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2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覺醒、認同與行動---一位阿美族教師的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2024) 吳景雲Cuis Takabu; Wu, Ching-Yun本研究採自我敘說方式探究我做為一位阿美族國小教師的族群認同轉化歷程,以及在族群認同覺醒後投身於教育,意識到主流文化教育對原住民學生的壓迫,使其對母文化感到陌生及不認同時,可能產生的文化傳承危機,進而與協作者們開啟了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發展的行動實踐。本研究目的包括: 一、探究我的族群身分認同的覺醒與認同轉化的經驗。 二、分析我成為教師後發展阿美族民族教育文化課程的歷程。 三、探究我如何建構阿美族民族教育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歷程。 研究場域主要為我任教的兩所阿美族學校:一為阿美族的原住民族重點學校,一為阿美族的實驗小學。本研究先以自我敘說以及回顧田野觀察筆記、教學日誌及相關文件等方式建構文本,並分別邀請七位協作者一起相互敘說共構故事,待故事初稿完成後進行深度訪談。最後根據再現文本進行分析我的族群認同覺醒及轉化歷程,以及發展阿美族文化課程的建構歷程,同時探究我的族群認同、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如何相互交織。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我的族群認同在懵懂與否定的族群認同階段,因遭遇歧視而刻意隱藏原民身分,面對族群認同的認知衝突時,開始探究與建構對原住民的理解。在族群認同覺醒的階段,積極學習母文化,關心原住民社會議題與處境。族群認同覺醒後的階段,能覺察原住民族受壓迫處境並採取行動實踐。持續建構族群認同的階段則是透過教學實踐激發文化課程意識致力原住民族教育發展。 二、 我做為原住民轉化型知識份子,在教學實踐中覺察主流教育對原民學生的壓迫,透過哲思、對話與分享經驗提升批判意識,對課程專業知識及阿美族文化的覺知來自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紮根與實務結合,將學習場域跨越學校圍牆藩離進入部落學習的教學越界。面對課程制定層級不同調時,能反抗霸權、掌握話語權,藉由行動實踐激發集體建構課程的解放行動與原住民族教育主體性。三、 用自信重振文化,看重文化的價值與信念,從田野調查、生活參與以及與族人對話開始學習文化並獲得知識。對文化的覺知以及對社會及教學環境脈絡的政治、經濟及教育政策等影響因素的覺知,有助於文化課程意識開展。將遭遇的挫折困境視為跨越邊界的契機,與協作者以mipaliw(互相幫忙)方式將關懷討論原民社會的議題融入課程,最終從理論與實務經驗中將課程專業知識、文化知識與課程意識轉化為運作課程,建構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模組展現主體性。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反思,敘事研究是適合教師在回看經驗時進行個人哲思與對話的探究方法,在解構既有意識後能重新覺察與批判思考,提升批判意識與進一步行動。期許研究成果能提供實務經驗給教師做為參考,走入原民學生的生活世界,找尋願意跨越邊界發展原住民族教育的協作者。打破學校圍牆疆界,讓學校有部落、部落有學校,將自發、互助、共好的理念與原住民族的價值信念結合,凝聚建構教育主體性的共識。更期盼原住民族教輔導團發揮領頭羊功能,協助教師編寫教案及課程實踐。後續研究可關注學生學習原住民族教育的經驗,以及探究擔任授課教師的耆老與青年們的經驗。Item 臺北市國小普通班初任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教學信念與實踐之探究(2023) 方春嵐; Fang, Chun-Lan融合教育於國內施行多年,但仍能發現普通班初任教師遭遇困境。本研究試圖理解臺北市國小普通班初任教師對身障學生抱持的教學信念及教學實踐情形,採哲學詮釋學的研究取向,主要以半結構式訪談四位初任教師,輔以相關文件及省思札記交叉檢核,透過詮釋循環分析,產生對教學信念與實踐的理解如下。四位初任教師重視身障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適應情形,將教導身障學生視為自身責任,以同理、尊重的心態看待個別差異,並相信融合教育班級可促進身障及一般學生的社會互動能力。四位初任教師會依身障學生特質進行差異化教學,落實預防性的班級經營措施,亦主動介入處遇性的輔導策略或尋求資源,並與身障學生及其家長建立良好關係。他們對身障學生的教學信念大多引領其教學實踐,時而因現實因素致兩者間產生落差,偶感無力或兩難,兩者亦具有交互作用現象。四位初任教師對身障學生教學信念的形塑歷程多發生在其求學及職前師培時期,其他發展歷程多發生在進入教學現場後,影響教學信念的因素小至個體本身,大至時間系統。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理解,研究者對實務現場提出反思個人經驗、提供增能資源或合作諮詢、於職前加強相關知能的建議,未來研究則可納入特殊需求學生、長期追蹤教學信念及探究親師和普特教師之溝通合作模式。Item 童軍科雙語教師專業社群運作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2024) 蔡孟錚; Tsai, Meng-Cheng本研究探討國中童軍教師參與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社群增能活動後對其教學實踐之影響。本研究運用質性之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法,研究對象為兩位臺北市某國中參與雙語社群之童軍教師,深入了解其參與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歷程,以及對於教師專業知能、教學實踐之影響,並討論現行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該校之因應策略。