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究COVID-19疫情期間戴口罩行為的經驗與態度(2023) 賴奕玄; Lai, Yi-SyuanCOVID-19疫情爆發後侵襲全球,戴口罩可阻隔病毒傳播,利於降低感染風險。在臺灣,人們普遍遵守戴口罩政策,然而,高依從率未必能反映出民眾的真實意願,因此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旨在探討疫情期間人們戴口罩的經驗與態度。透過訪談11位COVID-19疫情期間居住在台灣20歲以上民眾,以瞭解促使民眾戴口罩因素、戴口罩後的生活改變、戴口罩歷程面臨的障礙與克服方式。研究結果顯示,促使受訪者戴口罩的因素包括政策政令、健康意識、社會共識,也有部分受訪者提到大眾媒體、文化等影響。戴口罩後的正向改變為建立防疫習慣與創造新溝通模式,負向改變為增加開銷與社交活動變動。戴口罩最常面臨的障礙,與生理不適、工作性質、政策細節有關。為了不違反強制口罩令,受訪者也發展出克服上述障礙的方式,包括美容保養或根據場合、社交情境進行彈性調整。基於本研究的結果,疫情期間雖有強制口罩令政策,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民眾對於佩戴口罩的態度和遇到的障礙。本研究建議,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政府與公衛專家們應持續瞭解民眾對於戴口罩行為的經驗與感受,針對障礙提出解決策略,藉此來提高民眾執行戴口罩行為的主動性。此外,研究結果也發現受訪者會因為社會共識及健康意識而強化其戴口罩的意願,可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強調防疫對於群體健康的效益,以及透過多元管道宣導來增強健康意識。Item 三位特教老師的實習故事~實習對教師信念形塑的影響(2010) 王麗君; Li-Chun Wang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從三位特教教師在實習經驗中,探究在實習階段,教師信念可能產生的轉變和影響因素。為期七個月的研究過程中,透過訪談三位特教教師、實習情境脈絡中的重要他人、相關文件分析及實地觀察,來蒐集資料。資料經分析與整理後,先呈現三位故事主角各自的實習故事,再歸納我從中看見的事實。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個人特質與實習情境脈絡交互影響,在實習過程中,各自激盪出 不同的行動。 二、既有教師信念受到衝擊,始於實習遇到的特殊事件。 三、實習階段,教師信念轉變的契機,在於實習期間的參與、省思及對話。 四、自我省思、特教團隊教師的回饋,帶來積極的教師信念轉變;而缺少省思、對話,則會因實習期間體認的現實,帶來退縮、消極的教師信念轉變。 五、實習階段,歷經波動的教師信念,未必能付諸行動。主要是受限於實習身分或時間因素,需要獲得支持、溝通與再行動,才能釐清自己的教師信念。Item 我不笨,我是他媽媽~一位智能障礙女性的育兒經驗敘說(2010) 黃明雄本研究以一位領有智能障礙手冊並育有子女的女性為研究對象,並邀請另外兩位重要關係人一同參與研究。採取敘事研究方法,主要透過訪談,佐以觀察,探究智能障礙女性的育兒經驗。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以縱向的連續性敘說,依序呈現研究對象十八年來的歷程,再以橫向的主要境遇描寫,描繪發生在她身上,那些跨階段,且影響著她育兒經驗的關鍵要素。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婆家及先生身上鮮少得到支持,甚至成為其壓力來源 二、研究對象在教養能力及家庭經濟上遇到顯著的困難 三、研究對象常遭受社會大眾的排斥或異樣眼光 四、因為教養能力的欠缺,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研究對象只能以蠻力制止, 進而造成其身體上的傷害 五、研究對象承受了來自孩子、先生、經濟及異樣眼光的龐大壓力 六、研究對象雖遭遇諸多困境,但其母親則是一股強大而重要的支持力量 七、除了母親的支持外,研究對象也曾零星地受到他人的支援或社會資源的援助 總體而言,研究對象在育兒的經驗上是苦多於樂,她需要更多自我決定的機會、更多的陪伴與支持、更多的專業協助、更多的接納與尊重,亦即從生態的角度提供其所需的援助,讓這條育兒的路走的更加順暢。Item 從「忍氣吞聲」到「輕安自在」:自我與人際拿捏困境者之諮商經驗研究(2011) 趙容嬋; Jung-Chan Chao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華人的人際和諧脈絡下,面對人際互動中「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發生失調而求助諮商者的人際困境與諮商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紮根理論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共訪談八位研究參與者(八位女性,平均年齡22.6歲,大學生四位,研究所學生四位)。研究發現,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發生失調而求助諮商的研究參與者,其困境內涵主要可分為兩類,類型一是因為在關係中「做自己」而受挫,類型二是重複以他人為重的人際模式,但開始感受到不舒服與自我被壓抑的痛苦。