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說明體與故事體圖畫書之話語分析(2021) 蘇楚雲; SU, CHU-YUN本研究旨為比較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說明體與故事體圖畫書之話語互 動差異,以了解低社經地位家庭之家長運用哪些策略和幼兒進行共讀,並且透 過兩種文本圖畫書的比較,以進一步了解文本對於共讀策略的影響。本研究為立意取樣,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共計 10 所園所 30 對大班幼兒與其主要共讀者為受試對象。本研究透過親子共讀的語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親子共讀說明體與故事體圖畫書時在語言互動類型上呈現顯著差異:親子在共讀說明體使用頻率最高話語互動類型為命名、描述場景與圖片、描述屬性、文本與幼兒連結;親子共讀故事體使用頻率最高的話語互動類型為命名、描述場景與圖片、書本概念、同意或讚許。整體而言,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兩類圖畫書皆偏向低層次的互動方式。親子共讀說明體圖畫書較共讀故事類圖畫書時產生了較多的共讀時間與親子話語互動,以及使用更多類型的話語互動策略。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瞭解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現況與家長的話語互動方式,並進一步提出相關之研究與教學建議。Item 蔡元培的南洋跨境經歷與華僑文化教育語境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20-06-??) 許德發; 張惠思; Teik-Huat Khor, Hooi-See Teoh蔡元培於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前後,曾多次越洋留學與考察。他留學與考察歐美之經歷已有不少研究,然學界對於他在往返中西之時停泊於南洋的經歷卻缺乏關注,連其《日記》與《自述》的相關記載也多有不詳,他對華僑教育的影響亦未被探析。實際上,南洋馬來亞的新加坡與檳榔嶼是當時的主要港口,是亞洲大陸與西方世界之間水路交通的必經之地,蔡元培數次訪問歐美皆途經此地。本文追溯蔡元培五次過境與逗留馬來亞之過程及其步履之處,梳理其行程、活動、演講及與當地華僑互動之事跡,進而從流寓於外的華僑社會之視角探析他的過境與活動的意義,以對相關研究略做補闕。本文將追問,南洋華人如何對待這位「民國大教育家」、「前教育總長」、「北大校長」的來訪?蔡元培又如何回應華僑所急切關心的僑教問題?本文將藉著當地華人對他的反應揭示其在華僑社會中的崇高地位。Item 科展表現優良師生之互動歷程分析(2005) 詹秀玉摘 要 本研究旨在調查分析國小科展表現優良師生互動歷程及其學生研究潛能之後續發展。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之理論基礎,分兩部份進行調查研究。一是以10名大台北地區國小科展表現優良教師為樣本,進行「科學專題指導歷程」問卷調查及半結構式訪談;二是以10位優良教師指導過的11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參展經歷與研究潛能之後續發展」問卷調查及電話訪談。調查問卷包括:科展表現優良教師科展指導活動調查表、科展表現優良教師指導歷程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與科展表現優良學生參展經歷與研究潛能後續發展調查問卷。所得資料分為文字稿與量化兩部份進行分析:在量的方面,以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方式處理;在文字稿方面,則針對問卷填寫及訪談意見進行內容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科展表現優良師生之互動歷程方面 受訪教師均表示,現階段指導科展已不再為得獎而做,而是為了興趣、理想與教育的使命感,以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和能力為目標。八成以上的師 生指出,研究是「起始於解答與方法都不明確的困 惑或問題,教師引導與促進學生主動蒐集資料、提出假設做實驗、獲致結果、找解釋理論、又發現新問題、再提出假設驗證,是一個週而復始循環的問題解決歷程,也是創造問題解決方法與建構新知識的歷程。歷程中理論技術的困境,只要堅持到底、盡力而為,定能突破。較為棘手的是學生失去研究動力,教師如何付出無比的耐心、熱誠、關懷,幫助學生突破心理困境,終至成功完成研究。 二、科展表現優良學生研究潛能後續發展方面 受訪學生八成五仍在學。國高中生與大學生約各佔三成。已上大學的絕大多數就讀公立大學,就讀過資優班者大多選數理科系,未就讀資優班者文理科系約佔一半。已就業者佔一成五,有醫生、研發工程師、專案企劃、生科研究員等,整體而言,大多在科學領域發展,表現優異。 受訪學生在中學階段,僅二成七持續參與科學研究活動;其中一半以上為就讀資優班的學生。持續參與之主因為個人興趣,退出主因為找不到指導老師;其次為課業繁忙升學為重,以及沒有就讀資優班。 受訪學生和家長一致認為,指導老師最大影響是指導學生從事專題研究,讓學生對科學產生興 趣,學到科學思考與方法。後來選擇文科發展的學 生,也都一致認為,科展經驗激發了他們的多元潛能,如領導、問題解決、創造與團隊合作等能力。這些能力對他們日後在大學做專題、社團領導和職場從事研發及企劃工作幫助都很大。最令學生懷念與珍惜的則是研究期間師生朝夕相處、患難相共,所培養出來的深厚情誼。 三、師生、家長對科展經歷的省思與建議方面 多數受訪教師指出,師資培育課程對教師進入學校教學後,指導科展幫助並不大。指導科展的知能需要長期自我摸索。科學研究無法速成,每一件得獎作品,都是師生長期互動,從實作與體驗中辛苦創造出來的。科學專題研究是長期的、主動的、小組的或個人的、合科的、發展全面能力的學習方式,適合科學性向與潛能優秀的學生,在一般課堂中不易落實推動,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做專題研究。因此,強調科普化,不能因而壓抑高能力學生的潛能發展。 學生與家長認為,國高中生的研究潛能,因為學校與老師極偏重升學考試,找不到指導老師而被埋沒了。也有少數學生建議,老師應多給學生主導作品發展的機會,不要只為了得獎。 根據以上結果,本研究分別對培育專題研究教 學良師、專題研究教學、科展活動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可行的建議。