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高中語文學術性向資優班潛在退班傾向學生之抉擇與生涯思考脈絡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21-06-??)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研究探討高中語文學術性向資優班學生萌生退班念頭之因及其去留抉擇,並依其生涯取向,分析生涯思考與生涯決定之脈絡。依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為:了解語資班學生產生退班念頭的動機背景與衝突發現及調適轉變,並分析其對生涯的覺察反思與生涯決定之影響脈絡。因此,本研究以紮根理論研究取向,透過深度訪談,蒐集研究參與者之去留抉擇與生涯思考的歷程脈絡與現象經驗之資料,以建構其意義內涵。研究參與者為就讀大學四年級學生,且高中就讀語文學術性向資優班,曾有退班傾向但最終未退班者,共13 位。其中女性9 位,男性4 位,平均年齡為21.6 歲。結果發現:學生萌生退班念頭與升學體制、學習方式及未來發展有關,亦有認為語資班與其期待不符。而當其抉擇是否退班的過程,發現其中仍有諸多吸引其繼續就讀之處,是引發其在抉擇衝突中能釐清想法的關鍵。此外,大學科系給予研究參與者諸多不同的學習歷程,亦使其理解學習環境與科系及生涯的關聯,非為絕對限制。因此,本研究建議教師應強化覺察力,以及早發現潛在退班傾向學生並尋求適時介入之時間點,同時透過分析學生優勢潛能與表現差距的歷程,引導其思考自我之學習偏好與執行落差的調適方式,並關注其於此一歷程之想法變化,作為語資班之班級經營、課程規劃、行政運作與教學策略等向度調整之參考。
  • Item
    輕度自閉症資優學生失敗經驗的情感調節及復原歷程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8-11-??)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研究以三位已就讀大學之輕度自閉症資優學生為對象,採敘說分析取向,並從復原力觀點,探討其失敗經驗的調節與復原歷程,以了解個案之復原力如何啟動與其復原模式如何建構。研究設計以個別及團體訪談,探討個案經歷失敗經驗的歷程現象與復原過程。研究發現,個案經「感受期」至「行動期」而減輕失敗衝擊,促進自我認知,以釐清成敗關係,並移轉、沉澱、重建後,願意嘗試不同挑戰。其情感調節與復原策略,有助個案調節負向情感並喚起自我責任,同時也賦予事件的正向意義與重塑自我價值。研究結論為輕度自閉症者之人際互動特性可能影響復原歷程尋求協助之意願,且此歷程需內在自我覺察與外部支持同時啟動,並需重要他人之支持與同理。因此,本研究建議應調整個案關注之焦點,輔導其評估事件對自我之影響,再檢視環境與自我之關聯,以轉化對失敗事件的負向感受。此外,教師與家長亦應指導學生理解個人價值並未因失敗事件而消失,藉此學習不過度重視他人評價,以減輕個案常感遭受他人關注之壓力。同時,亦應教導後設認知策略,以強化行動前之自我規劃與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