至於他們不敢「做自己」的因素主要有三,分別是關係維持的必要性、好我形象的建立與保持以及成長歷程中的社會學習經驗—和諧為重。經過諮商介入後,研究參與者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新的協調狀態則有人際互動關係的改變、自我的改變以及理解讓自己受苦的僵化的觀念而不受困。綜合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在藉由諮商介入後,他們從困境到轉化的因應歷程可以「人際互動中陷入『做自己』與『維繫和諧』困境者的協調歷程概念化模式」呈現,此模式共分為五個階段:「虛性平衡」、「忍氣吞聲」、「消極抗衡」、「自我強化」及「輕安自在」。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對於未來研究及諮商輔導工作的相關建議。Item 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就業歷程之研究(2010) 陳美利; Chen, Mei-Li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三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其求職與職場適應歷程的樣貌。資料蒐集主要是透過職場現場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與十六名研究參與者進行互動,共為期五個月。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分別呈現三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的就業的歷程,進一步再提出共同的核心議題進行討論,研究的主要發現分求職與職場適應歷程說明如下: 一、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的求職歷程,呈現出以搭配個人狀況為主的支持歷程。歷程中,主要受到個人因素如特質、背景與信念、個人受到支持的狀況、以及貫穿於整個職業適應歷程中有關個人障礙身份隱藏或揭露的議題等三方面的影響特別明顯。 二、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的職場適應歷程,呈現出個人在職場環境中歷經不斷磨合的歷程。而影響歷程的主要關鍵是來自個人與環境的契合度、有無職業重建系統資源的協助、以及高職特教班導師角色資源的連結等三大因素。 整體而言,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職業適應的歷程,深受「個人因素」、「環境支持」的影響。各項環境中能否提供智能障礙畢業生參與職場就業與支持的機會,將會建構出不一樣的求職及職場適應歷程的樣貌來。Item 青少年毒品戒治者之認知、態度、行為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2007/1/1-2007/12/31) 李思賢; 楊浩然; 吳文琪; 薛舜文毒品濫用已是全球各國關注的行為健康問題。藥物使用者因吸食毒品造成生活形態改變、以及以取得藥物為生活重心,常導致非法藥物吸食者發生營養缺失,睡眠、情緒與人際關係障礙等問題,甚至出現偷、搶、盜等不法行為;或因打架滋事及共用注射針筒海洛因,同時性行為時未使用保險套(Lee, 2006),使得意外傷害或感染併發症(如愛滋病及C型肝炎)的發生機率大為提高。不僅如此,藥物濫用者亦可能會出現憂鬱、自殺等精神共發症狀。而且由於非法藥物使用者多為青壯年,致使毒品流通更形泛濫,這種種因素皆造成個人、家庭與社會難以估計之傷害。 青少年濫用藥物不僅對於個人和家庭有很大的影響,對於整個社會也造成相當程度的負擔。由於國內對於青少年的藥物使用之相關研究多以在校學生為樣本,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青少年毒品戒治犯對於濫用藥物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並且評估國內少年觀護所中的青少年戒治犯如何因應高危險情境。藉由質性面對面焦點團體訪談(Focus Group Interview)研究設計,針對少年觀護所中的戒治犯者進行研究,可促進我們瞭解青少年初次使用藥物的情境、對藥物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並且將所得之成果做為青少年不碰毒品的宣導或預防。 本研究計畫研究樣本是年齡20歲以下的青少年戒治犯,至少過去曾經使用二級毒品。計畫第一部分以徵詢專家發展訪談主題及建立理論架構,目前規劃是以生態模式(Ecological Model)為主;第二部分是進行質性訪談為主,瞭解青少年第一次使用毒品前與使用後對於毒品的認知、態度及行為,內容會包括初次使用藥物的危險情境、對軟性藥物、硬性藥物的看法,使用藥物可能產生的影響或結果,是否受到社區因素或是國家毒品相關政策的影響、以及使用毒品後所導致的生理或心理症狀。進行面對面訪談前,會先請受訪者填參與本研究所設計之同意書,願意參與者才納入研究。本計畫預計收取40位受訪者,大約有6-8個焦點團體。 本研究計畫在理論及實務工作上皆有其價值。在理論方面,本研究可以釐清生態模式在青少年對於藥物使用行為的認知與態度的呈現。在實務工作及政策方面,其成果可做為政策制訂者的參考依據,或作為設計更有效的遠離毒品宣導影片來作為介入課程,以期能協助青少年能避免使用藥物,於日後能以適當的身心健康來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