康」及「身體活動帶來高附加價值」兩個正向價值信念;以及「課業重於身體活動」及「不好動的個性使然」兩個負向價值信念。在課餘時間所從事的身體活動或身體活動類型包括「維持日常生活功能的活動」及「消耗體能性的休閒活動」兩類。本研究結論:身體活動可促進青少年友誼加溫,但不是維繫友誼的唯一方法,如果要養成持續身體活動的習慣,除了同儕是支持的動力,激發其內在動機亦相對重要。
  • Item
    青少年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0-12-01) 黃淑貞; 王敏華; 洪文綺; 吳齊殷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五專一、二年級學生之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 活動的相關情形。研究者以五專一至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 資料,共得有效樣本232份,回收率為92.8%。結果發現:全體研究樣本的三日身體活 動時間為213.8分鐘,花費較多時間從事的活動為走路,其次為籃球,男生身體活動 時間和強度均高於女生。研究對象所處的網絡位置不同,從事身體活動時間有顯著差 異。處在單一性別的小團體時,身體活動時間少於處在男女混合的團體或不屬於任何 團體的學生,全部為女生的小團體成員之身體活動量最少。當樣本之運動友誼網絡運 作越活躍,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自覺運動障礙越低者,身體活動時間 越長。對青少年而言,同儕社會網絡對於身體活動的淨解釋變異量較社會心理因素為 高。控制背景變項後,身體活動友誼網絡和身體活動時間顯著相關。
  • Item
    環境因素和社會支持與都市地區國小學童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01) 黃淑貞; 盧俊吉; 洪文綺; 邱雅莉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環境因素和社會支持對都市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學童身體活動之相關情形。研究者在台北市五行政區各隨機抽取一所國小之五年級與六年級學校296位學童,收集學童下課、放學及假日身體活動的強度、頻率、時間和及社會支持因素,並由家長處收集住家附近的環境因素。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和複迴歸。結果發現:女學童從事較多輕度活動,男學童從事較多重度活動,在中度活動上則沒有顯著性別差異。當住家附近之交通環境較不繁忙,街道安全度高,且犯罪情形低,又加上有家人和老師陪伴一起活動時,國小學童較會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當活動場所容易接近時,學童較從事中度身體活動;當活動場所較容易接近,以及有老師一起活動時,國小學童從事較多重度身體活動。建議政府暗和學校在推廣身體活動的策略或規劃上,應考量環境及社會支持因素。
  • Item
    城鄉兒童主要照顧者自覺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關係研究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06-01) 黃淑貞; 洪文綺; 殷蘊雯; 邱雅莉; 林怡君
    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瞭解兒童主要照顧者之自覺環境與其身體活動情形(2)比較城鄉地區樣本自覺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的差異(3)分析各環境因素對兒童主要照顧者身體活動的相關影響。研究採橫斷式設計,樣本的選取參考台灣地區都市化程度資料,以台北市及苗栗縣後龍鎮做為城市與鄉村地區的代表,兩個地區各取五所學校之五、六年級各一班,合計549名學童主要照顧者為樣本,以自填式自覺環境量表及身體活動量表為測量工具收集資料。除作描述性統計外,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複迴歸考驗城鄉受試者在自覺環境和身體活動上的差異程度。結果發現如下:居住於城市地區者自覺交通環境較為便利;較鄉村地區民眾感到街道安全,但覺得環境受到污染情形較鄉村地區嚴重。在活動場所可近性部份,城市地區樣本自覺環境場所較為複雜,但活動地點較鄉村地區民眾容易接近。在身體活動表現上,鄉村地區的受訪者在工作方面的活動量高於城市地區,交通活動量、休閒活動量均為城市地區樣本的活動量大於鄉村地區受訪者,總量部分兩地區差異並不顯著,兒童主要照顧者的活動總量並未因為城鄉地區有所差異,但分項而言,城市樣本在假日時有較多的身體活動。自覺環境因素中僅活動場所的可近性一項對城市地區樣本的身體活動有預測力,城市居民之日常活動場所愈容易接近,其身體活動反而相對減少;對鄉村地區樣本則沒有任何自變項具有預測力。研究依據結果發現提出實務和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 Item
    影響大學生運動習慣之社會心理因素研究
