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實境體驗遊戲融入校外教學深化學生多面向的參與式學習與理解:以〈尋訪馬偕足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1-03-??) 陳麗華; 葉韋伶; 林月梅; 鄭詔月; 范惠美; Li-Hua Chen, Wei-Ling Yeh, Yueh-Mei Lin, Chao-Yueh Cheng, Hui-Mei Fan目前學校辦理的校外教學,普遍欠缺十二年國教倡議的素養導向教學精神。而風靡於青少年世代的實境解謎遊戲,具有謎題破解、身體經驗、群體表演等設計要素,與素養導向設計若合符節,展現新世代的學習樣態。為此,本計畫透過與新北市淡水區國小之教師社群協作,將實境體驗遊戲的設計元素融入〈尋訪馬偕足跡〉校外探究學習方案的設計中,並在實施後檢視學生的學習表現。本計畫採用質性研究取徑,過程中兼採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與分析技術,彙集學生、教師及家長的意見和相關文件,加以分析、歸納和詮釋。研究結果顯示:一、在方案設計方面,能涵蓋實境體驗遊戲的三大要素及融入數位解題技術;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展現學習事物、學習歷程、題材脈絡、人脈關係、人類環境等多面向的參與和探究學習樣態;三、在學習結果方面,學生對主題的探究學習達到說明、詮釋、應用、觀點、同理心等多面向的理解,惟自我認識面向的理解較不明顯。研究最後提出六項落實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智慧。Item 課程與教學改革經驗之辨證與反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12-??) 卯靜儒; 黃政傑; 陳麗華; 藍偉瑩; Chin-Ju Mao, Jenq-Jye Hwang, Li-Hua Chen, Wei-Ying LanItem 教科書審定委員對教科書設計的關注焦點探討:以國小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4-03-??) 塗宥騏; 陳麗華; Yu-Chi Tu, Li-Hua 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社會教科書審定委員對教科書設計的關注焦點。研究對象及方法有二:一是以內容分析法,探討2010至2011 年國小中年級社會教科書審查意見所呈現的對教科書設計的關注焦點,總共分析翰林、康軒、南一等三個版本,每個版本有四冊、共計12冊的審查意見。其三是訪談?去,對象為2010至2011年的國小中年級社會領域審定委員五位,探討其在執行審查工作時,在教科書設計方面的關注焦點、原因、背後的審查原則,以及影響其對教科書關注面向的因素。本研究發現,審查意見及審定委員對教科書設計的關注焦點具一致性,大抵上最關注教科書的文本設計及圖表設計,最不關注版式設計。此外,檢視其關注焦點的共通思維發現,其背後的審查原則為重視教材的正確性、文句易懂流暢、提升高層次思考,以及多元且平衡的觀點。Item 書評: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標準的想像及啟示—評介《美國社會領域課程標準》及《C3美國社會領域州課程標準架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9-06-??) 陳麗華Item 走出多元文化主義的困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06-??) 陳麗華Item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 (Ⅳ/Ⅳ)(2011-03-31) 劉美慧; 譚克平; 鄧毓浩; 黃美筠; 王麗雲; 顧忠華; 陳麗華; 宋曜廷; 陳柏熹; 陳淑敏本計畫團隊旨在參與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簡稱 IEA)所主導之「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簡稱ICCS 2009)而組成。至目前為止,IEA 共執行三次國際公民教育研究,第一次於1971 年執行,共有9 個國家參加;第二次於1999 年執行,共有28 個國家參加;本計畫團隊參加第三次研究,共計38 國參與。研究目的主要針對13 歲半(相當於臺灣八年級)學生,進行公民學習成就調查,評估其公民認知、態度與行為,以瞭解參與國家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的公民,並進行各參與國家研究成果之比較。ICCS 2009 各國的調查樣本包括150 所國中校長、3000 位以上八年級授課教師及4500 位以上的八年級學生,從校長、教師及學生三方面,以態度問卷、認知測驗等工具進行調查,深入瞭解各國公民教育現況。