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資優生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探究-兼探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2022) 高瑋; Kao, Wei高中資優學生若能保有良好的同儕關係,對個人有樂觀、正向的自我評價,且能瞭解及適切的應用其自身人格特質,便能提升自己的幸福快樂感受來因應社會外在的壓力,且能妥善地克服困難,以其順利的發展。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高中教育階段不同變項的資優生在同儕關係、幸福感及人格特質的現況與差異;其同儕關係對幸福感的預測力;及人格特質在同儕關係對幸福感之調節效果。研究樣本取自全臺灣北、中、南各地區,共900位高中資優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同儕關係量表」、「極短版中國人幸福感量表」及「五大人格特質量表」。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同儕關係的部分,女性資優生的整體情形顯著高於男性;在整體幸福感的部分,男性資優生顯著高於女性;整體人格特質:神經質、友善性、謹慎性上女性皆顯著高於男性;不同年級在各量表上皆無顯著差異;語文資優類別之資優生在人格特質上,僅神經質高於數理資優班之學生;而北中南不同地區的差異情形,南區的整體同儕關係最佳,中區的整體幸福感情形最佳,不同區域分析為北區最為神經質、南區最為友善性與謹慎性。 二、同儕關係與幸福感呈顯著,存在著正的中度相關。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呈顯著,存在著正的低度相關。而人格特質與同儕關係呈顯著,存在著中度相關。 三、整體同儕關係及其友誼與社交焦慮兩構面皆能有效預測整體幸福感,其兩者皆對整體幸福感的預測擁有最佳的解釋力。 四、整體人格特質在同儕關係對幸福感之調節效果確實存在,其包含了外向性、神經質、開放性、謹慎性共四個人格特質皆具有顯著的解釋力,但唯獨友善性無顯著解釋力。 本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在未來研究與教育實務方面上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同儕關係、幸福感、人格特質、資優生Item 家人關係、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遊戲消費之影響(2022) 胡煜岱; Hu, Yu-Tai越來越多的國中生選擇網路遊戲作為日常休閒的重心,除了消耗許多時間在遊戲上,亦有不少國中生會在遊戲中儲值消費,但相關研究目前多著重在研究國中生網路成癮的因素,較少著墨其在網路遊戲中消費的行為。本研究旨在瞭解當代國中生在網路遊戲中進行消費的現況,並探討家人關係與同儕關係是否會對國中生在網路遊戲中消費的動機、行為有所影響。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國中生作為研究對象,於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三地區發放實體問卷進行便利抽樣,總共取得有效樣本453份,研究結果如下:1.共有173人過去半年曾於網路遊戲中進行消費,在全體資料中約佔四成(37.8%)。2.性別顯著影響於網路遊戲中消費的動機與行為,男性(M=55.52,SD=22.93)之消費動機、消費行為顯著高於女性(M=46.24,SD=20.33)。3.零用錢顯著影響在網路遊戲中之消費動機與行為,每月份可支配零用錢金額在新台幣501元以上者,在網路遊戲中的消費動機、消費行為顯著高於沒有零用錢者。4.負向家人關係對國中生於網路遊戲中的消費動機具影響力,負向家人關係感受越深,可預測其在網路遊戲中會有更高的消費動機。5.國中生在網路遊戲中的消費動機對消費行為有顯著影響,消費動機越強烈,可預測其消費行為增加。本研究依據結果提供建議,期望提供國中生之家長、主要照顧者、教學現場教師、相關領域研究者做為參考。Item 資優生同理心、過度激動特質與同儕關係之研究(2013) 林妘蓁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中高年級資優生之同理心、過度激動特質與同儕關係之情形。採立意取樣,對北、中、南區各選一所設有資優班之學校,針對安置有資優生之普通班級進行施測,共163名資優生、1119名普通班學生。研究工具採用「兒童同理心」、「我的特質量表(II)」及社交測量問卷。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Pearson積差相關、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並分析不同社會地位資優生在同理心與過度激動特質之表現情形。主要結果分述如下: 資優女生比資優男生有較高的同理心,不同年級資優生之同理心無顯著差異,資優生比普通生在「行為同理心」上有較高的表現。 資優生之智能激動表現最明顯,其後依序為創造力、同理心、心理激動、完美主義、感官愉悅、想像力、感官敏銳、生理激動及情緒變異性。資優男生在心理激動、生理激動之表現高於資優女生;資優女生在感官愉悅、想像力、同理心、情緒變異性之表現高於資優男生。高年級資優生完美主義之表現高於中年級資優生。資優生之心理激動、感官敏銳、感官愉悅、智能激動、完美主義、創造力、想像力表現高於普通生。 多數資優生受歡迎。資優男女生在社會地位型態上的分布比例無差異。資優生朋友數平均為2.09。女生的朋友數高於男生;資優生朋友數高於普通生,性別和學生類別無交互作用。受歡迎組的朋友數多於被拒絕組、被忽視組和普通組;受爭議組的朋友數多於被拒絕組和被忽視組。 「兒童同理心」與「我的過度激動量表(II)」各分量表達低度正相關。同理心最能正向預測情感同理心、認知同理心和行為同理心;生理激動最能有效負向預測情感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而心理激動最能有效負向預測行為同理心。 