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2009) 洪櫻純; Hung Ying Tsin隨著年紀增長,靈性顯得更為重要。老人有更多時間,思考生命的意義。全人健康的觀點看待個人,健康是整體的,包括生理、認知、情意。靈性健康是一種自我、他人、超自然終極對象之間的和諧狀態,讓人迎向終極目標和有意義生活的實現。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影響老人靈性健康的重要因素及其展現特質,分析歸納老人靈性健康的發展歷程,藉由建構一套老人促進靈性健康模式,提供高齡者以及相關理論及實務工作者參考。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深度訪談的方式,訪問十三位年逾六十歲的高齡者,七位男性、六位女性,年齡範圍從六十至八十三歲,探究他們靈性健康的開展與模式建構。資料分析採用主題分析及紮根理論編碼原則,反覆閱讀逐字稿後加以歸納分類,直到萃取重要概念,足以回應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影響老人靈性健康可分為四大面向,包括(1)生命價值觀、(2)道德倫理觀、(3)宇宙世界觀及(4)全人整合觀。老人靈性健康的發展依四大面向檢驗,第一層面須如實接納自己,做自己真正的主人;第二層面可從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的生命格局;第三層面體會神、佛的無私大愛以及大自然的奧妙,達到究竟的圓滿;第四層面從身心靈全人統整的過程中,活在當下、感恩知足,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高齡者的靈性健康超越物質層面,回歸自我內在精神世界,擁有平安就是福的喜悅。從時間垂直的生命發展歷程來看,老人的靈性健康必須面對過去、現在和未來三部分的統整,高齡者能夠整合生命任務,在懷舊、寬恕、信心和希望中活出自己。從關係水平軸部分結合四面向,自己與自己、他人、社群、自然、環境及超越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靈性健康是一種動態、整合成長的過程。透過生命的歷練和整合,讓高齡者朝向更正面、更有意義的生活。 靈性健康並非恆常不變的狀態,高齡者隨著生命的重大事件以及人生體驗,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從覺察、反省、轉化、升華的歷程中,走出大我、大愛的生命格局。根據研究結果針對高齡者本身、學術研究以及實務工作,特別是老人教育以及老人教育相關機構提出具體建議。Item 臺灣老人諮商歷程之相關因素研究:諮商心理師觀點(2016) 吳馥濃; Wu, Fu-Nong基於臺灣社會的高齡化已成既定事實,未來諮商心理師勢必投注更多心力於老人諮商工作。老化議題包含身、心、靈、社會等各層面,諮商心理師面對老年案主的複雜議題及情境脈絡時,須以不同的考量及策略彈性因應。本研究旨在了解臺灣老人諮商之諮商歷程,探究臺灣社會文化脈絡下,老年族群的處境和所面臨的議題、老人諮商中的現象與互動歷程之特殊性、以及諮商師採取何種策略進行老人諮商。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研究參與者為七位具有老人諮商工作經驗之臺灣諮商心理師,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個別訪談蒐集資料,並以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諮商師理解老年族群之特性,並因應老年案主的發展成熟度、世代差異、社會情境與老年階段特定挑戰(Knight, 1999, 2004)等面向調整諮商方法,並衡量諮商倫理議題進行處遇。 二、臺灣社會文化脈絡形塑了老人諮商的樣貌,本研究突顯出「社會文化脈絡中對老年/老人及生死議題的看待方式」,以及「當代社會文化變遷與傳統文化的交錯影響」如何反映於老人諮商。諮商師對此加以理解,覺察社會文化脈絡對自身態度與諮商關係的影響,並兼顧案主世界觀及專業助人者角色。 三、諮商師對於個人經驗的自我覺察與反思,特別是生命中與年長者互動的經驗、失落或生死相關的議題等,對從事老人諮商具有重要性。 四、老年案主在年齡共通特性之外,諮商師還需要尊重個體的獨特性與個別差異性。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對未來研究及諮商實務與教育訓練之建議。Item 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成效研究-以臺北縣立醫院為例(2010) 沈希哲; Hsi-Che She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之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實驗組為臺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65歲以上內科病人50位;對照組為板橋院區65歲以上內科病人50位。 實驗組之介入教材包括: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基礎之預防跌倒衛生教育DVD及手冊,教材內容包括1.生活起居注意(鞋具衣著注意、睡前注意、上下床注意)2.住院環境安排(日常物品擺設、地面、燈光)3.行動注意(行走及使用輔具注意,如輪椅、手杖、助行器等)等三大部分,進行衛教之人員則為受過訓練之研究員及醫院護理人員;對照組則採取原來衛教方式。實驗組與對照組皆接受前測、後測的「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成效問卷」調查。 