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Phillip 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的省察及對臺灣十二年國教的借鑑
    (2024) 李大任; Lee, Ta-Jen
    本研究檢視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之教育理念、政策及教育現狀落差時,發現近年臺灣的教改困境,與英國學者Phillip Brown所關注的家長主義(parentocracy)教育現象相仿,因此試圖藉由探討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衝擊教育體系之省察,反思十二年國教下臺灣之教育機會均等的發展困境。本研究回顧Brown所謂家長主義教育觀在英國的形成背景、梳理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的理解與反思歷程、探討Brown回應家長主義的「理想教育觀」及其思想淵源。並藉由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之反思論點,解析十二年國教下臺灣之教育機會均等的發展困境與家長主義教育觀之關聯,並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
  • Item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
    (2019) 黃苡瑄; Huang, Yi-Hsuan
    全球化影響各國許多面向,它更廣泛的影響各國之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到教育層面。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國家間的競爭乃是無庸置疑的,21世紀的社會重視人力素質,因人力素質的提升對國家經濟發展有所助益。然而對臺灣高等教育而言,在高教從菁英走向大眾化同時,卻因新自由主義影響下,開始重視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政府與時俱進的執行諸多卓越性教育政策,引入管理機制至校園,目的是希望透過掌握高教及人才,在國際上能發揮影響力。據此.高教目的轉向以追求市場經營為主,讓我國高教面臨嶄新挑戰。 本研究擬採歷史的研究與理論探究方式,首先探討全球化對高教之衝擊、西方高等教育之精神及論析在新自由主義下高教功能與目的有何轉變。並依序由歷史資料中梳理出2000年後臺灣高教內涵與及其發展脈絡。其次,梳理臺灣為回應全球化有制定哪些相關人才培育政策,最後再藉由西方與臺灣學者,在面對全球化衝擊高教時,有何相關回應,並從中重新審視高教之目的。本研究結果如下所述:(一)全球化使政治、經濟及文化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二)新自由主義思維重視人才的跨域性,並以市場導向及就業力為目的;(三)在全球化衝擊下,高教理念之目的的轉變及其新形貌;(四)競爭型經費易使高教乖違傳統學術自由精神;(五)以績效指標做為我國高教機構分類與定位,會加劇人文與理工間資源分配之落差。
  • Item
    後殖民語境下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教材英語篇之分析
    (2002) 張雅淨; Chang Ya-Ching
    成人基本教育教材是為了使人們能夠適應於現代不斷追求進步的社會當中,能夠不被現今社會排除在外,因此成人基本教育教材以學習者在社會生活環境中所需要的各種知能與技能作為設計課程的依據。本研究的焦點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所編纂的成人基本教育教材英語篇為研究對象,從語言分析和後殖民的方法論立場去探討成人基本教育教材英語篇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和社會意義。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含了下列幾點:1.了解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的內容文字在全球化概念上的世界性、商業性與技術性意涵。2.了解台北市成人基本教育英語教材的內容文字在後殖民性概念上的他者性、在地性與反抗性意涵。3.了解在後殖民時代中,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在台灣社會中其代表的社會意義為何。 本研究之發現根據全球化與後殖民性兩大方向則可分為歸結下列幾點,在全球性的部分可分為金融交易數字化與複雜化、食物商品化、建築最大利益化、日常生活用品科技化、科技和市場經濟活動相結合;在後殖民性的部分則包括文化中心主義與多元主義的共生與互斥、中西語言相互滲透、本土語言的象徵性作用等。 最後本研究則對臺灣未來的歷史位置問題提出了「預測性」的建議。一方面從後殖民學者Homi Bhabha所提出的「混雜性」概念出發做為討論的基礎,另一方面則從此混雜性的基礎上再一次強調臺灣的歷史位置應從歷史和語言的角度重新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
  • Item
    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從派系發展面剖析
    (2003) 王志誠