Item 第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照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中市某診所病人為例(2008) 練淑靜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台中市某診所之第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照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治療團隊成員之互動程度 。收案時間自民國96年7月至96年10月止,以台中市某診所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且接受治療團隊衛教2次(含2次)以上的第2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 以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190人。所得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和複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自我照顧行為尚佳,其中以藥物自我照顧行為得分最高,自我監測血糖行為得分最低。 二、研究對象之自我效能強度尚佳,其中以藥物自我效能得分最高,自我監測血糖自我效能得分最低。 三、研究對象之社會支持程度尚可,其中以情緒性支持得分最高,實質性支持得分最低。 四、研究對象與治療團隊成員互動尚佳,其中與護理師互動最好。 五、在社會人口學特性及疾病狀況方面,年齡較大、已婚者、與家人同住、罹病時間較久、治療方式以注射胰島素者有較好的自我照顧行為。已婚、注射胰島素治療及有相關併發症者,其糖化血色素較低。 六、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治療團隊成員中護理師互動與自我照顧行為均呈正相關,且達顯著水準。其中自我效能中的飲食效能、運動效能、藥物效能與自我監測血糖效能與相因應的自我照顧行為皆有顯著性相關。 七、糖化血色素數值與自我照顧行為呈負相關,且達顯著水準。將自我照顧行為分為飲食行為、運動行為、藥物行為與自我監測血糖行為四項後,其中只有藥物行為與糖化血色素有顯著負相關。 八、自我照顧行為的最佳預測因子為自我效能。Item Exploring the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through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s(2005-10-01) Sung, Y. T.; Chang, K. E.Though portfolios have been widely proposed as a tool for teacher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ir effects have rarely been empirically evaluated.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valu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hich are all demonstrated in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s. 44 in-service substitute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a course of 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used a digital portfolio system to construct their contents of portfolio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eachers’ reflective thinking developed by Sparks-Langer, Simmons, Pasch, Colton, and Starko (1990), we found that in their reflection journals most teachers were able to demonstrate middle to high levels of reflection, while most teachers did not show the highest level of reflection. We also found that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out classroom assessment, which was shown in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assessment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portfolios. The computer-mediated discourse among teach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served as an indicator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learning community. Pearson’s moment-product correlations were calculated among teachers’ level of reflection, intensivenes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flection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social interaction, grades of homework, and summative achievement; but not with learning progress. Social interaction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grades of homework, learning progress, and summative achievement. A metaphor of the teaching portfolio as a mediator for converging resources of and enac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s used to interpret the roles of portfolio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