研究結果發現,社群運作中「行政端支持為社群成功關鍵」,由上而下發起社群有助於建立共同願景,凝聚成員情感展現社群特徵,且透過社群運作增能活動發現「雙語社群提升童軍教師專業知能」,精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面對困境「提升社群誘因」促進教師共同參與社群,共同專業成長。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未來童軍教師參與雙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應有兩社群雙軌進行,並擴展校外資源;至於整體雙語推動則應針對教師參與雙語社群有更完善之配套政策。對於後續研究,建議可經由學校主管、行政、家長等多元角度蒐集資料,並於未來雙語教師母體數量增加後,以量化的方式了解社群與教師教學實踐間的關係。Item 雙北市國中教師合作學習教學意願與實踐之研究—以社會領域為例(2021) 鐘丹伶; Chung, Tan-Ling本研究之目的是為了瞭解國中教師對於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與實踐現況,分別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於合作學習教學意願與實踐兩面向的差異情形,以及探討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在教學意願與實踐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以民國一〇九學年度雙北市市立國中社會領域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用問卷調查研究法,以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式,共得179份有效樣本,並將蒐集到的樣本以SPSS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偏高,但仍有教學能力或節數上的限制與阻礙。 二、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在教學應用與評量反思上皆展現較佳的實踐情形。 三、在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整體或部分向度方面,不同教學年資、合作學習之使用頻率,是否曾於師培期間修習合作學習相關課程,以及任教於不同區域之學校的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於部分向度有顯著差異。 四、在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整體與部分向度方面,不同合作學習之使用頻率的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有顯著差異。 五、雙北市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意願與教學實踐兩面向有顯著相關。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國中社會領域教師與未來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Item 一位國小教師的課程意識與國語文教學實踐之旅(2020) 魏俊陽; Wei, Chun-Yang本研究旨在探究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轉化歷程及兩者之關係,並探究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採用敘事探究,透過半結構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蒐集資料。依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重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歷程依時間軸之順序為師專時期、初任教師時期、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及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 二、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課程本質的認識從教科書即文本轉化至從個人擅長學科語文出發,再轉化至低年級學生角度學習思考,最後為全語文教學;在學科知識的掌握上從教學即技術轉化至聚焦學科本質,調整教學策略,再轉化至從音樂教學啟發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教學;在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及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從教師中心轉化至逐漸轉向學生中心思考,再轉化至因Montessori教學模組影響以學生為中心,最後為因Maslow需求層次影響以學生為中心;在和外界溝通之心智思考與個人實踐行動之批判思考歷程從無轉化至環境敏覺力,再轉化至環境調適度提升,最後為班級活動結合行政政策延伸教學。 三、溫美玉老師教學實踐轉化依歷程及內容,在實施型態,從傳統講述教學轉化至小組討論,再轉化至音樂教學融入語文教學,最後為單元主題教學;在課程內容,從第一、二階段均為教科書中心,再轉化至跨領域教學,最後為跨領域主題式、跨單元;在實施策略,從無轉化至故事教學及提問,再轉化至故事教學、提問及Montessori教學模組,最後為結合班級經營與鷹架運用;在情境感知上,從無轉化至單一到多元,再轉化至結合學校生活情境,最後為結合生活情境與師生平等信任;在教學評量上,從無轉化至紙本到評量,再轉化至最後兩階段均為多元評量;在教學資源,從無轉化至自我精進師專進,再轉化到繪本及圖書館資源。