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小筆電融入國小五年級英語科教學之研究
    (2010) 吳怡君; Yi-Jiun Wu
    本研究使用準實驗研究設計,以台北市某國小為研究場域,讓分屬兩個班級的57位五年級學生於英語課堂中使用小筆電進行英語學習,另外兩個班級的57位學生則以傳統英語課堂方式學習。藉由課堂觀察、教師反思札記、問卷調查與訪談等方式收集資料。研究發現,使用小筆電能使教師設計更多活潑與創新的教學活動,而這些活動增加了學生英語聽力與口說練習機會。使用小筆電的學生更喜歡英語課也專注於學習,對於學習英語增添自信,學習成就表現亦優於傳統課堂學習的同學。
  • Item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與學習風格對國小藝術鑑賞學習之探究
    (2009) 蕭貴徽; Kuei-Hui Hsiao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不同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與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生藝術鑑賞的學習表現及學習滿意度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年級共77位學生。研究設計採因子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包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與學習風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依照教學情境的不同,分為「專家示範」與「反思提問」兩種模式;學習風格依據學習風格量表之檢測分數,將學生分為「具體經驗」與「抽象概念」兩種類型。依變項包含藝術鑑賞學習表現及藝術鑑賞學習滿意度,藝術鑑賞學習表現分為內容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詮釋及價值判斷四個面向;藝術鑑賞學習滿意度分為學習動機與內容、教師教學策略、學習輔助工具有效性及學習輔助工具易用性四個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1)反思提問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增進學生價值判斷的藝術鑑賞學習表現;(2)情境式的學習歷程與具體經驗型學生的學習偏好相符,使得其藝術鑑賞學習表現較抽象概念型佳;(3)運用適切設計的多媒體簡報、情境動畫及學習單輔助藝術鑑賞教學,能使學生產生正向之藝術鑑賞學習滿意度。
  • Item
    學生使用提問式教學支援系統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
    (2007) 廖玉釵
    本研究針對學生使用提問式教學支援系統(QBISS)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研究對象是高商進修學校資料處理科三年級學生,兩個班,一班為實驗組,36名學生,一班為控制組,29名學生。以實驗組與控制組上學期計算機概論期中考成績的平均值為本實驗的基準分數,用以表示學生的背景程度。課程單元為計算機概論的網際網路。實驗期間共三週,教學時數為九節課。 研究結果顯示(1)實驗組與控制組的計算機概論成績無顯著差異。(2)學生對於在課堂上使用提問式教學支援系統持正向的態度;但對提問式教學支援系統的信心程度呈現負向現象。(3)學生提問的問題以事實性問題居多。 未來的研究可朝使用提問式教學支援系統對於增進學生的思考能力是否有助益方向著手。
  • Item
    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關切階層探討
    (2007) 謝麗玲; Li-Ling Hsieh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切階層情形,並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在關切階層與影響教學實施因素上之差異情形,同時分析關切階層與影響教學實施因素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95年度參與教育部合作學習社群之各縣市國民中學之教師為研究對象。問卷回收率70.5%,有效問卷423份。 研究結果發現:(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非大部分國中教師關心的事情,有許多其他的行動、工作和活動才是教師所關心的;(2) 自然與生活科技的教師比語文領域之教師更關心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且對融入教學已有其想法或更好的主意,也希望與他人作進一步的合作以發揮融入教學的最大效益;(3)教師資訊研習時數愈高者較著重於學習影響關切(impact-concerns),且認為行政主管及同事間之鼓勵與學校能提供持續的支援、提供獎勵措施對其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幫助愈大;(4)當教師認為影響教學實施因素對其愈有幫助者在高關切階層方面的得分就愈高,關切強度也愈強;表示兩者間關係是正向關聯的。
  • Item
    國中生對歷史科多媒體教材學習感受及看法之個案研究-以世界史《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為例
