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東西方教育理論與實務之對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6-??) 簡成熙; 洪如玉; 何佳瑞; 李彥儀; Cheng-Hsi Chien, Ruyu Hung, Katia Lenehan, Yen-Yi Lee
  • Item
    自主性作為教育目的之哲學省察:倫敦路線的相關論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3-??) 簡成熙; Cheng-Hsi Chien
    R. S. Peters、R. F. Dearden、R. Barrow、J. White等在1960年代,開創倫敦學派教育理念,強調個人建立在自主性下的理性反思,規劃其美好生活的能力,是教育目的之所在。本文首先交代其理念概要,第二節敘述1980年代以後,其他學者的質疑。如C. M. Stone挑戰Dearden的看法,指其只重視理性,忽略了感性、欲求及其他層面。S. E. Cuypers認為,自主的過程其實是表現在自我認同、自我評估之上,提出關懷才是教育之重點。第三節主要介紹E. Callan,他在自由主義的立場上,較倫敦路線更為強調興趣導向的課程,並將社群主義之理念融入自主性概念中。第四節則提出倫敦路線立場學者們的回應。筆者最後的結論是,當年倫敦路線自主性的主張,容或有過於重視理性的限制,不過,諸反對者並未能全盤否定自主性的訴求,自主性也能吸納情感、意願、認同等因子。易言之,重構後的自主性概念仍不失為臺灣當下民主氛圍中應有的核心教育目的。
  • Item
    創新教學的哲學省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9-??) 簡成熙
    20世紀最後十年,教育學圈也受到後現代學術氛圍的影響,而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各種創新的改革,不斷被提出;在另一方面,它也顛覆了許多傳統的教育價值。本文的目的即在於初步檢討創新教學所涉及的哲學爭議。文分五部分。除緒論外,第二節將針對代表英語系世界現代主義的觀念分析對教學的解析作一巡禮,並引出四個擺盪於後現代教育論述的正反論題。第三節則從此四項議題:反理性對重構理性;技術控制對反技術控制;價值的解構對建構;本土化對全球化的對壘,說明後現代的立場對教學革新正反論辯的各自蘊義。論文第四部分,則審視後現代影響下我國近年教育改革所衍生的問題及回應之道:包括理性的絕對性與後現代相對性的和解;教學科技的功過;另類價值的教育意義;以及本土教學理念的重構。哲學的思考將能豐富創新教學的理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