最後為影片、繪本、小說及輔具。 四、溫美玉老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之關係,自初任教師後期產生交融,而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前期,兩者交融出跨領域教學之區塊;在南師附小成立備課Party後期,兩者交融區塊最多,尤其以學生為中心之課程與教學之思考最為一致。 五、溫老師成立之溫老師備課Party網路社群之影響為引領老師們進行一場由下而上的體制內溫柔教育改革,藉由紀錄與分享個別的教學案例,激發更多教學創意及提升老師自我專業感知,讓參與的老師藉由網路社群分享,進而實踐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形成自發、互動、共好的自主學習樣貌。也是目前全臺超過十萬人參與最大的教育學習網路社群。 本研究最後提出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互為共構的課室風景、教師自我精進成長改善教學成效、教師社群的形塑與共好及在職進修的助力與師培課程的重要他人之建議,期盼能為我國的108課綱之課程與教學提供一些反思。Item 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實踐歷程之研究(2003) 黃宜雯; Yi-wen Huang以「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為旨的社區大學為新興的教育場域,近年來大幅擴增,為台灣的成人教育開啟新的可能性,也養成了大批的師資人才,課程教學做為社區大學的一種策略之餘,教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本研究以兩位社區大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旨在探究兩位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及反思的過程,研究目的為:1.探究社區大學教師的教育認知情形。2.探究社區大學教師如何在教學歷程中實踐其教育理念。3.呈現社區大學教師教學內涵及風格,為一般社大教師提供調整教學的啟發和靈感,以及社區大學教師經營之參考。研究過程是採用質化研究取向的個案研究方法,深入個案教師的教學現場,以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以及文件分析為資料蒐集的方法。兩位教師的實踐經驗分別從其教育理念、對教育情境的認識、教學實踐歷程以及個人反思部份加以敘述及討論,並以Paulo Freire的對話教育學為分析研究結果的基礎,可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兩位教師的課程領域都帶有陶冶現代公民素養的內涵。 二、兩位教師都是帶有意圖的教育實踐:他們的教育目的在於生活的轉化,而非傳佈客觀知識;此外,對於教育的期待是達成個人和社會改變的過程。 三、兩位教師對社區大學的認知是連結社會環境的教育事業:他們都肯定社區大學的公共性,而對於學習者的認識是落在社會情境之中,視其為完整性的存在。 四、兩位教師的教育內容是建構在歷史文化系統之中:他們的課程設計具有自主性和動態性的特色,內容亦是取材自社會生活之中,和學習者的經驗相融合,而非完全是知識體系中的客觀知識。 五、兩位教師的對話教育策略:他們在班級經營策略方面,乃是以經營學習社群為其精神,透過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活動;兩位教師在教學中藉由提問學生展開知識的探究,從歷程中形成對學生的評量。 六、兩位教師都是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與自我學習:兩位教師在解決問題和克服困境的過程中學習,也與學生一同成長,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學理論和風格,然專業成長的歷程則有單打獨鬥的情形。Item 島之呼喚-馬祖地區特殊教育教師之教學實踐(2017) 曹家嘉; Tsao, Chia-Chia離島地區受到交通不便、資源不足、人力缺乏等因素,容易導致教育落後、文化不利、城鄉差距等問題。然而,從近年來政府多項計畫與政策、文獻回顧、研究者自身經驗中,研究者體認到離島地區並非僅擁有不利因子,實際上也存在著許多有利因子。 本研究之目的為了解馬祖地區特殊教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上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與因應,進而彙整出馬祖地區特殊教育教師教學實踐之優勢。本研究採取之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的紮根理論,選取四位分別來自於不同學校的特教教師進行深度訪談,藉由教師敘述了解教學實踐之全貌,再進一步蒐集書面資料加以驗證。 結論為馬祖地區特殊教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上所能掌握的五個優勢為:一、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行政給予豐沛的協助與經費支持;二、教師擁有充足完善的專業進修機會以縮短城鄉差距;三、特教課程有效地變通與結合以克服環境弱勢;四、教師靠著團隊意識與革命情感透過跨校合作以因應人力不足;五、普通班師生對特殊學生接納性高且學校具備融合教育之理念。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教育行政機關、特教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班的教學實踐-我與弱勢學生的教與學(2010) 彭惠君本研究運用行動敘事的書寫方式呈現研究者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班與11位弱勢國小學生共譜的教學實踐歷程。