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對國小資優生學習成效與基模影響之實驗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5-11-??) 王昭傑; 陳美芳; Jhao-Jie Wang; Mei-Fang Chen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檢驗以情境脈絡布題的「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對國小資優生「立即學習成效」、「學習保留成效」及「基模表現」之影響。研究對象為臺北市11所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包含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名,實驗組接受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教學、對照組接受純文字奧林匹亞數學教材教學,兩組課程均為18堂課。本研究以自編工具檢驗實驗效果,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實驗效果之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學習成就表現的影響上: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在「牛吃草」(速率與工程問題之跨概念整合單元)及「排列組合」單元之立即學習成效表現,且在學習保留成效上亦有相同效果;然於「速率」單元則無顯著效果。二、在基模表現部分: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牛吃草」單元的「陳述性知識」,在「排列組合」及「速率」單元則無顯著效果;在「程序性知識」部分,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在「牛吃草」及「排列組合」單元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的基模,在「速率」單元則呈現部分效果。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的布題與教學,能支持學生在「初始概念」學習時,建立有效的陳述性知識及程序性知識。相關脈絡知識的完整性可能有助於學生在記憶時形成具有線索指引的內在表徵,進而提升知識的習得與保留。最後,本研究提出後續研究與教育實務議題的建議。
  • Item
    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對國小資優生學習成效與基模影響之實驗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5-11-??) 王昭傑; 陳美芳; Jhao-Jie Wang; Mei-Fang Chen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檢驗以情境脈絡布題的「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對國小資優生「立即學習成效」、「學習保留成效」及「基模表現」之影響。研究對象為臺北市11所國小高年級資優生,包含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名,實驗組接受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教學、對照組接受純文字奧林匹亞數學教材教學,兩組課程均為18堂課。本研究以自編工具檢驗實驗效果,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實驗效果之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學習成就表現的影響上: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在「牛吃草」(速率與工程問題之跨概念整合單元)及「排列組合」單元之立即學習成效表現,且在學習保留成效上亦有相同效果;然於「速率」單元則無顯著效果。二、在基模表現部分: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牛吃草」單元的「陳述性知識」,在「排列組合」及「速率」單元則無顯著效果;在「程序性知識」部分,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在「牛吃草」及「排列組合」單元明顯有助於提升實驗組學生的基模,在「速率」單元則呈現部分效果。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圖像式情境脈絡數學教材的布題與教學,能支持學生在「初始概念」學習時,建立有效的陳述性知識及程序性知識。相關脈絡知識的完整性可能有助於學生在記憶時形成具有線索指引的內在表徵,進而提升知識的習得與保留。最後,本研究提出後續研究與教育實務議題的建議。
  • Item
    不同性別與發展階段資優生故事寫作的內容分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1-07-??) 陳美芳; 林宜駿; 林一真; Mei-Fang Chen; Yi-Chun Lin; Yeh-Jen Lin
    寫作是複雜的認知活動,一方面反映作者對外界人事物的觀察和認識,另依方面也反映其內在情感與思維;有學者建議寫作是實施資優生情意教育可善用的工具。本研究分析不同性別與發展階段資優生書寫的故事內容,並探究資優生情意教育值得注意的議題。參與本研究之資優生來自各台北市國小、國中、高中,共計167位,他們在50分鐘內書寫一篇以「他/她今天沒有出門」為首句之文章,學生自選以「他」或「她」起始。本研究由故事中的角色、主題、情緒和結局分析學生作品。研究結果顯示,故事中的角色最能展現性別差異,無論是男生或女生都有較高比例創造與自己相同性別的角色;此現象在男生群體更明顯,男生創造的男女角色比例更懸殊;不同發展階段學生創造的故事角色未出現系統化的差異。寫作主題分析顯示,不同階段資優生最常出現的主題都是「情感/關係」;「生命意義」主題出現的百分比隨發展階段遞升,「奇幻」及「懲罰及厄運」隨發展階段降低。在故事展現的情緒方面,最常出現的情緒是「快樂」,正面情緒在中學階段微升;小學生「悲傷」、「恐懼」及「憤怒」三負向情緒的比例接近,中學以後「悲傷」的比例增加,其他負向情緒減少。不同性別學生在故事主題或情緒方面並未出現系統化差異。在故事結局方面,女生故事以正向結局的百分比稍高於男生;男生負向結局的百分比高於女生;男女生中性結局的百分比相近;故事結局未發現系統化的發展階段差異。本研究並討論資優生情意教育與後續研究宜關切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