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新北市國小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2024) 陳晏如; Chen, Yen-Ju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國小教師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的研究對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差異,並得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相關,以及個人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幸福感之預測力。研究對象為新北市國小教師14,765人,抽樣方式採用分層抽樣和立意取樣法,總計發送554份電子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46份,回收率98.5%,並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和階層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整體幸福感呈現中度正相關(r=0.574,p=0.000),研究對象的婚姻狀況、教育程度、教學年資、年所得、居住情形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都可有效預測幸福感(R2=0.433,F=19.051,p=0.000),在控制研究對象背景變項的狀況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單獨解釋總變異量29.6%。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控制個人背景變項之後,可以顯著的預測幸福感,因此,國小教師應該養成正向的態度,還有透過學校組織的鼓勵與支持,讓國小教師能夠擁有良好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增加教師自身的幸福感。
  • Item
    中高齡者行動支付接受與拒斥因子模式之發展與驗證
    (2022) 陳彥如; Chen, Yen-Ju
    現今科技進步蓬勃發展,我國網際網路及智慧型手機普及化。支付型態也隨之改變,行動支付為人們帶來便利及個人化。因此,行動支付也成為目前支付方式的焦點。中高齡者使用資訊科技的目的不盡相同,若能掌握中高齡者使用資訊科技的意圖,將可提高中高齡者對科技的接納度及使用率,進而提高其生活品質。本研究旨在了解促進及抗性中高齡者使用行動支付之預測因子,本研究理論以使用態度與使用行為為基礎,以探究中高齡者使用行動支付之預測因子進行探討與驗證。本研究方法為混合設計,本研究共有兩個研究分別採用深度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兩個研究之研究對象皆為45歲以上之中高齡者。研究一為深度訪談法,訪談20位受試者(50-77歲),探究中高齡者使用行動支付的接受與拒斥之因子,以建立後續量表及模式基礎。研究二為進行問卷調查法,研究二之研究工具有研究者自編的行動支付接受量表、行動支付拒斥量表以及Yang等人(2015)、Yeh(2020)與Oliveira等人(2016)的量表改編之行動支付行為量表,設計本研究之問卷後,將各量表透過以預試確立信效度後,正式施測以立意抽樣,包含紙本與網路問卷,共計回收386份有效問卷,再以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來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行動支付接受與拒斥模型,以深入了解增進或阻礙中高齡者採用行動支付的因素。研究結果為不論是接受模式或是拒斥模式,在行動支付有用性與不有用性的部分,皆對使用態度有正向顯著之預測效果;在社會影響與缺乏社會影響皆對有用性與不有用性有正向顯著之預測效果;使用態度對使用行為皆有正向顯著之預測效果。(1)行動支付接受模式:僅行動支付易用性對使用態度有顯著正向之預測效果,而社會影響對行動支付易用性不具顯著之預測效果,且行動支付易用性對使用態度不具顯著之預測效果。(2)行動支付拒斥模式:缺乏社會影響、缺乏隱私保護、不易用性、不有用性皆對使用態度有顯著之預測效果,但不易用性對不有用性不具有顯著之預測效果。
  • Item
    自律學習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專題報告教學之研究
    (2015) 陳嬿如; Chen, Yen-Ju
    自律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是一個以學生本位為出發點、重視學習者本身主動調節內、外在因素,以達到學習目標的教育心理學理論。雖然自律學習如此重要,然而在教學的應用上,卻以小班或個別教學為主,很少在大班級進行教學,也鮮有與現存課程結合的例子。研究者認為以一般國小教師的教學需求而言,教學理論需以能落實在原有課程與班級型態為佳,因此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試著將自律學習融入在國小社會學習領域的日常教學當中,並選擇專題報告做為主要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如何進行自我調節。參與教學的六年級學生共有28位,研究工具包括課堂錄影、問卷、非正式訪談,以及學生的專題報告內容。研究結果發現,自我監測對部分學生產生正面的效果,而另一部分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才能採取改善的行動;學生的事前評估和實際執行的情況有落差,需要經由教師帶領示範、討論之後才能縮小落差。研究者從統計結果發現,在學生的自律學習認知、動機/情感、行為三個面向的表現當中,只有「行為」對專題報告成績有顯著的相關和預測力。本研究期望能提供給現場教育人員一些啟示,以增進對學生自律學習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