此外,考量ICCS 2009 所發展之國際性的研究架構和工具未必能顧及亞洲地區獨特的文化脈絡,臺灣的研究團隊結合香港、泰國、韓國、印尼等亞洲參與國,共同發展適合亞洲的公民素養模式,深入探討在亞洲地區獨特的文化脈絡下所延伸的公民教育議題。亞洲模組將以ICCS 的公民素養架構為主,進行分析與討論,並探討亞洲共同文化與核心價值,發展亞洲公民素養模式,進而發展亞洲模組問卷。本計畫獲得教育部與國科會四年的補助經費,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負責執行臺灣ICCS 2009 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劉美慧教授擔任研究主持人(National Research Coordinator),並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優秀學者擔任共同主持人,組成跨校研究團隊。研究團隊分為「總計畫組」、「試題發展組」、「深度分析組」、與「亞洲模式組」共四組,研究團隊專長互補、陣容堅強。目前ICCS 2009 為增進國人對於研究計畫結果之了解,臺灣研究團隊特於2011 年11 月19 日舉行計畫研究發表會,ICCS2009 計畫已於同年11 月30 日結案。藉由ICCS 2009 研究計畫之執行可深入瞭解我國八年級學生的公民素養與公民教育成效,並對本土公民教育改革提出具體建議。此外,透過國際比較累積臺灣在國際公民教育之研究成果,亦有助於臺灣公民教育學術研究之國際接軌。Item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Ⅱ/Ⅳ)(2009-07-31) 劉美慧; 王麗雲; 鄧毓浩; 宋曜廷; 陳麗華; 陳淑敏; 譚克平; 林佳範; 林世華; 董秀蘭本報告為「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簡稱ICCS 2009)第二年之期中報告。本計畫執行期限由2007年至2011年,共計四年。本報告共分為三部分。一、研究進度說明:目前已完成主試資料蒐集,共施測200所學校,約7000位八年級學生受測。二、亞洲模組發展:ICCS2009最大的特色在於發展區域模組,以回應各區域的文化脈絡,目前共發展亞洲模組、拉丁美洲模組與亞洲模組。本研究團對在亞洲模組的發展上,居於主導地位,目前已完成模組架構與施測工具。三、研究成果自評:本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已發表一篇中文期刊論文,並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三篇英文論文。Item 建構社會領域領導教師專業知能三維論之探究(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2011-03-01) 黃文定; 董秀蘭; 李麗玲; 陳麗華近年來,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學習領域召集人之角色與功能逐漸受到重視,雖然關於學習領域召集人的研究逐漸增加,然而,針對特定學習領域召集人之角色定位與專業知能的研究仍亟待開展。本文所稱的「社會領域領導教師」,在概念上接近目前學校層級的「社會領域召集人」,而本文之目的即在探討國民中小學社會領域領導教師之角色定位,並建構一個三維的專業知能架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文採用文獻分析法,參考英國《學科領導者國家標準》,以定位社會領域領導教師的角色及其任務,並根據任務性質將任務分成四種類型,由此四類型任務推衍出三個面向的專業知能,再轉化應用相關理論及英國該標準,發展各面向的要素。 根據本文的分析,我國社會領域領導教師應扮演該領域的「發展方向及策略的形成者」、「教學與學習品質的提昇者」以及「教學團隊的領導與管理者」。為完成上述三種角色的任務,社會領域領導教師應具備三維知能(共十三要素): 1. 領導知能:含知識、技能、特質; 2. 精進知能:含專業成長、評鑑、研究; 3. 課程與教學知能:含教育目標與脈絡、學科內容、學習者、書面課程、支持課程、一般及學科教學、習得及測驗課程。Item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3/6-2014/5) 劉美慧; 陳柏熹; 董秀蘭; 林子斌; 陳麗華; 黃美筠Item ICCS2009公民素養評量架構與我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比對分析(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2010-11-01) 劉美慧; 劉欣宜; 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