本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後,經共變數分析發現實驗組在「預 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行動線索」、「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與「預防跌倒行為」的分數皆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在「預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行動線索」、「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與「預防跌倒行為」等效標變項上皆產生效果。 二、老年住院病人預防跌倒衛生教育介入後,經共變數分析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跌倒次數」上尚未顯著差異。 本研究中「跌倒次數」雖未產生效果,但依據次數調整後平均數發現實驗組之後測跌倒次數低於對照組,可能由於觀察時間較短尚未產生效果,其效果有待較長時間之觀察。建議未來研究可延長觀察時間以及增加肌力訓練等衛生教育內容以增加其效果。Item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研究(2009) 謝嘉珍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做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參與者為台北市士林區老人服務中心附設長青大學九十七學年度下學期(第七屆)之60歲以上學員,共105位。本研究使用研究工具包含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以及依據開放式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篩選出前70%顯著信念編製而成的結構式問卷。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中的Htelling’s T2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未來半年內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者佔77.1%。 二、本研究對象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解釋預防跌倒行為意圖22.7%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變項之後,模式的整體增加了17.3%的解釋力,對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解釋力上升為40.0%的變異量。三個變項之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其次為主觀規範,態度最低。 三、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以及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間皆達到中度正相關。 四、有/無意圖從事預防跌倒行為者在結果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和知覺力量等信念上有顯著的差異。 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預防跌倒行為意圖的結果,建議未來在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教育時,可強調從事預防跌倒行為幫助老人日常生活行動更小心的重要性並設計增加同儕支持的部分,以增加其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動機。Item 長青學苑老人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07) 賴秀怡; LAI, HSIU-YI中文摘要 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的計劃行為理論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規律運動之意圖。 參與者是台北市中山區及大同區長青學苑九十六年春季班課程老人共276位(男性95位,女性181位)。本研究使用兩種研究工具,一為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二為依據開放性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所篩選出的70%顯著信念而編制出的結構式問卷。收集的資料運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複迴歸及單因數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的Htelling,S T2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對象未來一個月內有從事規律運動意圖者整體而言占89.1%。 二、 本研究對象從事規律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的解釋規律運動意圖23.1%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後,則顯著增加對規律運動意圖11.4%的變異量,此三者可共同解釋行為意圖提升至34.5%的變異量。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主觀規範次之,態度最低。 三、 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達中度正相關;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達高度正相關;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為中度正相關。 