多數資優生受歡迎且具有同理心;被拒絕組資優生同理心表現較低。受爭議組、被拒絕組、被忽視組資優生在部分過度激動特質之表現特殊,值得進一步探究。Item 智障學生青少年手足的手足關係及同儕互動之相關研究(2006) 沈佳儀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智障學生青少年手足的手足關係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相關情形。首先探討智障學生青少年手足的背景變項在手足關係和同儕互動關係上的差異,接著就手足關係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相關做一分析,最後再探討手足關係對同儕互動關係的預測力。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及屏東縣政府教育局記載設有啟智班的國民中小學智能障礙學生,其就讀於國中一至三年級之一般手足為對象,有效樣本共172名,以自編的「基本資料調查表」、「青少年手足關係問卷」和「同儕互動關係問卷」為研究工具來進行資料收集。最後再將所得之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和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結果如下: 一、一般手足就讀年級、出生序、家庭子女數、父親教育程度、父親工作狀態和母 親管教方式,在智能障礙學生青少年手足的手足關係部份向度上有顯著差異。 二、智障者就讀階段別、一般手足性別、手足年齡差距、出生序、家庭型態、父親 工作狀態、母親工作狀態和母親管教方式,在智能障礙學生青少年手足的同儕 互動關係部份向度上有顯著差異。 三、手足關係中的「縱向關係」、「橫向關係」、「正向情感」、「活動參與」及「互動 時間」與同儕互動關係中的部份向度呈現顯著正相關。 四、手足關係中的「負向情感」與同儕互動關係中的「競爭」、「衝突/攻擊」和「破 壞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 五、手足關係中的「正向情感」、「活動參與」和「互動時間」則與同儕互動關係中 的「衝突/攻擊」行為呈現顯著負相關。 六、「縱向關係」對「合作/分享」、「領導」和「競爭」具有正向的預測力。 七、「橫向關係」對「照顧」具有正向的預測力。 八、「負向情感」對「競爭」、「衝突/攻擊」和「破壞行為」具有正向的預測力。 九、「互動時間」對「衝突/攻擊」具有負向的預測力。 最後再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做進一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父母及學校相關人員參考。Item 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2014) 黃春惠; Huang Chun-Hu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以一百零二學年度就讀新北市立國中七至九年級普通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立意抽樣,有效樣本數合計623人。以「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同理心發展量表」與「復原力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得所需資料後,再以描述統計、單變量和多變量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和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驗證研究假設。茲將主要研究發現羅列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同理心發展、整體復原力、復原力的「助人利他」向度、整體同儕人際關係、同儕人際關係五個分層面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同理心發展和整體同儕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 三、國中生的同理心發展與復原力有顯著正相關。 四、國中生的同理心發展與「人際支持」、「人際困擾」、「人際需求」、「人際互動」有顯著正相關。 五、國中生的復原力和同儕人際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六、國中生的同理心發展與復原力共可解釋同儕人際關係41.76%的變異量,整體復原力對同儕人際關係中的「人際支持」與「人際需求」正向預測力最高,復原力中的「責任感」對同儕人際關係中的「人際認知」有較佳的正向預測力。 最後依據上述各項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形成結論並提出建議,做為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應用。Item 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之研究 -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為例(2007) 劉鎔毓; Jung-Yu Liu本研究旨在瞭解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並建構成人學生持續學習初步理論模式,研究問題包括:(一)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準備進修前的考量為何?(二)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的校園經驗為何?(三)影響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學習的外在因素為何?