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中情意課程對學生道德認知發展之影響
    (2011) 郭如育; Ju-Yu Kuo
    情意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消極的情意會導致個人的身心狀態失去和諧,出現失控或不道德的行為;積極正向的情意則有助於個人建立健全的自我概念與良好的人際關係。情意屬於生理層次的反應,需透過教育引導才能有合理適當的表達,而情意教育便是有助於教導管理情緒、表達情感的學習活動與教學歷程。本研究欲探究情意學習與道德發展間的關係,瞭解情意課程的實施是否有助於培養適當的情緒表現方式,並進一步促進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發展。本研究先採用文獻分析的方法,探究情意教育的相關理論,並依據文獻探討所歸納之結果,設計情意課程。之後,採準實驗研究法(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實施教學實驗,以國中三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採「不等組前後測設計」模式(nonequivalent-control group design),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女生十人,男生十四人,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為期十週的情意課程的教學實驗,在實驗處理前後分別以道德判斷問卷(MJI)對兩組施予前測及後測,觀察在情意課程實施後,情意教學對學生道德認知發展的效果。並以t考驗、共變數分析、雙因子共變數分析與百分比整體差異卡方考驗進行統計分析,另外也蒐集資料進行質化分析,獲得以下結果。 1.實驗組學生在道德認知成熟分數的增加多於控制組,且達顯著差異水準。 2.實驗組道德認知成熟分數的前、後測分數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3.實驗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進步程度多於控制組,且達顯著差異水準。 4.實驗組學生在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提升幅度達差異顯著水準。 5.情意課程能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的發展。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師教學、學校行政、家長配合與未來研究等方面的建議: 1.教師可依情意教育的理論與課程編撰原則設計與編選課程。 2.實施情意課程以促進學生道德認知發展。 3.重視學生與教師對情意教學的回饋意見以修正情意課程。 4.擴大探討各因子對道德判斷的影響。 5.成立研究團隊協助進行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判斷工作。 6.擴大樣本數以進行教學實驗研究。 7.質性分析資料可加入對任課教師、家長或行政人員的晤談,以深入瞭解 學生情意學習與道德認知發展的情形。 8.依據教育理論設計情意課程進行研究。 最後建議教師對情意課程多加研究與推廣,以促進學生的情意學習與道德認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