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紀登斯(A. Giddens)「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8-01-??) 許殷宏
    由於長久以來受到社會科學研究取向分流的影響,教育社會學的發展陷入微觀與鉅觀研究的紛爭之中。前者著重在般及社會互動的探討,後者以社會系統及教育政策為對象,兩者之間呈現一種二元對立的關係。這種紛爭不僅發生在教育社會學的領域中,更是所有社會科學所面臨的難題,也造成社會科學整體發展的滯礙。雖有學者不斷嘗試將兩者加以融合統整,但是仍只限於研究結果的應用,並未觸及真正的核心。直到紀登斯提出結構化理論後,結構與行動兩者才真正統整在連貫的理論系統中。他認為過去有關行動與結構的論點都應該被重新概念化,兩者的關係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雙重性。紀登斯主張結構不再只是以往研究中的外在非人為因素影響;相反的,它應被視為是社會交互作用的媒介及結果。另外,紀登斯雖然並未直接論述本身理論在教育情境的應用,但他所提出的結構化理論卻對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據此,本文旨在闡釋紀登斯結構化理論的重要內容,以了解行動與結構兩者之間的真正意涵,進而申述其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