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II)
    (2011/08-2012/12) 黃均人; 陳昭珍
    聲音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舉凡先進國家,皆設有國家級的聲音典藏機構。然而,目前在臺灣卻尚未建立具國際標準的聲音典藏機制。有感於保存聲音史料的急迫性與重要性,師大音樂系於2004年成立「音樂數位典藏中心」,開始進行聲音檔案的回復、整理與保存工作。至今,已完成多項數位典藏計畫,並在推動國際化、資源共享與知識傳承各方面皆呈現出豐碩之成果。 臺灣唱片產業始於二十世紀初。日治時期,蓬勃的藝文生活加速了產業的勃興,戲曲與流行音樂成為商業市場的主流,共同締造了臺灣錄音史上數個黃金時期,並於1930-40年代達到頂峰。爾後,唱片產業雖在戰爭的陰影下逐漸凋零,屬於那個遙遠時代的聲音記憶,卻藉著黑膠唱片深淺不一的聲紋流傳下來。時至今日,這批無比珍貴的音樂遺產,正靜待學者們的重新檢視,並鵠望一個全新的歷史定位。 李坤城先生是一位資深音樂製作人和文化工作者。過去十多年間,他從臺灣各地收集了從日治時期至近代上萬張的臺灣音樂唱片,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以民間戲曲與流行音樂之收藏最為完整,足以建構出一座極具特色的臺灣唱片發展史有聲博物館。 本計劃旨在數位化李坤城先生所收藏之臺灣代表性留聲機唱片,本期計畫內容除了延續前一期之臺灣戲曲唱片外,再添增極為珍貴的客家以及教育類唱片,並將架構一個具有文本脈絡的網站與檔案資料庫來呈現成果。此項研究的完成將擴充早期臺灣音樂史之版圖,並為臺灣歷史增添一筆彌足珍貴的動態史料。
  • Item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劃
    (2010/08-2011/07) 黃均人; 陳昭珍
    臺灣唱片工業始於二十世紀初。日治時期,蓬勃的藝文生活加速了唱片產業的勃興,戲曲與流行音樂成為商業市場的主流,共同締造了臺灣錄音史上數個黃金時期,並於1930-40年代達到頂峰。爾後,唱片產業雖在戰爭的陰影下逐漸凋零,屬於那個遙遠時代的聲音記憶,卻藉著黑膠唱片深淺不一的聲紋流傳下來。時至今日,這批無比珍貴的音樂遺產,正靜待學者們的重新檢視,並鵠望一個全新的歷史定位。 聲音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舉凡先進國家,皆設有國家級的聲音典藏機構。然而,目前在臺灣卻尚未建立具國際標準的聲音典藏機制。有感於保存聲音史料的急迫性與重要性,師大音樂系於2004年成立「音樂數位典藏中心」,開始進行聲音檔案的回復、整理與保存工作。至今,已完成多項數位典藏計畫,並在推動國際化、資源共享與知識傳承各方面皆呈現出豐碩之成果。 李坤城先生是一位資深音樂製作人和文化工作者。過去十多年間,他從臺灣各地收集了從日治時期至近代上萬張的臺灣音樂唱片,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以民間戲曲與流行音樂之收藏最為完整,足以建構出一座極具特色的臺灣唱片發展史有聲博物館。 本計劃旨在數位化李坤城先生所收藏之臺灣代表性留聲機唱片,並架構一個具有文本脈絡的網站與檔案資料庫來呈現成果。此項研究的完成將擴充早期臺灣音樂史之版圖,並為臺灣歷史增添一筆彌足珍貴的動態史料。
  • Item
    蕭泰然博士作品數位典藏計畫
    (2010/08-2011/07) 林明慧; 陳昭珍; 黃均人; 蕭慶瑜
    蕭泰然博士為2009 年第二十八屆台灣行政院文化獎唯一得獎人、2004 年第 八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9 屆傑出校友及音樂學系第52 級系 友,其中尤以國家文藝獎頒發之得獎理由最能對蕭博士之音樂成就與貢獻做清楚 說明,「其作品展現對鄉土的熱愛,成功地融合了浪漫派樂風與台灣民間音樂, 並具國際宏觀視野;畢生為音樂嘔心瀝血,克服病魔持續創作,其毅力與執著, 足堪典範。作品質與量均豐,深受肯定,是台灣近年來少數能在藝術上達成「雅 俗共賞」的作曲家之一;將作品帶到世界各地,並獲極高讚譽,在國際文化藝術 交流工作上做了實質貢獻。」 保存其音樂成就將豐實台灣戰後新音樂發展的脈絡與面貌,而藉由蕭博士之 音樂相關文獻資料的整理保存,將可透視台灣音樂文化的變遷。此外,蕭博士常 將台灣民謠融入作品之中,充分與普羅大眾之生活相連結,其將眾人熟悉之歌謠 融入西式新音樂中之作法,除保存傳統民謠曲調之外,更將民謠簡樸之精神提升 至音樂藝術創作之境界。 此數位典藏計畫期將蕭氏之樂譜手稿、影音資料、展演資料及著作作品,進 行整理與保存,呈現戰後台灣新音樂之發展軌跡與面貌,且將此研究成果提供專 家學者作為學術研究依據,並將成果分享予社會大眾。
  • It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位典藏計畫---史惟亮教授音樂數位典藏計劃
    (2008/03-2009/07) 黃均人; 陳昭珍; 趙菁文
    《史惟亮教授音樂數位典藏計畫》是臺灣師範大學整合校內數位典藏資源,組成專業團隊提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位典藏整合型計畫」中,由音樂學院所提出之子計畫。目的是將傑出校友史惟亮教授(1925-1977)生平檔案進行數位典藏。 史惟亮教授是臺灣近代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與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畢業於臺灣第一所音樂高等學府-師大音樂系,是戰後國內培養的第一批音樂人才;學成歸國後致力於教學,成立「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讓音樂知識教育普及;推動「民歌採集運動」啟動臺灣民族音樂研究工作;擔任臺灣省交響樂團團長期間,對於樂團發展以及音樂人才培育貢獻良多;身為作曲家與民族音樂學家,他勤奮地進行音樂與文字創作,留下40多部音樂作品以及10多本文字創作。 本計畫是國內首度針對史教授進行的數位典藏計畫,並獲得其家人之全力支持,充分掌握原始檔案資源,包括音樂作品手稿以及極為珍貴的「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原始錄音檔案。此外,本計畫是由師大音樂數位典藏團隊負責執行,該團隊從事相關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實務經驗;此外,也將採用由師大圖書館與圖資所研發之「師大數位典藏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