    民主政治即是政黨政治,謝茲可耐得(E.E. Schattchneider)曾表示:「政黨的興起是現代政府主要特色之一。政黨在政府中扮演一個主要角色,尤其在民主政治的體制下,如果沒有政黨,民主政治使成為不可想像之事。」是以政黨和民主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又如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所言:「一個沒有政黨組織的政權,既缺乏推動社會變遷和吸收變遷產生的衝擊的制度方法,其實現政治、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能力也相當有限。」可見政黨對於政治發展實居關鍵性的地位。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台北圓山大飯店的會議室內,民主進步黨(以下簡稱民進黨)成立了。民進黨的成立,不僅僅是凝聚台灣本土的反對勢力,成為台灣第一個反對黨,台灣政治也逐步脫離早期黨國合一、國民黨主控國家機器的舊制,開始邁入政黨競爭的新局面。民主進步黨於成立之後,不斷的經由中央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逐漸厚實實力,到一九九八年縣市長選舉中,以「地方包圍中央」的選舉策略,一舉奪下過半數的席位,為邁向執政權奠定基礎。二○○○年總統大選中,一舉擊敗其他候選人,為民進黨取得創黨以來首次的執政權。二○○二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更以驚人的差距,取得立院多數黨的優勢。 從民進黨的歷史來看,承襲早年的反對勢力因而成為最大的在野黨,亦因過去派系山頭的延續,致使民進黨內部組織體質不良,派系之間傾軋造成內鬥不已,甚至經常傳出分裂之說。派系山頭之爭促使民進黨組織有其形而無其實,其組織無論橫向間協調、縱向間領導均非易事,蓋因派系之爭抵消了民進黨整合之力。亦因如此,民進黨內關於大陸政策之論述,亦難於統合,大陸政策轉變往往是是黨內激進台獨勢力與溫和自決勢力間力量消長之結果 民進黨從早期的反對黨,到今日成為掌握政策制訂權的執政黨:從一個政策批判者,到今日的政策主導者,如何將其一貫之主張,落實於兩岸實質關係之上,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又該如何因應,都將是本文研究之重點所在。 本文研究重點如下:(一)後冷戰時期全球政治勢力之重組、全球化對傳統主權的衝擊及區域經濟的形成,對民進黨大陸政策之影響。(二)大陸改革開放、產業西進、國內政治生態的改變,民進黨大陸政策如何因應。(三)民進黨內派系立場不一、派系勢力的消長,對民進黨大陸政策影響為何。(四)民進黨在取得政權之後,其大陸政策之走向,與具體的作為。
  • Item
    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
    (2007) 陳盛賢; Sheng-Hsien Chen
    延長國民教育年限成為我國長久以來的教育規劃目標,本研究從論述基礎、歷史脈絡、政策文本等三個方向論述十二年國民教育。國民教育是現代性的產物,在「教育可以提升人力素質,有利國家社會發展」的前提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積極地進行教育擴張,延長國民教育年限。從德國、法國、美國、英國、日本等五個主要國家的國民教育發展可知,國民教育的發展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基礎建構階段、制度建立階段、規模擴張階段與素質提升階段。 在各國教育發展的軌跡中,從「初等教育全民化」演變到「中等教育全民化」,再轉換到「高等教育全民化」,進而發展到「終身教育全民化」。因此我國自1968年推動九年國民教育後,歷經10位教育部長都曾提出不同形式的延長國民教育政策,用以解決升學問題與提高人力素質,而1990年代以後我國推動普設高中政策,亦讓我國後期中等教育已經呈現「準義務教育」的樣貌。 本研究以1990年至2007年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為主要政策文本,探究整個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發展脈絡、政策理念與規劃完成之政策架構。當前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文本從2003年形成雛形,到2007年2月27日正式提出,此政策經本研究歸納出,乃是「非義務、低學費、邁向免試」的國民教育。
  • Item
    全球化流動現象下跨文化教師身分認同之研究
    (2008) 黃依萍
    受到全球化趨勢影響,人力移動現象頻仍,多元文化的相遇與衝突使得「身分認同」成為重要的研究議題之一。本研究旨在關注跨文化教師的跨文化教學經驗為何、如何在異文化環境中建構其身分認同,以及跨文化經驗對其個人及教學的影響是什麼。本研究主要採取敘說探究的取向,以面對面深度訪談為主,現場觀察為輔進行資料的蒐集,為深入瞭解研究參與者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及教學環境,故將配合三位研究參與者的時間,至海外進行三階段的深度訪談與學校課堂教學的觀察。研究發現以「移動」和「認同」為核心,總結跨文化教師敘說的分析與詮釋,茲可分成兩個面向:(一)跨文化教師的移動意涵:跨文化教師的移動是基於其自身的選擇,移動既促成自我視框的重新調整,也帶來自我和教學的改變,三位跨文化教師任教位置均處於從亞洲異文化環境,仍可從其生命故事窺看全球移動的意義。(二)跨文化教師之認同建構:跨文化教師的認同建構是變與不變的動態歷程,當她們進入異地,原有想像的瓦解便是認同重構的開始,每轉換一次環境便涉及認同的變動,跨文化教師透過比較展現其認同的形貌,也可從她們的敘說中看見認同的轉變,跨文化教師的認同是多重且複雜的。最後,針對研究結論提出反思,包括研究侷限、研究啟示、以及未來進行相關研究的建議。
