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女性參政者參政歷程對自身心理健康之覺察與因應
    (2023) 江佳儒; Jiang, Jia-Ru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理解女性參政者 (現在或曾經,以政治參與為主要收入 來源之順性別生理女性)於參政歷程中,對自身心理健康之覺察與因應。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蒐集五位女性參政者之參政經驗,以現象學取徑分析資料,還原研究參與者之主觀現象經驗,並以女性主義觀點回應研究發現,結果如下:女性參政者於參政歷程中,透過身體變化、情緒變化、移轉到私人生活,以及性別經驗有所覺察。因應策略上,本身的內在資源、人際支持或向外求助、改變認知以及看見自己推動的改變,是使女性參政者持續參政的重要支持。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諮商實務、未來研究之建議。
  • Item
    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一個敘說探究
    (2011) 陳建良; Chen, Jian-Liang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希望透過生命故事敘說與研究者的理解與詮釋來瞭解長期安置、獨立生活等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並呈現他們的因應之道。本研究採取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歷程。研究者先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到兩位願意分享個人生命故事的研究參與者;並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以蒐集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敘說。訪談內容轉錄為逐字稿後,研究者先將訪談內容撰寫成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故事,再以敘說分析法中的「整體-內容」形式進行生命故事分析。   本敘說研究發現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如下:(1)家庭環境及長期分離造成與家人疏離矛盾的關係;(2)在人際關係中較難表露真實自我、信任別人;(3)習慣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凡事靠自己;(4)獨立生活帶來的經濟壓力限制了個人的發展。   另外,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因應之道則如下:(1)先接受現實,再主動尋求解決之道;(2)對於親情的遺憾壓抑、否認,好讓自己能繼續前進;(3)尋求新的人際或依附關係,拓展社會支持系統;(4)自我肯定與勉勵,增進面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5)正向看待過去經驗,帶來新的意義與力量;(6)在宗教信仰中尋求寄託與慰藉。   最後,研究者除了呈現個人之研究省思,並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果,分別針對助人專業工作者、育幼院、育幼院安置院童,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經驗與因應之研究
    (2009) 程秋楨; Chiu-Chen Cheng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生活經驗及其因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因應懷孕/生產事件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主觀的個人需求,以提供社會人士、政府部門、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五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歷經懷孕/生產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五位研究參與者在大學修業期間對懷孕/生產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事件對成年女性的影響如下: 一、教育生涯之發展受到阻礙,並使其調整未來之生涯發展目標。 二、由於多重生活角色使女性感到時間分配上之困擾,而被迫調整生活作息 與學習方式。 三、在學習環境中,同儕的態度會影響女性之適應;而同儕成員的改變,使 女性感到壓力並使其調整與同儕的互動模式。 四、與家人的關係轉變,家人提供女性支持但也使其感到壓力。 五、女性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改變賦予正向意義。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字:成年女性、懷孕學生、因應
  • Item
    家長面對子女藥物濫用的心理歷程及因應經驗之探究
    (2017) 黃莉蕎; Huang, Li-Qiao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家長面對子女藥物濫用的心理歷程及其因應經驗。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及半結構式問卷深度訪談七位有藥物濫用子女的家長,並邀請七位實務工作者進行訪談,將訪談資料整理成文本,並加以分析,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內容分析法,研究結果發現,家長獲知子女藥物濫用會有震驚、生氣、嚇到、無助、難過、丟臉、否認、擔心的情緒反應,再來反思子女藥物濫用的原因,進而接納孩子藥物濫用的實情的心理歷程,家長勸孩子不要吸毒,孩子認為被家長質疑,不被信任,家長不了解孩子為什麼改不掉藥物濫用,孩子不聽話,家長不知道該怎麼教,親子溝通上有困境,家長進而改用開玩笑的方式和孩子交談,關心孩子、鼓勵孩子、放大孩子優點,也有家長搬家、轉學,讓孩子遠離原本環境的因應策略,以及家長尋求學校、心理諮商、醫療、警察、少年調查官、社工、參加家長支持團體、宗教信仰的社會資源協助孩子的經驗。專家表示家長在得知孩子吸毒時,需正視孩子藥物濫用問題,平時觀察孩子可疑行跡,找正事給孩子做,讓孩子沒有時間藥物濫用,盡快走出來找專業人員提供相關資源協助,才能讓孩子早日脫離毒癮,回歸正常生活。
  • Item
    台北市國小教師對減班超額壓力及因應之研究
    (2009) 周哲賢
    本研究以六位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個別及團體訪談的方式,蒐集六位年資及職位不同研究對象的資料,藉以了解國小教師面對減班超額的壓力及因應。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 減班超額的壓力 教師即使尚未被減班超額,但由於媒體報導、行政報告,及對積分不足的憂慮,引發教師減班超額的擔心。而對減班超額的時間不確定、去向不能得知,無法做好心理準備。另外教師無法解除減班超額的原因,也不知如何解決問題,因而產生壓力。 六位研究參與者,由於外來資訊的刺激、對未來的不確定、無法解決問題,都明確地表達出自己感受到減班超額的壓力。 二、減班超額的因應 教師對減班超額的因應有外在與內在兩種方式。由於教師認為無法改變外在環境,如果採取外在因應又會增加自身的負擔,因此多採用內在的因應-不接觸這個議題、改變自己的想法、期待政府的政策改變。教師在面對減班超額上的因應上,較沒有明顯外在作為,而是以內在的調適為主要因應方式。 年資與職位的不同,在因應方式上也有明顯不同。年資淺的教師,由於師資培育期間的訓練及高度的憂患意識,對培養第二專長較有意願與行動;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則對增加積分的因應方式,持正向的看法並積極採取行動。 最後綜合研究發現,研究者針對幾項要點進行討論,並分別針對教育當局、學校、教師及後繼研究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