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集體貢獻運用於偏遠地區學校之研究
    (2024) 商雅雯; Shang, Ya-Wen
    臺灣偏遠地區學校面臨學生家庭背景相對弱勢、功能不彰,無法獨力改善與解決學生學習與照顧問題,為數不多又流動率高的教職員,沒有多餘的人力整合家長與社區部落資源,又各項挹注資源零散且未整合。為改善前述困境,許添明、林志成(2022)援引Kania與Kramer(2011)提出善於回應成因複雜、涉及多方利害關係人的議題的集體貢獻模式(Collective impact),於2021-2022年期間帶領1所偏遠國中、1所偏遠國小,依循模式關鍵要素整合利害關係人,組建核心團隊,並透過討論形成共識議程、成功指標與協調並相互增強的活動。為檢視集體貢獻作為新興且初次運用於臺灣偏遠地區學校的模式,是否確實能改善偏遠地區學校的困境,本研究透過分析許添明與林志成(2022)的研究成果,以及深度訪談參與成員,回應三項研究目的:一、探究核心團隊籌組與運作歷程的效益與挑戰;二、分析核心團隊產出之共識議程、成功指標與協調並相互增強的活動的效益與挑戰;三、探討集體貢獻模式實踐於偏遠地區個案學校的效益與挑戰。研究結果發現,核心團隊建立對話平台,促進學校與非學校利害關係人的理解和合作,但面臨成員參與度和發言受限等挑戰;共識議程、成功指標與協調活動已能初步引導利害關係人參與貢獻,但資源整合仍面臨挑戰;集體貢獻模式適用臺灣偏遠地區學校,但既有學校與非學校在學生學習之權責分工仍難以突破。當今社會所面對的議題與挑戰涉及因素複雜,愈加有賴跨組織、跨群體合作,本研究結果凸顯了協調合作歷程可能遭遇的困難與挑戰,並提出相對性改善建議,亦能提供跨域合作的團隊及相關政策制定者參考:一、促進成員掌握集體貢獻精神,避免於核心團隊會議流於細節討論;二、加強非學校資源盤點,以利學校內外資源整合及活動協調;三、成功指標與協調並相互增強的活動標示明確期程,並排定優先序;四、建立新加入成員的引導為集體貢獻正式程序;五、集體貢獻統籌者應以建立團隊信任關係為核心。
  • Item
    經濟弱勢國小學童主觀幸福感現況之探究
    (2016) 商雅雯; Shang, Ya-Wen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經濟弱勢國小學童主觀幸福感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依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3年發表「富裕國家兒童主觀幸福感」報告中的指標,分析「臺灣貧窮兒少資料庫:2013年弱勢兒少生活趨勢調查」中675位經濟弱勢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樣本,其中一至三年級採訪談式問卷、四至六年級採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以降低低年級學童認知能力不足影響問卷效度的可能。 分析結果如下:一、結果顯示57.2%的經濟弱勢學童是由單親媽媽撫養照護、父母親高教育程度的比例相對較低。二、主觀幸福感不絕對受經濟弱勢因素影響。三、主觀幸福感在性別與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男女學童主觀幸福感在與同儕間溝通互動情形存在落差、且隨年級升高而降低。四、不同年級之生活滿意與教育主觀幸福感層面上均達顯著差異。五、獨生弱勢學童主觀幸福感與非獨生學童,在生活滿意面向達顯著差異。六、健康主觀感受對國小學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並不明顯。七、弱勢學童之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關係、教育主觀感受及健康主觀感受間皆存在顯著相關。 經濟弱勢學童之所需不僅是物質資源上的支援,包含心理、教育等面向,有賴於整體社區協助與介入,以及政策的支持。本研究所採用之資料庫及測量指標因施測對象差異,結果無法進一步比較與推論,依據結果呈現現況並提供實務工作者及相關單位改善建議,以期能給予未來臺灣的主人翁一個幸福的童年,奠定美好生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