首先,本研究藉由為期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歷程,透過教學實踐的介入,針對弱勢學生進行課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成效,轉化弱勢學生的學習。其次,穿越學校教學與家庭生活的邊界,分析教師與學生的生存心態。最後,藉由教學實踐的行動歷程再概念化研究者自身對弱勢學生的定義。 因此,這是一篇紀錄教學者如何透過孩子的視野挑戰自己的價值信念,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釐清與弱勢學生之間的籓籬,並藉由探訪學生家庭深入了解其所賴以生長的環境,給予弱勢學生置身事內的對待,推演他們內在感受的故事。研究者發現以文化回應為依歸,使用不同教學策確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在教學實踐的歷程中,研究者不斷對弱勢學生的概念進行釐清,認為真正的弱勢學生同時具有「弱勢背景」與「成績表現低落」雙重弱勢,並發現攜手計畫在執行上因為社區的條件而在年級銜接產生斷裂的現象。 最後,根據教學實踐歷程針對攜手計畫提出以下建議:攜手計畫的目的與作法不應只侷限於提升學生的課業表現、攜手計畫應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制度、多元文化教育應加強對優勢族群主流文化意識的解構、教學策略應以文化回應教學為方針。Item 國中體育班的教與學之個案研究(2010) 羅書婷; LO, SHU-TING本研究以台北市飛揚國中(化名)九十七學年度九年級體育班為研究對象,企圖瞭解導師、教練及任課教師在體育班學生必須同時面對學校課業學習、專長訓練及體育競賽的狀況下,如何調適體育班中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情形。試圖理解正式課程如何轉化為教師的知覺課程、再從教師的知覺課程轉化為實際的運作課程,及實際的運作課程轉化為學生的經驗課程的教學實踐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與價值觀。進一步瞭解國中體育班在課程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與限制,並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將來體育班制度規劃及體育班課程與教學安排之參考。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透過訪問、觀察及文件進行資料的蒐集。研究結果發現: 一、體育班的成立除了配合政策開展學生的多元智慧外,還因擔心少子化造成學校減班與老師調校,及便於學生選手在學科課程與專長訓練的統一管理。 二、體育班的教師會因為角色的不同對於學生有不一樣的期待;導師的權力會受到任課教師與教練的切割;教練與學生相處時間多,是影響學生學習、升學及人格養成的關鍵因素;教師的期望與社會的價值觀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實踐。 三、體育班學生對於學科的學習以興趣與實用性為主,但在術科學習則展現了主動跟積極的學習態度;跟教師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卻表示最感激的是教練,並視教練為學習楷模。 四、體育班的教學受到法令、經費、場地與學校態度的影響;社會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也導致招生上的困難。 建議未來體育班的發展應妥善規劃成立體育班的要求並持續監督辦學品質,招生時應與學生及家長清楚說明體育班的課程設計與升學方式。體育班的課程規劃應多元化,並以學習領域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與教練應具備熱誠、耐心並願意付出與接納體育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除專長訓練外,鼓勵學生加強學科學習。Item 不只學做工—回應勞工階級文化之教學實踐(2010) 李怡慧; LI YI-HUI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指出,勞工階級文化和學校主流文化不連續是造成勞工階級學生學業成就低落的原因之一。緣此,本研究目的在應用文化回應教學的觀點和方法,善用階級文化作為知識的橋梁,以提升勞工階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並開展階級視野。具體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一)勞工階級學生開展以及轉變階級意象的過程;(二)勞工階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情形;(三)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課程發展與教學轉化歷程。 本研究設計一套回應勞工階級文化的課程方案,包含「文化價值觀的引導」、「階級處境的介紹」、「文化經驗的回應」三個主題,共十個單元的內容。在台北縣一所國小六年級的班級實施,研究對象為班級中15名勞工階級的學生,並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進行維期10週共20節課的教學。 本研究發現,文化回應課程方案減低學生對家長勞動工作的偏見,並且拉近勞工階級學生和非勞工階級學生的學習投入和學習成效差距。本課程方案的特色在於教師以勞工階級學生的文化經驗為中心,以非勸勉性、具衝突隱喻的故事或案例教材,加上影像和動態活動的教學方法,發展文化回應教學的課程。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