    (臺北市 : 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2002-12-01) 黃淑貞; 劉翠薇; 洪文綺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學生規律運動的狀況,並以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等社會心理學變項預測學生實行的情形。此外,本研究亦探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學實行規律運動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的選取係就某國立大學一至四年級的學生5241人為母群體,以分層隨樣抽樣的方式,抽取600名學生為樣本,分兩個時點測量,第一次施測時間間隔為兩週。有效問卷為505份,回收率達84.2%。研究結果發現:某大學生約有40%達到美國運動醫學會之體適能標準。即,每週運動3至5次,每次達二十分童以上。健康信念模式的變項能顯著預測杲大學學生的運動習慣;加入自我效能變項後,其預測力更是顯著提高,顯示對運動行為具有預測力的社會心理學變項為自我效能。預測運機昊慣的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最重要的是性別,男性較常運動。本研究建議應鼓勵該大學學生從事增進心肺功能之運動。對女生應強調其實行運動行為的自我效能,鼓勵其多做運動。
  • Item
    城鄉兒童主要照顧者自覺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之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06-??) 黃淑貞; 洪文綺; 殷蘊雯; 邱雅莉; 林怡君
    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瞭解兒童主要照顧者之自覺環境與其身體活動情形(2)比較城 鄉地區樣本自覺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的差異(3)分析各環境因素對兒童主要照顧者身體活動的相關影響。研究採橫斷式設計,樣本的選取參考台灣地區都市化程度 資料,以台北市及苗栗縣後龍鎮做為城市與鄉村地區的代表,兩個地區各取五所學校之五、六年級各一班,合計549名學童主要照顧者為樣本,以自填式自覺環境 量表及身體活動量表為測量工具收集資料。除作描述性統計外,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複迴歸考驗城鄉受試者在自覺環境和身體活動上的差異程度。結果發現如 下:居住於城市地區者自覺交通環境較為便利;較鄉村地區民眾感到街道安全,但覺得環境受到污染情形較鄉村地區嚴重。在活動場所可近性部份,城市地區樣本自 覺環境場所較為複雜,但活動地點較鄉村地區民眾容易接近。在身體活動表現上,鄉村地區的受訪者在工作方面的活動量高於城市地區,交通活動量、休閒活動量均 為城市地區樣本的活動量大於鄉村地區受訪者,總量部分兩地區差異並不顯著,兒童主要照顧者的活動總量並未因為城鄉地區有所差異,但分項而言,城市樣本在假 日時有較多的身體活動。自覺環境因素中僅活動場所的可近性一項對城市地區樣本的身體活動有預測力,城市居民之日常活動場所愈容易接近,其身體活動反而相對 減少;對鄉村地區樣本則沒有任何自變項具有預測力。研究依據結果發現提出實務和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 Item
    青少年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0-12-??) 黃淑貞; 王敏華; 洪文綺; 吳齊殷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五專一、二年級學生之同儕社會網絡和社會心理因素與身體活動的相關情形。研究者以五專一至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得有效樣本232份,回收率為92.8%。結果發現:全體研究樣本的三日身體活動時間為213.8分鐘,花費較多時間從事的活動為走路,其次為籃球,男生身體活動時間和強度均高於女生。研究對象所處的網絡位置不同,從事身體活動時間有顯著差異。處在單一性別的小團體時,身體活動時間少於處在男女混合的團體或不屬於任何團體的學生,全部為女生的小團體成員之身體活動量最少。當樣本之運動友誼網絡運作越活躍,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自我效能越高,自覺運動障礙越低者,身體活動時間越長。對青少年而言,同儕社會網絡對於身體活動的淨解釋變異量較社會心理因素為高。控制背景變項後,身體活動友誼網絡和身體活動時間顯著相關。
  • Item
    環境因素和社會支持與都市地區國小學童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 黃淑貞; 盧俊吉; 洪文綺; 邱雅莉; Sheu-Jen Huang; Chun-Chi Lu; Wen-Chi Hung; Ya-Li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