  • Item
    我國境內國際學校開放規範之研究
    (2017) 邱玉蟾; Chiu, Yu-C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境內國際學校開放規範現況及問題,據以擬具建議,做為我國改進境內國際學校相關法規之參考。為達此目的,研究者建構一個開放規範架構分析模型,運用比較研究、檔案文件分析及訪談等方法,得出以下幾點結論:一、政府應以前瞻觀點重新定義我國境內國際學校。二、外僑學校開放規範應符合國際法。三、國際學校(狹義)市場開放規範應儘速制定。四、開放國內學校以採用國際認證課程方式辦理國際學校。五、長久以來外僑學校法規實務問題應一併改進。本研究跳脫現有外僑學校法規框架,所提出之改進建議非常具有前瞻性,所建立之「國際學校開放規範架構分析模型」對分析及比較各國的開放規範極有助益。
  • Item
    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9-??) 楊深坑
    本文旨在透過歷史研究和後設理論分析探討全球化衝擊下,教育研究性質、對象與方法論之變遷。本文先從歷史發展觀點,探討啟蒙運動以來,教育研究方法論上的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之升降與起伏,歸結到當代網路科技影響下教育研究雖邁向同質性的普遍主義,但並未完全泯滅地域的差異性。其次,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層面來分析全球化的意義與性質,並以J. W. Meyer與F. O. Ramirez的新制度理論和R. Robertson的全球場域模式,說明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辯證關係;根據全球化意義和性質分析所得,進一步探討教育研究分析單位、研究方法和理論模式的變遷。最後,指出未來教育研究應運用新科技的發展,對於不同文化認知方式進行整合性的研究,促進不同文化深層的自我瞭解,進而瞭解他人,俾能透過合宜的教育,共建人類互信互賴、和諧幸福之全球化社會。
  • Item
    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戴曉霞
    本文旨在分析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政治和經濟脈絡。許多研究者指出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和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縮減政府規模、尊重市場機制有密切的關係,但是這些研究並未說明為何各國的高等教育在1980年代以降先後走上市場化之路。為了解答此一問題,本文由全球化和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兩個面向,分析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政治、經濟脈絡。本文指出在全球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的衝擊之下,不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國家與市場之間的角色區隔也越來越曖昧不清。以往被認為應該由國家來守護的理念、由國家來提供的服務,似乎都可交由市場來作更有效率的生產與分配。全球化可說是推動各國高等教育聚合性發展的主要力量,單從Burton Clark所提出的國家、市場和高等教育的三角協調關係將難以說明此一現象。
  • Item
    臺灣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導向之檢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4-06-??) 蓋浙生
    一向由各國政府規劃與主導的高等教育,在20世紀中期以後,面對兩股潮流的挑戰:其一,在全球化潮流下,高等教育是否應以市場化來因應。其二,對高等教育本質的反省,如何兼顧菁英教育及普及教育的功能。臺灣的高等教育也同樣受到這兩股力量的激盪,因此需要政策擬定者重新思考政府、大學與市場化的關係,三者的定位為何。本論文,首先對教育市場化概念的形成與產生背景作一概述,特別是1970年代以降,受到新右派思潮影響下,在高等教育政策上所引進的市場概念及競爭機制受到重視。其次,若市場導向為高等教育今後發展的趨勢,臺灣高等教育是否具備此一方面的條件,文中亦加以探討。第三,本文對高等教育市場導向是轉機亦或危機,就中外學者的不同論點,加以分析,並對學者的疑慮,提出個人的看法。本文認為高等教育在市場運作上,只能說是一種準市場的機制,對高等教育發展而言,是契機而非危機。設若臺灣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無法避免此一趨勢的來臨,政府應該主動提出若干配套措施,釋放若干誘因,鼓勵大學朝此一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