(四)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的初步理論模式為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的進修部成人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與主修、年齡及婚姻等標準,採立意取樣,選取十二位「25歲以上」的成人學生作為研究參與者,以深度訪談為主要的資料蒐集方法。本研究以長期進駐、研究參與者檢核、三角檢証、同儕檢核、反例個案分析、厚實描述、撰寫反思日誌及撰寫訪談手札等方式以確保研究的信實度。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參與進修的考量是「情境」、「支持力量」及「參與動機及心理」,而進修是「參與動機及心理」受「情境」及「支持力量」影響的結果。 二、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的校園經驗: (一) 進修衝擊生活轉變,是自我的「危機」,也是成長的「契機」 (二) 同儕關係及課業學習經驗是持續學習的關鍵 (三) 校園環境與服務規劃忽略成人學生特性,影響學習感受及學校認同 三、影響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學習的外在因素: (一) 外在非預期事件衝擊學習,抗拒可能性與因應方式影響持續 (二) 民間企業不友善的職場環境,對進修者口惠而實不至 (三) 女性有母職者鑲嵌在家庭照顧責任下學習,配偶及家人協助為持續要素 四、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的初步理論模式 根據研究發現,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進入學習、穿越及持續學習。在「準備進入學習」階段,影響成人思考參與進修的因素包括「參與動機與心理」、「支持力量」及「情境」。「情境」及「支持力量」會影響「參與動機與心理」,此三者為自變項,會進而影響入學後的「自我」及「外在因素」。 「穿越學習」階段的影響因素,包括入學後的「校園環境與服務」、「自我」、「外在因素」、「課業學習」經驗及「校園人際關係」。成人學生入學後,「自我」會受到「校園環境與服務」及「外在因素」影響,此三因素為第一層的中介變項;「課業學習」與「校園人際關係」彼此相互影響,此兩因素為第二層的中介變項。第一層中介變項會影響第二層中介變項,並進而影響「學習結果」。 「持續學習」階段顯示,學習結果會影響成人學生的持續決定,而學習結果則包括學業成績、自我成長、專業知能及校園人際關係品質四方面。除了學習結果會影響成人學生的持續決定之外,學習歷程中「外在因素」的變化也可能直接影響持續決定。 最後綜合上述結果,提出未來高等教育促進成人學生持續學習的建議,以提供國家政策及學校實務應用之參考,並對未來研究提出進一步建議。Item 運用休閒輔導課程方案改善國中學生同儕關係之行動研究(2007) 鄧書華; Shu-Hua Teng運用休閒輔導課程方案改善國中學生同儕關係之行動研究 中文摘要 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的日常生活與生涯發展具有關鍵的影響力,然而現有協助國中學生改善其同儕關係的相關策略成效,卻多因執行時間不足,乃至於社會風氣與升學主義而無法完全發揮其效能。本行動研究主要目的在發展一套休閒輔導課程方案,並期望以之為策略協助國中學生改善其隱性同儕關係不良的問題。 在經歷過一年的行動研究過程,發展並實施了廿九個休閒輔導課程方案,分析六名參與課程的八年級學生之同儕關係變化,並訪談學生導師及校內相關行政人員後,透過資料的三角檢核,得到下列的研究成果: 一、 在休閒輔導課程方案的發展方面,確定了幾項未來繼續發展休閒輔導課程方案的基本原則: 1. 以主題休閒體驗活動為核心的模組式課程方案發展。 2. 融入群性化教學模式,以學生需求為課程方案核心。 3. 以分組活動體驗為起始,以經驗回顧、討論分享收尾。 4. 彈性調整課程方案實施時間,以提升在校園內實施的可行性。 5. 廣泛開發休閒資源與設施,以增加方案的多元發展性。 二、 學生同儕關係的輔導方面,可以歸納得到休閒輔導課程方案對學生同儕關係改善的主要幫助如下: 1. 促進學生團體參與態度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 有助建立良好的同儕互動態度與價值觀念。 3. 對於社交技巧的培養,有相當訓練的效果。 4. 能夠增進學生意見與情感表達溝通的能力。 三、 在休閒輔導課程方案的多元應用方面,則有下列領域的拓展: 1. 語文領域在作文情境營造方面的教學應用。 2. 綜合領域與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應用:如休閒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 3. 規劃休閒輔導課程為校內彈性課程的計畫。 4. 用以為班級導師從事班級經營工作的工具。 為了使未來的研究者或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成效能夠更為顯著,歸納出下列幾項應該修正或可以嘗試的發展建議: 一、休閒輔導課程方案發展方面 1. 開發新休閒輔導課程模組因應學生多元需求 2. 整合校內相關資源提升同儕關係輔導效果 二、 教師專業成長方面 1. 辦理「社交測量的實施與應用」之教師研習 2. 發表休閒輔導課程方案的實施成果 3. 