四、 有/無意圖從事規律運動者在行為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等信念有顯著性差異Item 第2型糖尿病老人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為例(2006) 林美伶; Mei-Ling,Lin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罹患第2型糖尿病老人之基本資料變項(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特性)、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之現況及相關性。本研究採橫斷式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以立意取樣選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門診之病患共135人為研究對象。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重要結果歸納如下:研究對象以女性、70-74歲、小學畢業或肄業、有宗教信仰、已婚、與配偶及子女或孫子女同住、經濟依賴、有從事休閒活動者居多。患病及治療年數以5年以下者居多、治療方式大多以口服降血糖藥為主、多數有合併症、大多血親沒有罹患糖尿病情形。研究對象在生理適應方面,以自覺健康狀況普通、罹患一項疾病以下、日常生活活動為獨立自主的老人居多,心理適應狀況為中上程度,社會適應狀況則為中等程度。對死亡抱持著坦然接受的態度。研究對象的生活適應隨著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居住安排、經濟狀況、休閒活動及患病年數、治療年數、治療方式(運動控制)、併發症情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死亡態度隨著性別、宗教信仰、治療方式(針劑注射)、併發症情形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對象之生活適應與死亡態度相關性,「自覺健康狀況」越好,越傾向於「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越不會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疾病影響程度越大,越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心理適應越好,越不會傾向於「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社會適應好壞與死亡態度之間無顯著性相關。 在生活適應量表方面,自覺健康狀況層面中,經濟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21.4%;罹病狀況層面中,患病年數、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6.2%;疾病影響程度及項目層面中,性別、年齡、運動控制、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21.6%。心理適應方面,年齡、婚姻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6.6%。社會適應方面,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休閒活動、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3.8%。在死亡態度量表方面,死亡恐懼分量表中,針劑注射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2%;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中,宗教信仰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3.7%;解脫導向的死亡接受分量表中,併發症情形為預測因子,可解釋變異量為4.6%。 最後針對本研究過程及結果,提出後續可努力的方向,作為糖尿病衛生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預防社區老人跌倒介入研究之前驅研究:城鄉之比較(2003) 邱寶萱近年來,由於社會快速的高齡化,老人健康問題日益突顯,尤其老年人跌倒後所發生的後遺症,更是國內外老人學研究中很受矚目的焦點,但目前國內甚少對於此議題作介入方面之研究,故本研究欲探討國外行之有年的預防跌倒介入策略是否能適用於國內老人,研究內容針對台北地區城市25位老人與鄉村16位老人進行一週之教育課程及五週之運動課程,並於介入前後測量其自變項「社會人口學特徵變項」、中介變項「運動行為社會支持體系、預防跌倒知識、預防跌倒健康信念、預防跌倒自我效能、預防跌倒運動」以及依變項「預防跌倒行為、身體功能」,以瞭解本研究之介入效果,並可做為日後研究之參考,其結果可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居住地不同、教育程度不同、過去一年是否曾跌倒、過去一年是否因跌倒而受傷,對其「預防跌倒知識」有顯著影響;研究對象之視物清楚度不同,對其「預防跌倒運動」有顯著影響。 二、研究對象之使用手杖與否,將顯著影響其「預防跌倒行為」;年齡不同、使用手杖與否,將顯著影響其「身體功能」。 三、對城市組與鄉村組之老人而言,教育介入對其「預防跌倒知識」皆有顯著效果,對城市組老人「預防跌倒健康信念」有顯著效果。 四、鄉村組老人於介入後其「身體功能」有顯著效果,但城市組則無。 五、針對中介變項對依變項之預測力分析,結果顯示:「預防跌倒自我效能」能顯著影響「預防跌倒行為」;而五個中介變項皆不是影響「身體功能」的重要因素。 雖然台灣城鄉老人由於教育程度的差異而導致預防跌倒知識之介入效果受到影響,但兩組仍有顯著進步。研究推論:除了台灣城市老人之預防跌倒健康信念有顯著介入效果之外,大體上城鄉老人之其他變項介入效果類似,也就是說台灣城市與鄉村之老人兩組之預防跌倒有相似的效果。