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新莊市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之研究(2007) 陳秋蘭本研究旨在探討新莊市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之情形,主要的研究目的有五項:(一)探討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的規畫、內容、方式、困境及成效的情形;(二)探討不同個人及園所背景變項之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的規畫、內容、方式、困境及成效的差異情形;(三)探討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與實施成效的關係;(四)探討親職教育實施成效中有關家長參與及家長學到親職知能的關係;(五)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政府機關、幼托機構及教保人員參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新莊市幼托機構550名教保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有效樣本數為355人,問卷調查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的情況 (一)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傾向大部份都會預先規畫。 (二)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的課程或內容傾向親子關係之增進為主。 (三)親職教育的實施方式以「家庭聯絡簿」、「親子活動」、「佈告欄提供親職教育資訊」為主。 (四)親職教育實施的困境以「時間安排不易」、「內容缺乏延續性」、「內容難以滿足不同家長的個別需要」為主。 (五)親職教育實施成效屬中上程度。 二、不同個人及園所背景變項的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在親職教育的實施差異 (一)親職教育規畫因年齡、幼教年資、參加親職教育的課程及研習與辦理親職教育有差異。 (二)實施內容因職務、參加課程及研習、辦理親職教育、園所類別及園所班級數有差異。 (三)實施方式因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幼教年資、職務、參與課程及研習、辦理親職教育、不同園所類型有差異。 (四)實施困境因教育程度、園所班級數有差異。 (五)家長參與成效因教育程度、職務、辦理親職教育、園所類別、園所類型與園所班級數有差異。 (六)家長學到親職知能因教育程度、辦理親職教育活動有差異。 三、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的方式與實施成效呈現正相關 四、家長參與成效與家長學到親職知能呈現正相關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政府相關單位、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及未來研究的建議。Item 一所高職跨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持續性發展之行動研究(2018) 楊子萱; Yang, Tze-Hsuan近年來,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之下,專業學習社群是為建立教師持續進步專業知能的最佳途徑。個案學校教師基於主動自發及政策誘因,於課餘時間成立跨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本研究想瞭解個案學校跨科教師專業發展學習社群的建構歷程、發展階段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最後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相關策略擬定。 本研究以一年的時間進行行動研究,並輔以「觀察法」、「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研究者將行動研究分為個階段依循計畫(plan)、執行(act)、觀察(observe)、反思(reflect)步驟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跨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第一個循環階段,主要希望能夠增加社群成員的向心力及認同感,提升社群成員的參與度,可以使用分散式領導達到上述目的。第二循環階段則是希望能夠擴大社群的宣傳,讓更多教師願意參與社群,本學期合併了個案學校的兩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但卻沒有實質助益,第三個循環階段希望未來一學期的目標,希望能夠結合108課綱,實際設計跨領域課程,讓社群成員建立共同目標。 研究結論有三點。一、個案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歷程為教師自發及政策影響兩大因素。二、個案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方式既緊密又鬆散。三、跨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面臨的困境為成員出席率不高,宣傳不足參與的成員無法擴增、缺乏共同願景目標。Item 宜蘭縣高中(職)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之研究(2006) 林思嫺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宜蘭縣高中(職)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探討其社會人口學變項、自覺健康狀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預測因子。 以宜蘭縣93學年度公私立高中(職)合格專任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分層機率比率抽樣法,利用結構性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取得有效問卷共410份,回收率84%。以SPSS for Windows 11.0視窗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層面,得分最高為靈性成長,其餘依序為營養行為、人際關係行為、壓力處理行為,而身體活動行為、健康責任行為得分最低;健康行為自我效能方面,以心理安適得分最高,其次為營養,而健康責任、運動的得分最低;自覺健康狀況則是介於中等程度以上。 二、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之年齡、婚姻狀況、教學年資、健康促進課程參與情形、參與課程時數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之自覺健康狀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呈正相關。 四、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年齡、自覺健康狀況及參與健康促進課程等四個變項,共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變異量的53.3%,其中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為最佳的預測因子。 依據研究發現,對學校衛生實務、教育行政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Item Exploring knowledge sharing discussion behavioral patterns in e-learning communities: A comparison of peer-assessmentand problem-solving strategy(IJCEELL, 2011-01-01) Hou, H. T.; Chang, K. E.; Sung, Y. T.In a Web 2.0 e-learning context, the knowledge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is often shared via online discussion environments. In-depth exploring the online discussion behavioural patterns for teacher/learner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inter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via empirical observations and comparisons may provides important further references for community managers or system develope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se a series of our findings of three-empirical studies in Taiwan, and make in-depth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s of the online discussion behavioural patterns of two-interactive strategies: peer-assessment and problem solving, then discuss the featur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rategies. The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s may provide som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ystem development in e-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turn, we also propose suggestions regarding guiders' intervention, strategy design and intelligent agent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