組成導師成長團體,推展休閒輔導課程方案Item 台北市高職學生同儕關係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2006) 張靖爾摘 要 本研究主旨是探討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以作為本研究設計之參考,並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高職一二三年級學生,共1181位為樣本,使用改編之「高職學生異性交往態度量表」、「高職學生同儕關係量表」與「個人基本資料」為工具搜集資料,同時以SPSS For Windows 11.5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分別採描述統計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薛費事後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加以分析,得到研究結果如下: 壹、台北市高職學生的同儕關係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現況 一、台北市高職學生的同儕關係現況 台北市高職學生在「友誼影響」面向方面,其對於事物之態度、價值上傾向於易受到同儕的影響。 在「相互模仿」面向方面,其對事物之態度、價值或行為上傾向於會模仿同儕。 在「共同活動」面向方面,其常與同儕共同參加某些活動。 整體而言,台北市高職學生同儕關係良好。 二、台北市高職學生的異性交往態度現況 在「交往時機」面向方面,高職學生傾向於同意在高中職階段結交異性朋友。 在「約會開銷」面向方面,高職學生較傾向於認同約會時的各項開銷應由男女平均分擔。 在「主動性」面向方面,高職學生傾向於認同女性也可以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 在「公開程度」面向方面,高職學生對自己結交異性朋友傾向於願意大方公開。 在「婚前性行為」面向方面,高職學生對於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傾向於保守。 整體而言,台北市高職學生在異性交往態度的各面向傾向於開放,但在「婚前性行為」態度面向上則傾向於保守。 貳、台北市高職學生異性交往態度的差異或相關情形 一、男生較女生略為開放。 二、高年級較低年級傾向於開放。 三、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又較無異性交往經驗者開放。 四、生長於單親家庭者較生親家庭者傾向於開放。 五、認為父母對子女結交異性朋友持贊成或無所謂態度者較不贊成者開放。 六、高職學生家庭社經地位與異性交往態度之「交往時機」、「主動性」有相關。 參、台北市高職學生同儕關係的差異或相關情形 一、台北市公立高職學生較私立高職學生傾向於會彼此模仿。 二、高三學生受友誼影響與相互模仿的情形較高一、高二學生為偏低。 三、有異性交往經驗者其在同儕關係各面向上的互動均較無異性交往經驗者為良好。 四、認為父母不贊成子女結交異性朋友的高職生較少相互模仿,也不常參加同儕間的活動。 五、高職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也與「友誼影響」、「共同活動」有相關。 肆、台北市高職學生的同儕關係對於其異性交往態度最有預測力。 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家庭教育、學校兩性教育、政府相關單位等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Item 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模式檢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0-09-??) 陳毓文本論文檢視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與一般家庭同儕在學業表現、同儕關係、心理與行為方面的適應狀況是否有差異,並從青少年認同發展與符號互動論觀點出發,探討解釋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狀況的相關因素。本研究調查對象為新住民家庭(父或母為東南亞籍者)中就讀七、八、九年級之婚生子女,經分層隨機抽樣後共取得新住民家庭人數391 人(44.2%),非新住民家庭人數493 人(55.8%)。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學業表現、同儕關係、心理困擾或是行為問題等,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的表現和一般家庭子女沒有差異。在針對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解釋因素進行因徑分析後發現,根據理論所建構的模型對於生活適應的解釋不完全相同,然不論是對弱勢族群的認同觀或是所感知的社會歧視,均可影響個人的生活適應,只是對弱勢族群的認同觀在心理與行為適應方面既具有直接的解釋力,也能透過影響個人自尊心來產生間接的影響力;但對於同儕關係適應與學業表現而言,對弱勢族群的認同觀則只有在透過個人自尊才能產生影響;而所感知的社會歧視則均透過自尊而後影響其適應狀況。研究最後針對以上結果進行討論與提出相關建議。Item 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2-12-??) 顏秀娟; 陳政友; Hsiu-Chuan Yen; Cheng-Yu Chen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新竹縣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採自編式結構問卷進行,以新竹縣100學年度八所高中職之學生為研究母群,經機率比率集束抽樣的方式抽得有效樣本392人。結果發現:受凌型式以言語辱罵、亂取綽號等戲謔性傷害最嚴重,以手機傳送不雅照片或辱罵言語者最少。男生、神經質性人格特質者受凌經驗較多、學業成績越高者、對學校獎懲、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越正向者受凌經驗越少。本研究架構中的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學校生活可以有效預測其受凌經驗,共可解釋總變異量的20.3%,其中以性別、神經質性人格特質、外向性人格特質、學校獎懲、同儕關係為主要預測變項,並以學校獎懲的預測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