    (2011) 洪玉華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國中學生對不同類別媒體使用於歷史教學上的感受、看法及學習情形。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研究,為豐富資料來源,使用問卷調查法、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等三種方法蒐集資料。   研究者首先針對多媒體理論、相關文獻及研究進行探討,以了解多媒體教材如何應用於歷史科教學。接著,採取ASSURE模式設計「多媒體融入希臘、羅馬古文明」單元之多媒體教材,實施教學後進行測驗、問卷調查、PPT回饋單與訪談。實施測驗及問卷調查,目的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及其對於多媒體教材融入歷史科教學的一般感受;而PPT回饋單及焦點團體訪談,則是在進一步探討學生對於多媒體教材的個別看法。主要發現有以下三點: 一、多數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持正面肯定態度,贊成繼續使用。 二、學生對於不同類別媒體的喜好程度有差異。喜好程度由高而低,依次為「動畫/影片」、「圖片」類及「文字」類。 三、多媒體教學對學習成就不同者的影響有差異,主要表現在上課專心程度及偏好媒體類型兩方面。   本研究結果證實歷史科確實是一門適合使用多媒體教材教學的學科,但在實際應用上,必須注意「圖、文須適當搭配」及「教材呈現時應經過整理篩選」等二項原則;同時,也要善用不同媒體之特性,以達成歷史科教學目標。
  • Item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借鏡美國經驗,反思台灣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3-01) 宋曜廷; 侯惠澤; 張國恩
    本文旨在闡述和評論美國近十餘年來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經驗與成果,並與臺灣中小學的資訊融入教學成果作一比較。首先,我們提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標-障礙-對策架構」(Goal-Barrier-Solution Framework, GBS),來說明目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在美國所碰到困難,以及解決這些困難所嘗試的努力。其次,我們以相同的架構來分析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在臺灣的現況。最後,本文提出臺灣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尚待努力的方向及建議。
  • Item
    資訊科技融入特殊教育現況之分析研究-以博、碩士學位論文為例
    (2008-10-20) 葉志青; 邱瓊慧; 葉耀明; 王華沛
    資訊科技融入特殊教育有其正向的功能,本研究以相關的文獻研究和量化分析作為基礎,目的在瞭解當前有關資訊科技融入特殊教育領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顯示,資訊科技融入特殊教育教學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同時,本研究也提出未來資訊科技融入特教領域研究的參考依據。
  • Item
    資訊科技在教育應用之國際比較研究:台灣 SITES 2006 (I)
    (2006-02-12) 邱貴發; 吳正己; Chiou, Guey-Fa; Wu, Cheng-Chih
    這是三年國際比較研究的第一年預試,目的在於檢測研究概念架構及研究工具的可用性。台灣的預試抽樣了25所國中,樣本學校的校長、系統管理師、數學教師(有教8 年級數學者)、及科學教師(有教8年級科學者)均為問卷調查對象。預試過程中,紙本問卷正體中文化、線上問卷正體中文化、問卷調查軟體中文化、資料校對、與國外連繫等等工作都算順利,但仍有幾個需解決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問卷題目太多,第二個問題是台灣的校長和教師尚不習慣回答線上問卷,第三個問題是學校協調人員不易協調教師參與問卷填寫。於這個期中報告中,我們也對預試樣本所呈現的我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訊息,做了基本的敘述。
  • Item
    資訊科技在教育應用之國際比較研究:台灣 SITES 2006 (II)
    (2006-12-01) 邱貴發; 吳正己; Chiou, Guey-Fa; Wu, Cheng-Chih
    第二年的工作是進行正式的問卷調查及整理資料,分析的工作在第三年進行。在這份報告中的資料及文字都是尚未最後確定的資料與解釋,所以這只是一份期中報告,不能作為其他用途。
  • Item
    國中教師電腦知能學習研究─社會科(3/3)
    (2002-07-31) 吳正己; Wu, Cheng-Chih
    本計畫為整合型計畫「國中教師電腦知能學習研究」中的一個子計畫,計畫分三年進行,第三年計畫的主要目的是探討以教材製作為主的教師訓練模式,其促進社會科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知能的成效;並以兩位國中地理教師為個案,瞭解教師教學信念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實施之影響。本研究藉由座談會、問卷、教師訪談、及教材製作與教學實施的觀察蒐集相關資料。研究發現參予計劃的社會科教師,經由資訊科技融入教材的製作與教學實踐後,獲得了經驗的累積、學生正面的回應、以及同儕教師的支援和鼓勵,其運用資訊科技的自我效能信念得以大幅增進。此外,兩位個案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的方式受到其教學信念的影響。抱持傳統教學信念的個案教師,資訊科技的應用採取教師講述方式,內容以教科書中的材料為主;而重視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個案教師,則常實施應用資訊科技的合作學習活動,並藉由資訊科技工具的協助補充授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