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利用資料探勘探討大豆成分與乳癌之關係
    (2018) 曾筱庭; Tseng, Hsiao-Ting
    乳癌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台灣乳癌發生率在近二十年有上升的趨勢。飲食是影響乳癌發展的因子之一,過去流行病學研究指出攝取大豆與降低乳癌風險的關係,但在部份體內與體外試驗中卻看到相反的結果。因此攝取大豆與降低乳癌風險的關係仍存有些爭議。大豆中有許多具生物活性的成份,其中包括植物性雌激素和具活性的蛋白、胜肽。而大豆異黃酮是大豆中最主要的植物性雌激素類成份,由於其結構與雌二醇相似,因此在不同條件下,可以扮演協同或是拮抗雌激素的作用。近年來發表了許多以電腦與資訊相關方法進行的生命科學研究,有助於精準醫學的發展。本研究利用資料探勘相關模型探討大豆攝取與降低乳癌風險之關係,使用的資料探勘模型包括決策樹分類模型和關聯規則探勘,建立一大豆與乳癌為主題之資料庫,其中包括了201篇原著研究及478筆資料。根據研究性質,將資料庫分成體內試驗、體外試驗與人類研究三個子資料庫,探討大豆中不同類別成分、其乳癌之類型以及激素存在與否不同條件下,大豆對乳癌發展的影響是否有所差異。以大豆成分類別來看,蛋白胜肽類成份對乳癌正面影響關聯性較高,以正面影響為主;而植物性雌激素類則有較多反向結果,其中以Daidzein對乳癌具有負面影響,其他大豆中植物雌激素類成分如Coumestrol亦對乳癌發展具有部分負面影響。此外分析結果也顯示大豆影響乳癌會因不同乳癌類型而有所差異,在Luminal類型的乳癌中看到大豆之影響多有不一致的結果,而三陰性乳癌則多有正面的影響。而針對不同受體表現分析結果顯示,大豆對ER+和PR+表現之乳癌會有不一致影響結果,其中是以植物性雌激素類成分有負面影響。而對ER-和PR-類型乳癌以正面影響為主。而在雌激素存在之下,如停經前婦女,大豆成分對乳癌的正面影響也有較強的關聯。總結來說,大豆影響乳癌之結果取決於多種不同的條件。因此在建議乳癌病人攝取大豆與其相關製品時,需要考慮其乳癌類型以及選擇特定之大豆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