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就業母親的嬰兒照顧選擇及托育經驗探究
    (2009) 陳姣伶; Chiao-Ling Chen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1)探討就業母親的個人背景、信念與母親托育選擇的關聯情形,同時考驗母親信念的影響效應;(2)探討就業母親實際的托育內涵及情感經驗。本研究以350位就業母親為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再從中選取12位母親進行深入訪談。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ㄧ、母親教育程度愈高,由自己照顧嬰兒的比例愈低;家庭收入低者,由自己照顧嬰兒的比例則較高。 二、母親的嬰兒照顧選擇不會因幼兒性別、出生序、氣質而有顯著差異。 三、選擇自己照顧與機構式托育的就業母親在「專業學習取向」信念的得分較高,意即較重視照顧者的專業性及照顧環境學習內容的規劃。 四、選擇機構式托育的就業母親較認同托育對嬰兒的「有利影響」;選擇自己照顧嬰兒的母親則對托育「不利影響」的知覺程度較高。 五、選擇自己照顧嬰兒的母親有較強的「天賦母職」和「責任母職」信念。 六、選擇親屬托育的母親有較強的「生涯抱負」,由自己照顧嬰兒的母親則對「工作的承諾」較低。 七、母親的信念能有效預測其托育選擇。「人際取向」因素與母親選擇自己照顧嬰兒呈負向關聯,「專業學習取向」、「不利影響」和「天賦母職」三項因素與母親選擇自己照顧嬰兒有正向關聯。 八、從生態系統觀點分析就業母親的嬰兒照顧歷程,顯示母親們主要經驗的托育問題包括配偶及家人參與情形的影響(小系統效應)、職場政策及工作壓力調適(小系統效應)、育兒或就業的抉擇(中間系統效應)、尋求托育服務及政策協助(外系統效應)、托育計畫的變化與調整(時間系統效應)以及傳統育兒觀念與照顧實務的衝突(大系統效應),而就業母親在嬰兒照顧歷程中因面臨各系統因素的影響,故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及心理調適經驗。 研究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研究、教育及政策推廣上的建議。
  • Item
    托嬰機構托育現況及主管人員之專業理念初探─以台北市立案之托嬰中心(部)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08-10-01) 陳姣伶; 黃迺毓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托嬰機構之營運現況,並探究機構對嬰兒照顧之專業理念。研究者以台北市立案托嬰中心之主管人員爲對象,以深入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共取得八位主管人員之訪談內容進行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托嬰機構日托時數爲10~12小時;平均每月收托費用約在15000至20000元之間;機構多採分齡的嬰兒照顧模式;機構式托嬰的需求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2.經營托嬰機構的原因包含個人興趣、經驗、專業背景、教育理念,以及因應市場需求和法令規範等因素;機構的嬰兒照顧重點爲建康管理、安全教育、習慣的培養等;托嬰機構的特質包括環境和照顧內容係針對嬰兒需求而設計,人力結構是團隊而非個人,照顧者毋須分心其他事務,嬰幼兒必須適應群體生活;托嬰機構對家長的影響包括提昇父母的育兒知能,緩和家長的親職壓力;對嬰幼兒的影響包括建立規律性,刺激各項發展、增加多元的學習模仿。 3.主管人員認爲托嬰機構對家庭的責任應包括給予幼兒有利其發展且安全的照顧,持續追蹤幼兒的發展,提供父母有關嬰兒照顧的協助與支持,協助父母善盡角色職責;機構人員的專業成長應包括吸取專業新知、涉獵相關知能、增強哲學與美學的素養。 4.托嬰機構對家長的探視或參與採取較多的限制和規範,認爲機構和家庭之間是合作和互補的關係;面談是雙方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家長參與情況良好,父親參與的比例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