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2
  • Item
    醫師個人FACEBOOK 粉絲專頁之醫病互動內容分析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9-10-??) 朱晏廷; 邱銘心; Yen-Ting Chu, Ming-Hsin Chiu
    醫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醫病互動是構築醫病間良好關係的重要一環,在社群媒體融入人們生活的今日,透過社群媒體所進行的線上醫病互動是促進醫病關係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以醫師所經營之粉絲專頁作為研究對象,透過分析20 位醫師所經營粉絲專頁中共計1000 則公開貼文內容,探討現今醫師透過社群媒體欲達成之目的以及線上醫病互動的現況,藉由社群行銷之表現觀察醫師如何藉由粉絲專頁建立個人品牌形象,並分析病患隱私權對於醫師使用社群媒體的影響,發現醫師在粉絲專頁經營上的角色介於醫師與公眾人物兩者之間,實際經營模式有別於一般公眾人物,而粉絲專頁可以作為醫病間現實互動不足之管道,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另外,醫師亦可能因貼文內容公開病患相關資訊造成粉絲對病患隱私權之疑慮,最後依據發現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醫師經營粉絲專頁之參考。
  • Item
    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之資訊需求與資訊行為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8-04-??) 吳柏瑩; 邱銘心; Po-Ying Wu, Ming-Hsin Chiu
    路跑運動是目前民眾最常從事的休閒運動,為深度休閒活動的一種,其中女性路跑人口亦逐漸成長是值得注意之趨勢,但國內對休閒資訊行為的相關研究仍屬少數。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探討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在參與路跑運動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資訊需求、資訊尋求管道、資訊尋求過程中的困難及解決方式和資訊使用行為。研究分析後發現:資訊需求著重於路跑知識資訊、網際網路為主要的資訊尋求管道、資訊尋求過程遭遇困難時,以大量閱讀或尋求其他管道來解決、資訊的使用以身體實踐為主、以資訊權威性、資訊多方確認及自身的經驗或知識來辨識資訊的正確性、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具有深度休閒特質、路跑深度休閒的資訊行為著重於路跑知識、技能與經驗的獲取。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女性路跑運動參與者、資訊提供者、推廣女性路跑運動方面提出實務建議,並建議未來研究以特定路跑社群為研究對象或以量化方式進行研究。
  • Item
    2010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學術界對圖書資訊學教育及學科發展之觀察與期許」論壇特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1-10-01) 陳志銘; 謝吉隆; 邱銘心; 阮明淑; 宋雪芳; 蘇小鳳; 藍文欽; 黃元鶴 
  • Item
    從過程虛擬化理論的觀點建構虛擬化圖資服務
    (2011/08-2012/07) 邱銘心
    隨著資訊通訊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及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許多過去原本是透過實體機制進行與運作的過程,逐漸轉化為虛擬,如數位遠距教學、網路購物、虛擬社群等。同樣的,圖書與資訊服務的提供與使用也因資訊通訊科技的普及性與便利性,再加上Library 2.0概念的興起,圖資服務產生了質變。本研究藉由過程虛擬化理論(Process Virtualization Theory),檢視在Library 2.0精神與技術的影響下之圖資服務虛擬化的過程,其中所探討的兩個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a)依據過程虛擬化理論的四大理論構念檢視圖資服務虛擬化的可行性;(b)依據過程虛擬化理論的三大調和構念分析資訊科技對於圖資服務虛擬化的影響。本研究以大學圖書館的圖資服務為主要的研究標的,並選擇與圖書館使用者最直接互動的各式讀者服務為主,分別從館員及使用者的觀點,探討圖資服務虛擬化的可行性,以及使用者親身參與服務之互動過程的體驗以及對於需求的評估。藉由本研究可以延伸過程虛擬化理論的應用與實踐,在驗證理論的同時更可以擴大理論在資訊科學領域的影響力,突破目前在領域發展的限制。在研究結果的應用層面,可供圖書館管理者在評估圖資服務虛擬化時的可行性,並能了解各項服務在虛擬化時的限制。
  • Item
    從科技的社會建構觀點解析Web 2.0 圖資服務的創新過程、使用體驗、成效影響
    (2009/08-2010/07) 邱銘心
    Web 2.0概念於圖書館的應用日益普及。圖書館和圖書館員在面對各式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之時,逐漸體認到現有的圖書資訊服務可以藉由Web 2.0的概念導入於服務設計、開發、供應、和傳遞,來提升其品質與服務效率。然而從圖資界以Web 2.0為研究對象的文獻中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研究採技術導向,著重介紹性質的描述Web 2.0之概念及廣泛探討Web 2.0科技在圖書館的應用,和實驗性質的評估某項Web 2.0工具並從使用者的角度歸納出優缺點,提供服務改善建議。本研究透過科技的社會建構理論(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之角度與現象學之哲學思維,視圖書館採用Web 2.0概念與技術為一創新發明歷程,分析Web 2.0在圖書館裡的各種社會角色、意義、及其生命循環周期。本研究共分為四部分,分別為(一)圖書館採用Web 2.0技術與應用服務的現況調查;(二)圖書館導入Web 2.0概念於圖資服務的創新採用及決策歷程;(三)使用者如何詮釋Web 2.0的意義及功能,以及其Web 2.0經驗;(四)圖書館員與使用者如何評估Web 2.0圖資服務的品質(quality)與成效(success),以及Web 2.0之於圖書館和使用的影響(impact)。希望透過宏觀的實證研究,了解Web 2.0在圖書館場域裡多面向的複雜度和豐富性,並提供圖書館在日後進行科技研發及導入時的參考依據。
  • Item
    Sense-making Library 2.0
    (2010/07/05-07) 邱銘心
  • Item
    大學生於社群網站之資訊揭露現象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2012-09-01) 吳寂絹; 邱銘心
    社群網站是一個相當年輕,但卻快速成長的網路現象。為了解大學生於社群網站的資訊揭露行為,本研究以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SET)為基礎,探索大學生使用 Facebook之自我揭露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參與社群網站大學生之資訊揭露行為模式,符合 SET的主張,同時得知大學生參與社群網站的動機、行動、報酬及成本等因素為何。最後除提出一個大學生於社群網站資訊揭露的行為模式外,並提出建議供教育人員及社群網站經營者參考,以建構健全的網路社群。
  • Item
    健康歷程中的資訊尋求行為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 2012-12-01) 邱銘心; 吳寂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