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三峽藍染文化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2006) 游惠文; Yu Huiwen
    三峽藍染即將邁向第八個年頭,這項曾經消失的傳統產業,在當地「三角湧文化協進會」長期耕耘下,展開一系列的深耕計畫。三峽藍染的推動起源於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少數人的興趣與投入,後來因為參與的人頗多且凝聚共同意識而發展至今,不但成功吸引當地教師、社區民眾參與,深獲得公部門的支持。更以三峽藍染節結合產官學研創造新的行銷方式,讓藍染不再只是靠販售實體的傳統產業,更逐漸走向以教育行銷、體驗行銷、文化商品行銷為主的一個文化產業。 本研究以台北縣三峽鎮「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為個案研究,並以教育行銷、體驗行銷、文化商品行銷為理論基礎。其中以Schmitt(1999)所提出的「體驗行銷」為理論基礎,深入剖析,如何運用了感官行銷、情感行銷、思考行銷、行動行銷及關聯行銷,在眾多文化消費選擇中,吸引消費者走入三峽享受「藍染體驗」、「藍染學習」及文化消費。 研究方法是透過深度訪談,包括協進會的行政規劃人員、種子教師,分析這個非營利組織所運用的行銷策略-----「教育行銷」、「體驗行銷」、「文化商品行銷」,是如何執行、被消費者感受。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獲致以下十一點結論: 一、協進會行政規劃人員,在經歷上具有社會教育行銷企劃相關領域的背景,行銷規劃符合學習者需求。 二、行銷規劃得宜符合組織目標。 三、以工作坊為行銷團隊,提昇行銷人員藍染知能。 四、結合人文歷史及自然資源,彰顯三峽藍染文化產業特色。 五、行銷公部門獲得認同與協助,延續藍染文化產業傳承。 六、在教育行銷上循序漸進—由單一行銷→差異行銷→目標行銷。 七、根據不同學習設計不同體驗活動。 八、行銷人員將體驗活動與地方文化資源結合,著重解說與導覽。 九、體驗行銷材料包的多元規劃,促成藍染文化產業化的發展。 十、在藍染文化商品行銷方面為實習階段的文化推廣模式。 十一、協辦藍染文化節拓展參與民眾,提昇行銷人員知能及視野。 本研究除了提出上述結論外,同時也對未來三峽藍染行銷提出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