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桌遊結合擴增實境用於 COVID-19 疾病預防教育之成效(2023) 賴頤; Lai, Yi本研究為探討桌遊結合擴增實境用於 COVID-19 疾病預防教育之成效,主要探討如何增強國小學童疾病預防之知識及防疫行為之生活應用。近幾年由於疫情肆虐,健康教育再次受到學術界的關注。以往之健康教育之教學恐過於抽象不易與生活產生連結,讓學習者無法與生活產生連結,有失其學習成效。對此,本研究將結合擴增實境桌遊和合作學習之優點,設計開發一款學習輔助系統:CARL系統,透過此二者之特性輔助學習者學習。本研究採不等組之前後測準實驗研究,受試者為新北市某國小 59 位之學習者。實驗結果以共變數分析(ANCOVA)進行分析,以檢視學習者之學習成效及生活應用。再者,透過量表及訪談了解學習者之使用感受及再使用意願。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為:(一)使用 CARL 系統學習之實驗組,其學習成效顯著優於使用卡牌學習之對照組、(二)使用 CARL 系統學習之實驗組,其生活應用並無顯著優於使用卡牌學習之對照組、(三)使用 CARL 系統學習之實驗組,對於系統設計及課程內容均持正向態度、(四)使用卡牌學習之對照組,對於課程內容持正向態度、(五)使用 CARL 系統學習之實驗組,其學習保留程度顯著優於使用卡牌學習之對照組。Item 糖尿病患者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之效果研究(2006) 徐一萍; Shiu,yi-ping本研究旨在瞭解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識、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糖尿病控制自覺障礙、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及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之現況,並探討「糖尿病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對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識、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糖尿病控制自覺障礙、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及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之影響,並進一步暸解糖尿病患者對該介入課程之評價。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以台北縣市、基隆市、桃園縣所屬糖尿病友團體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招募自願參加者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接受三天共十五小時之「糖尿病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介入,對照組不介入。在教學介入前一週,以問卷收集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糖尿病知識、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糖尿病控制自覺障礙、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及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之現況,並於介入後一週內進行後測,以瞭解教學介入的成效和過程評價。 研究資料以卡方檢定、獨立t檢定、配對t檢定、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識偏高,對糖尿病控制的利益性持正向意見,自覺控制糖尿病的障礙為中等程度,執行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情形為中低程度,對糖尿病控制的自我效能屬於中等程度。 二、「糖尿病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對於提升糖尿病患者之糖尿病知識、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及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等方面達顯著效果,但對於改善糖尿病控制自覺障礙的效果不顯著。 三、「年齡」、「職業狀況」、「罹病年數」是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前糖尿病知識成績之顯著因素;「性別」和「教育年數」是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前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成績之顯著因素;教學前的「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是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前糖尿病控制自覺障礙成績之顯著因素;「年齡」和教學前的「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是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前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成績之顯著因素;「性別」和教學前的「糖尿病控制自覺障礙」、「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是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前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成績之顯著因素。 四、「教學策略」是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後糖尿病知識、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及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之顯著因素。 