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職能治療師對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
    (2021) 吳宜臻; Wu, Yi-Chen
    職能治療師提供之醫療復健是職業災害勞工重建服務中的一部分,因此,職能治療師若能在重建服務前端即時發揮專業,並視職業災害勞工需求與其他專業合作,滿足勞工的多元需求,便能使職業災害勞工接受完整且有效的照護。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職能治療師對職業災害勞工提供醫療復健所需專業知能的重要性與具備程度,以及了解專業知能發展需求。研究者以目前或曾經有對職業災害勞工提供醫療復健的職能治療師為研究對象,利用自編之「職能治療師對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表形式作答,得分越高表示填答者認為該題目的重要程度及具備程度越高,利用網路問卷調查方式,共收集272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後,共得203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一、 職能治療師對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重要程度自評部分,在知識、評估及治療技術三個面向皆達到「重要」程度以上。 二、 在職能治療師對於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重要程度的自評上,不因最高學歷、總執業年資、生理職能治療執業年資、執業場域類型、教學與否及提供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情形等不同背景而在專業知能的重要程度上有所差異。 三、 職能治療師對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具備程度自評部分,在知識、評估及治療技術三個面向,具備程度皆落在部分具備到大致具備之間,其中平均分數以評估面向為最高,其次為治療技術,知識面向為最低分。 四、 在職能治療師對於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具備程度的自評上,因總執業年資和執業場域的不同而有差異存在,不因最高學歷、生理職能治療執業年資、教學與否及提供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情形等不同背景而有所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發現在了解職災相關政策、使用實證職能治療、資源尋求與整合能力、評估職災勞工心理社會功能、提供工作環境改造建議等部分為職能治療師對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復健之專業知能發展需求所在。最後,提出實務上及對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2012) 吳宜珍; Wu, Yi-Chen
    本研究旨在瞭解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間差異、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間關係等。 本研究以服務於臺北市政府所屬機關編制內公務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得到的有效樣本共349 名。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心理資本量表」及「組織承諾量表」暨「基本資料表」。調查所得資料,以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整體心理資本呈現中上程度。 2.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整體組織承諾度屬中高度的認同水準。 3.公務人員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公職服務總年資及職別在整體心理資本上有顯著差異。 4.公務人員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服務年資、公職服務總年資、職別、機關規模及機關類別在整體組織承諾上有顯著差異。 5.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為中高度相關,且其各層面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6.在控制部分背景變項下,公務人員心理資本對組織承諾具有影響力,整體說來,擁有愈高「樂觀」者,組織承諾愈高。 最後,根據實證研究及統計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九點建議,作為服務機關及人事主管機關、公務人員個人實務上之參考。
  • Item
    學校推展「食農教育」之策略研究:以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為例
    (2018) 吳怡貞; Wu, Yi-Ch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推展食農教育的策略,並聚焦於國民中學的綜合活動領域。首先,參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分析食農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的學習內涵。繼之,探討學校教師、民間團體、家長等合作推展食農教育的作法,以期提出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進行食農教育之可行策略。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及焦點團體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主要研究的結果如下: 一、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食農教育之目標與相關內涵可適切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包括:1.農業生產與環境:與環境「共好」;2.飲食、健康與消費:「自發」建立良好飲食行為;3.飲食生活與文化:與人「互動」傳承飲食文化。 二、學校推展食農教育的作法為:藉由融入領域課程,延伸相關校訂課程之實施,並發展具有在地特色之學校本位課程。進一步,整合應用校內外教學資源,連結學校、政府、家長及社區民間組織等,並規劃多元的體驗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於日常生活中實踐。 整體而言,本研究提出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實施食農教育的可行策略為:1.立基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2.議題融入及跨領域教學促進學生多元適性發展;3.善用校內外資源規劃體驗學習活動。 關鍵字:食農教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