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母語互動式多媒體教材對外籍照顧服務員在職訓練之成效評估:以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方案為例
    (2019) 施景崴; SHIH, Jing-Wei
    口腔照護是長期照顧機構外籍照顧服務員主要照護工作之一,其照護認知、情意與技能影響照護品質甚鉅,然而照顧服務員因工作時間、人力排班、語言障礙等因素使教育訓練成效受到影響,發展適宜及有效的教學策略對長期照顧機構照顧服務員教育訓練是重要的。本研究旨在探討語言(母語及華語)與教學媒介(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及傳統課堂教學)對學習成效的影響,進而去了解母語互動式多媒體教材介入對外籍照顧服務員口腔照護之學習成效。本研究採類實驗設計,選取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公私立之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之外籍照顧服務員為研究對象,共招募325位,分為四組:母語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組、華語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組、母語傳統課堂教學組與華語傳統課堂教學組,分別採用不同教材提供口腔照護教育訓練。四組分別於介入前、後施予前、後測,藉以評估不同介入方式的學習成效及對照護品質的影響。後測中亦同時調查參與者對教材的滿意度,以了解參與者對不同介入教材的接受。本研究結果主要有兩個發現,第一:不同教材設計方式在不同向度會展現不同的優勢。以媒介中的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及傳統課堂教學相比下,認知及技能向度較適合使用互動式多媒體教學進行教育訓練。而在傳統課堂教學會在不熟悉語言的情況下對於情意向度上展現較好的學習成效。第二:依據熟悉的語言進行教學對學習成效有相當大的優勢。在教材滿意度上,發現語言有絕對的優勢,外籍照服員傾向使用熟悉的母語進行學習,若使用不熟悉的語言時,傾向能與講師實際接觸的傳統課堂教學勝過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研究結論,因著教育訓練的目標彈性地調整教學媒介,能使有限的資源在照護工作上發揮最大的效用。
  • Item
    概念構圖教學在國民中學地理科應用之研究
    (2011) 顏至瑩
    本研究旨在探討概念構圖教學對學生地理科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的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透過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六週時間進行概念構圖教學實驗,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大德國中八年級兩個班學生,分成實驗組37人、控制組35人,每組再區分成高、中、低不同學習成就群,以便進一步探討概念構圖對哪一種成就群的學生有較大的影響。最後藉由教學後實驗組學生所填寫的概念構圖教學感受問卷,了解學生對概念構圖的感受與評價。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有:地理科學業成就測驗、地理科學習狀況問卷等。所蒐集之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與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概念構圖教學能提升學生地理科整體學習成效。 二、概念構圖教學對高、中、低不同成就群學生的地理學習成效影響,以增進中、低分成就群學生的地理科學習成效,達顯著差異。 三、概念構圖教學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沒有顯著提升的效果。 四、概念構圖教學能促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正向。 五、實驗組學生對概念構圖教學持正向肯定的態度。 根據結論,本研究分別對國中教師、學校行政、教育行政機關、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
    (2011) 張凱婷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關係。其中家庭背景包含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家庭年收入等,入學特質包含教育期望、自我效能、受重視與邊緣感、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自我認同、情緒管理等,校園經驗包含學習態度、閱讀經驗、思考廣度、師生互動、同儕互動、社團參與等,學習成果包含學業成就與多元能力。 研究方法為次級資料分析法,運用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建置的「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中,均有填答92學年度大一問卷與94學年度大三問卷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共8,773人,包含一般公立大學3,050人、一般私立大學生5,723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等。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本研究大學生校園經驗需加強社團參與、師生互動與思考廣度,多元能力發展亦需提升。 二、本研究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間多呈現正向關係,而家庭年收入與學習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則呈現負向關係。 三、本研究模式適配度良好,模式中所有直接影響效果均達顯著水準,且入學特質變異量的解釋力為1%,校園經驗變異量的解釋力為29%,學業成就的解釋力為2%,多元能力變異量的解釋力為52%。 四、家庭背景對於入學特質、校園經驗、學習成果有顯著的直接影響。 五、入學特質對於校園經驗、學習成果有顯著的直接影響。 六、校園經驗對學習成果有顯著的直接影響。 七、家庭背景會透過入學特質、校園經驗對於學業成就有顯著的間接影響。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對高等教育建議包括:一、重視學生家庭背景差異對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的影響;二、瞭解大一特質,規劃新生定向輔導,協助學生成功適應與發展;三、豐富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增進學生學習與發展。另外,也進一步對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提出未來相關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