五、教學前的「糖尿病知識」為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後糖尿病知識成績的顯著因素;「性別」和教學前的「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為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後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成績的顯著因素;教學前的「糖尿病控制自覺利益」和「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為影響糖尿病患者教學後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成績的顯著因素。 六、有九成以上的學員表示喜歡「糖尿病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課程」,認為這個課程有幫助、能符合需求,而且學習氣氛和時間掌握都良好。 整體而言,透用「糖尿病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的介入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顧的相關知能,建議未來能進行相關研究深入探討,並將此策略推廣運用於各糖尿病病友團體中。Item 客艙組員疲勞管理衛生教育介入成效之研究(2019) 胡嘉容; Hu, Chia-Jung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疲勞管理衛生教育介入對客艙組員疲勞管理知識、疲勞管理態度、疲勞管理行為意圖、疲勞管理自我效能及疲勞強度之影響。本研究為準實驗性研究設計,為實驗組及對照組雙組前後測設計,以台灣某國際航空公司客艙組員為對象,採立意取樣,實驗組共34人,對照組共36人。實驗組接受疲勞管理衛生教育介入,對照組無任何介入。以共變數分析及詹森內曼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疲勞管理衛生教育介入顯著提升實驗組疲勞管理知識、疲勞管理態度、疲勞管理行為意圖、疲勞管理自我效能且減弱疲勞強度。依據本研究結果,建議:⑴疲勞管理衛生教育手冊可應用於客艙組員及相關職場進行疲勞管理教育訓練;(2)未來可開發相關疲勞管理衛生教育線上自學課程,藉由文字、案例或影片,讓客艙組員可於線上學習或複習,以強化疲勞管理之能力。Item 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之研究(2001-04-21) 葉國樑本研究針對現行國民中學健康教育科課本中,有關公害防治、環境保護內容進行分析,選定我們的環境、水資源、減少家庭污水,和資源回收等四個主題單元,融入環境價值、價值澄清、價值形成、情意教學等理論,擬定環境價值教學模式,選擇台北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環境價值學習評量,修正並確定教學模式,以及舉行教學觀摩研討會,展示和演練環境價值教學模式,並與參加老師進行學術性教學討論,進一步做為未來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教學參考。Item 國中健康教育教師教學及其相關因素研究(1989-01-22) 晏涵文; 劉潔心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健康教育課程實施 情形,並探討其中之師資能力背景,學校教學環 境與教師教學困難等因素之相互關係。研究對 象為台灣地區現任之所有健康教育教師共 1,791人,實施郵寄問卷調查,有效問卷為1,572 人,回收率為 87.7%。其主要結果如下: 1.現任國中健康教育科師資問題仍很嚴 重。登記合格之本科師資僅佔48.1%;非大學及 研究所畢業者佔41.8%;主要是配課的老師,教 一班者最多佔21.6%,四班及以下者合計63.1%; 五年內曾接受在職進修或短期研習人數偏低, 分別為17.6%及28.1%。 2.健康教育教師在健康教育專業上的知 識與技術,普遍呈現能力不足的現象。教師仍 使用以教師為中心之教學法,現代化視聽教具 媒體從未使用頻率偏高,評量方式仍以傳統紙 筆測驗及觀察為主。 3.師資能力背景因素中,「合格」之健教 老師在教師專業知能因素中之「教材適應性」 、「教法運用能力」、「教具及媒體使用能力 」三項能力上,均優於「不合格」之健教老師, 同時授健教課時數8小時以上者,在以上三項能 力均優於授課8小時及以下者。 4.學校教學環境因素中之「學校組織結 構」愈呈「科層化體制」、「行政措施」愈能配 合健康教育課程之實施,「家長、教師與學生 主動情形」愈多,則其「教師專業知能」愈強, 同時其「教師工作滿意度」亦較高。 5.健康教育教師之「專業知能」與其自 覺「工作滿意度」呈正相關。 6.國中健康教育教師之「專業知能」受 「學校教學環境」、「教師工作滿意程度」、 「是否進行在職進修」、「是否為合格健教老 師」及「任教總年資」等因素共同影響,且共 同解釋力達22.5%。Item 運用行為改變策略介入國小學童齲齒矯治教育 之實驗研究(1990-10-21) 劉潔心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以代幣制度及 多向接觸法等行為改變策略介入學校衛生教育 活動後,研究對象在「主動前往就診」的行為 是否改變,同時瞭解國小一年級學童齲齒罹 患情形及齲蝕程度,並探討結合社區資源、家 長與學校保健室工作者以共同建立學童齲齒矯 治之轉診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採不相等實驗 組、對照組的實驗設計。研究者依研究條件, 由全台北巿63所國小逐一篩選後,立意選取台 北巿文昌國小為實驗組,臨近之福林國小為對 照組學校,研究對象共四班計172名(實驗組與 對照組各佔半數,分別為86名)。兩組學童於實 驗處理前均先接受口腔衛生檢查及轉發書面檢 查通知單,實驗組於四週後展開一次教學活動, 代幣制度實施,家長教育單張信函郵寄及兩次 家長電話訪問等實驗處理過程,共進行7週實驗 結束,再經兩組口腔衛生檢查後測工作,全部實 驗共進行12週(自78年3月至78年6月)。 本研究資料經頻率分析、t檢定、卡方 檢定、變異分析及二因子共變數分析,得重要 結果如下: 1.學童齲齒矯治教育效果獲初步肯定, 實驗組學童的「齲齒數」及「齲齒填補率」兩 變項顯著優於對照組學童。 2.實驗前,兩組家長之「就診意願」與 「實際行動」均不高,且二組無差異,惟所有學 童家長在其自身之「就診意願」顯著高於「實 際行動」。然實驗後,實驗組家長之「實際行 動」則顯著高於對照組家長及實驗前本身情形。 3.目前國小低年級齲齒罹患情形相當嚴 重,平均每人之齲齒總數為7.7顆(乳齒有6.8顆 ,恆齒0.9顆),其中有36.2%學童有10顆及以上 之齲齒,最多竟高達18顆之多。 4.學童齲齒罹患率高達93%,恆齒罹患率 亦達45%左右。齲齒齲蝕程度乳齒以C2(深入象 牙質)為最多佔32.1%,然已蛀到C4(剩下殘根) 之齲齒亦佔16.3%,恆齒齲蝕多以C1(限於琺瑯 質)為多佔73.7%,但亦有2%已齲蝕至殘根。 5.受研究條件限制,此模式之推展,宜先 台北地區,學校社區附近有牙科診所,家長社經 地位中上及校護認同學校衛生工作之有心落實 學童口腔保健工作的國民小學優先參考試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