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P. Willis的《學做工》:概念、方法與研究方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12-??)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Willis的《學做工》把文化及行動者主體性重新引入批判教育研究,建立了一個能夠兼顧結構與行動、客觀與主觀因素的分析架構,也超越了當時的再生產理論,觀察到學生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學校的洗腦,並指出學校教育與經濟體系的斷裂,單靠學校不足以延續不平等的階級關係。Willis以實證資料證明階級子弟因為抗拒學校的「教學典範」—而非服從學校的教導—而繼承勞動階層的位置;而「小子」們反抗有部分是因為從學校以外場域而來的風格、意義及實踐替「反學校文化」提供了資源。筆者認為,應在Willis的基礎上繼續探討教育與社會再生產的關係。具體的做法包括:一、把階級文化的意義擴大至涵蓋個人層面;二、嚴謹地定義「反抗」及「反學校文化」等關鍵概念;三、利用Willis的洞見對不同學生群體、階級及社會進行比較研究。
  • Item
    重探伯恩斯坦的教育機制理論:以新 加坡華文中學的國家改革考試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9-??)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的教育機制理論假設學校主要是透過教學溝通實 踐打造意識型態,進而達到社會再生產的效果。但此理論之出發點忽略了教育體 系的社會篩選作用,有礙學者們思考學校的生活機會分配功能對教育機制運作的 可能影響。把學校教育簡單地視為溝通傳意機制,也導致伯恩斯坦假設評估規則 只是協助教學機制落實教育論述的手段,忽視了在具體的學校與教育體制中,考 評往往是社會篩選與淘汰的重要機制。這些侷限引致伯恩斯坦沒有考慮到評估規 則可以透過控制有價值的教育機會與社會位置的分配來左右教育機制的運作。本 文試圖突破伯恩斯坦的限制,指出當考評具備社會篩選功能時,評估規則較能幫 助落實教育論述。為了審視評估的社會篩選功能,筆者進一步發展伯恩斯坦的理論,提出評估規則包含了時間、後果與區辨三大次規則,並強調掌權者可透過三個評估次規則調控社會篩選的過程與結果,進而落實意識與權力再生產。筆者並以新加坡華文中學考試改革的歷史案例說明此論點。
  • Item
    P. Willis的《學做工》:概念、方法與研究方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12-??)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Willis的《學做工》把文化及行動者主體性重新引入批判教育研究,建立了一個能夠兼顧結構與行動、客觀與主觀因素的分析架構,也超越了當時的再生產理論,觀察到學生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學校的洗腦,並指出學校教育與經濟體系的斷裂,單靠學校不足以延續不平等的階級關係。Willis以實證資料證明階級子弟因為抗拒學校的「教學典範」—而非服從學校的教導—而繼承勞動階層的位置;而「小子」們反抗有部分是因為從學校以外場域而來的風格、意義及實踐替「反學校文化」提供了資源。筆者認為,應在Willis的基礎上繼續探討教育與社會再生產的關係。具體的做法包括:一、把階級文化的意義擴大至涵蓋個人層面;二、嚴謹地定義「反抗」及「反學校文化」等關鍵概念;三、利用Willis的洞見對不同學生群體、階級及社會進行比較研究。
  • Item
    重探伯恩斯坦的教育機制理論:以新 加坡華文中學的國家改革考試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9-??) 黃庭康; Ting-Hong Wong
    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的教育機制理論假設學校主要是透過教學溝通實 踐打造意識型態,進而達到社會再生產的效果。但此理論之出發點忽略了教育體 系的社會篩選作用,有礙學者們思考學校的生活機會分配功能對教育機制運作的 可能影響。把學校教育簡單地視為溝通傳意機制,也導致伯恩斯坦假設評估規則 只是協助教學機制落實教育論述的手段,忽視了在具體的學校與教育體制中,考 評往往是社會篩選與淘汰的重要機制。這些侷限引致伯恩斯坦沒有考慮到評估規 則可以透過控制有價值的教育機會與社會位置的分配來左右教育機制的運作。本 文試圖突破伯恩斯坦的限制,指出當考評具備社會篩選功能時,評估規則較能幫 助落實教育論述。為了審視評估的社會篩選功能,筆者進一步發展伯恩斯坦的理論,提出評估規則包含了時間、後果與區辨三大次規則,並強調掌權者可透過三個評估次規則調控社會篩選的過程與結果,進而落實意識與權力再生產。筆者並以新加坡華文中學考試改革的歷史案例說明此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