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基於腦波活動之程式理解認知探究
    (2014) 廖宜志
    對於電腦科學領域而言,程式設計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基礎技能,其涉及一些專業知識、抽象概念與問題解決策略等,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認知歷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通常遭遇許多困難。過往的研究大都透過訪談、放聲思考(think aloud)與問卷來瞭解學生理解程式時的認知歷程,但這些方法較無法客觀量測精確的結果,本研究則嘗試透過腦波儀記錄參與者進行程式理解時腦電波各頻帶的強度,比較高、低成就兩者腦電波的差異,以更直接的生理證據探究、分析其認知。 本實驗的參與者為33位資工系所的學生,透過閱讀二題程式題目來記錄其間腦電波情況,為能清楚知曉參與者觀看何處,以便瞭解所觀看之程式碼與腦電波之關聯,本研究同時輔以眼動儀抓取參與者瞳孔位置,最後再透過問卷及訪談幫助釐清參與者的理解狀況。實驗結果發現,高成就者在較複雜的函式與程式結構上,例如遞迴函式、巢狀for迴圈等,顯著展現出較高的theta波、lower alpha、upper alpha、與beta波。theta波(頻率介於4-7Hz)和工作記憶有關,較高的theta波代表高成就者程式理解過程中較能成功將變數、陣列值等新資訊編碼進工作記憶;lower alpha(頻率介於8-9Hz)和注意力歷程有關,較高的lower alpha代表高成就者在程式理解過程中擁有較好的記憶與注意力表現;較高的upper alpha(頻率介於10-12Hz)則代表高成就者在程式理解過程中能較快從長期記憶中提取程式相關知識,進而理解出程式目的;另外高成就者在遞迴呼叫、遞迴結束條件等這些在整體程式運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程式碼上有較強的beta波(頻率介於13-30Hz),beta波與由上而下注意力機制有關,表示高成就者能將注意力投注在Beacon(為程式碼中關鍵的程式敘述,代表著程式中特定的結構或操作)上,且以較有效率、有策略的方式理解程式。本研究亦發現對於一些較為困難的程式結構,例如for迴圈和if搭配運用、巢狀for迴圈、結構較大的遞迴程式等,低成就者會因有限的記憶力與注意力資源而影響認知表現,在程式設計教學時應提供變數提示或其他視覺化輔助工具以幫助學習者追蹤並理解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