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戰後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內涵演變分析
    (2014) 賴桂玲; LAI,KUEI-LING
    本研究旨在分析戰後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內涵之演變情形。主要採用文獻分析、歷史研究法與批判論述分析法,針對1952、1962、1968、1972、1983、1994、2000、2005、2008年共9個版次的公民教科書為研究對象。且以現今國中教科書的「社會生活」主題中挑選與個人生活切身有關的「個人」、「家庭」、「社會」、「文化」四個議題來加以分析探究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社會議題內涵之演變,並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對此,加以說明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從「公民教育」的發展演變來看,由威權時期培養歸順服從的公民,到民主社會則轉變為培養有政治參與能力及各項社會投入行動能力的公民。 二、從人際「社會互動」關係的過程來看,由以往偏重靜態、封閉、保守的制度規範遵守,到現今人類互動頻繁的社會中,則開始強調社會互動的動態過程。 三、從處理「社會問題」的態度方法上來觀察,以往只被動消極的提出問題,並無深入探究其解決方式。近年來,教科書內容針對如家庭暴力、詐騙等問題,則有具體的說明,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在教科書中預設的「社會價值」觀念上,由封閉的制式標準,演變為較能尊重不同群體的開放價值。 五、在教科書中「社會體系」的建立上,由單一的主流價值體系轉而開始關注各種非主流社會體系的聲音,並尊重多元。 六、在教科書背後隱藏的「社會意識」型態,由「大中國」走向「本土化」的趨勢,近年來則又新增了全球化的觀點。 七、教科書在「社會文化」的層次上,由菁英文化逐步走向通俗的大眾文化的轉變。 八、教科書在背後的「社會權力」掌控,由過去政府集體的社會控制方式,走向民主法治觀念的建立,以維持社會的穩定發展。 九、教科書在「社會倫理」的建構上,由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建立,走向群體的公共道德之設立。 十、在教科書的編寫理論基礎上,以往多半以結構功能論為架構,近年來則納入衝突論的觀點來加以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