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健康促進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2010) 陳美嬿
    本研究為了解國民小學健康促進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以台北縣市各公、私立國民小學為研究母群體,依照學校規模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共抽出230所學校,以自填結構式問卷由各校推動健康促進學校主要核心人員一人代表填答,共得有效問卷189份,有效回收率82.2%。主要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在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時,學校與醫療衛生院所的夥伴關係最好,次之為與家長、村里組織的夥伴關係,與公民營機關之夥伴關係最差。 二、在學校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的方式上,社區人士參與健康促進相關政策或計畫制定的比率最低;學校與社區共享資源種類以人力居多,依序為物力、財力資源;約五成學校與社區關係為非對等的夥伴關係;夥伴關係建立的困難最主要是學校課程活動緊湊,與他方配合的時間受限。 三、健康促進學校核心人員的個人因素及學校內、外部因素等相關因素,與社區夥伴關係現況五個面向(對象總數、關係建立方式的總分、共享資源總數、關係互動的總分、關係滿意度)皆有顯著相關之變項為家長參與意願、社區可運用的資源總數;與其中四個面向皆有顯著相關之變項為對社區的了解程度、主要推動人力數、學校同仁的了解程度、學校同仁的支持程度、社區領袖參與意願。 四、各相關因素對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五大面向的解釋變異量分別為49.7%、56.1%、43.5%、30.3%、35.9%。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增加社區人士參與學校事務的機會,把健康促進活動納入學校年度行程,並建議教育、衛生機關設立獎勵辦法鼓勵學校人員參加健康促進研習活動,藉以提升其對健康促進學校的了解及支持程度,建置社區資源運用的資訊平台以增加其對社區的了解程度,如此有助於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的建立,將使健康促進工作推動更具成效。
  • Item
    職場推動健康促進計畫之現況與需求調查
    (2008-01-01) 董貞吟; 張家榕; 陳美嬿; 王雅玲
  • Item
    青年學生娛樂噪音暴露與聽力健康關係之探討
    (2008-01-01) 董貞吟; 劉殿楨; 趙克平; 陳美嬿; 張家榕
  • Item
    大學生娛樂噪音暴露與聽力閾值關係之探討
    (2008-01-01) 董貞吟; 劉殿楨; 趙克平; 陳美嬿; 張家榕
  • Item
    臺北市不同規模職場健康促進執行成效評估
    (2008-01-01) 董貞吟; 張家榕; 陳美嬿; 王雅玲
  • Item
    不同職業類別公教人員對過勞死的認知與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0-12-01) 董貞吟; 陳美嬿; 丁淑萍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與比較一般公務員、基層員警及教師等不同性質公教人員對過勞死的認知、職業壓力、健康生活型態與自覺疲勞感。 方法:採群集取樣,抽取台北市8間區公所、4所警局及10所國中全體人員共2997 人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得有效樣本2393名,回收率80%。 結果:有近七成的人覺得過勞死是可怕的,且會越來越多,但僅有四成知道如何減少風險,而知道過勞死發生前徵狀者僅不到三成,警察認為過勞死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兩者,但對於過勞死的恐懼感與預防認知顯著較差。職業壓力方面,對於工作量、行政措施及福利政策等層面,約六成的公教人員感到相當困擾。在生活型態方面,有四分之三的人不運動,半數的人經常超時工作、睡眠不到6小時。經常感到疲勞的徵狀以眼睛疲勞、肌肉酸痛、不專心會做錯及記憶力衰退之比率較高。而警察與區公所人員、教師之比較下,有顯著較大的職業壓力、較差的生活型態、較高的疲勞感。過勞認知、職業壓力、生活型態與自覺疲勞感各變項間皆有顯著相關性。 結論:研究對象普遍對過勞死的徵狀及預防認知不足,尤其是警察人員有較高的職業壓力、疲勞及不健康生活型態,建議衛生單位應加強預防過勞死的宣導,建立自我疲勞感檢測制度。
  • Item
    青年學生娛樂噪音暴露與聽力健康關係之探討
    (中華民國音響學會, 2008-11-01) 董貞吟; 劉殿禎; 趙克平; 陳美嬿; 張家榕 
  • Item
    臺北市不同規模職場健康促進執行成效評估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 2009-01-01) 董貞吟; 張家榕; 陳美嬿; 王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