Item 大學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師範大學學生為例(2002) 陳宜汝; Yi-Ju Chen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大學生的個人背景因素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關係。本研究以某國立大學九十學年度大學部一至四年級全體在學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出研究樣本,採用結構式問卷,並以受訪者自填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其中共得有效樣本603人(71.9%)。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大學生對老人整體的態度趨於負向;在對老人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的態度呈現負向的態度,但對老人社會狀況的態度則明顯趨於正向。 二、大學生對老人有正向的行為意向。 三、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與整體對老人態度之關係為:「宗教信仰」、「與老人相處情形」等變項與整體對老人態度有關。 四、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與對老人行為意向之關係為:「性別」、「學院別」、「宗教信仰」、「與老人相處頻率」、「與老人相處情形」、「修習老人相關課程經驗」等變項與對老人行為意向有關。 五、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對老人行為意向間之關係,呈現顯著正相關,其對老人態度愈正向,對老人行為意向愈高。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發展老化教育課程時,應提昇學生與老人接觸經驗的品質,由澄清對老人錯誤的觀點出發,維持其對老人社會狀況的正向態度,著重於改善對老人生理及心理狀況的負向態度,藉此提高大學生對老人的行為意向,使學生表現出願意與老人接觸交往及幫助老人的行為。Item 幼兒與安養機構老人代間關係發展歷程之研究(2005) 涂嘉新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招募12名幼稚園大班幼兒(男生4名,女生8名)與12名安養機構阿嬤共同合作進行為數12次,長達一個半月的代間活動,並採取質性研究的角度出發,和參與觀察的方法,聚焦於十二組老少配中的其中5組,瞭解他們在代間方案的活動歷程中,幼兒對老人的看法與態度、幼兒與老人雙方代間關係的發展情形以及代間的互動方式。此外,輔以訪談相關人員(如:幼稚園教師、焦點幼兒之家長、協同研究者等)、研究者札記和畫人測驗(Human Figure Drawings)等,作為資料蒐集的來源。在研究的理論基礎方面,主要包含一些人際關係的相關理論,例如:人際需求論、社會交換論、符號互動論等。還有,兒童發展的觀點與老人學相關的理論,如:角色理論與活動理論等。 本研究分析後發現:1.在幼兒對老人的看法與態度方面─(1)不同幼兒對不同老人的接受度(或態度)因老人對象的不同而有差異。(2)囿於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態度看法較偏屬於內在知覺與感受,故較不易全盤掌握、得知。(3)代間接觸互動的品質較直接影響幼兒對老人的態度看法與代間關係。(4)幼兒對熟悉的老人,使用的形容詞彙與描述的內容細節較多而詳細。2.在幼兒與老人雙方代間關係的發展層面─(1)參與本研究之幼兒多數過去曾有與老人互動之經驗且互動品質不錯,故代間活動無法明顯造成代間關係改變。(2)代間經驗互動之好壞,可能形塑整體上幼兒對老人的印象看法。(3)代間關係好壞很難有一個公正客觀之標準。3.在幼兒與老人雙方代間互動方式方面─(1)在活動中,口語上阿嬤們出現較多的「合作式交談」、「表達式交談」與「工具式交談」,而幼兒部分則屬「工具性的交談」為數最多,但這是受活動內容性質影響。(2)阿嬤們較常以身體動作、表情、聲音語調表達她們的情感與感覺,而幼兒主要多以臉部表情、眼神回應阿嬤。(3)代間合作受活動類型影響,亦受到活動參與者之人格特質、個性與做事方式有關。 研究者希冀透過本研究之代間方案中,所看到的代間關係發展及互動、合作情況的展現,能夠引發大家思考代間方案與代間互動及代間關係發展之間的關係為何。Item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之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法(2003) 陳玫月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其研究目的有四: 一、 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瞭解國中生對老人的概念。 二、 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瞭解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 三、 比較國中生與老人相處經驗多寡對老人的態度之不同。 四、 探討焦點團體訪談運用於國中生以作為研究工具之可行性。 本研究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探討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依照參與者與老人相處經驗的多寡、性別、不同班級原則共招募四個焦點團體,每個團體由五至六名參與者所組成,各進行1小時共四次的焦點團體訪談。 本研究流程包括:準備焦點團體、進行焦點團體訪談、資料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為: 一、 參與者對老人的概念呈現多元的面貌。包括外表、心理及人格特質、年齡、生活及社會關係等方面。參與者自己的想法及他們週遭的人、事、物都是他們對老人概念形成的來源。 二、 參與者對老人持較正向的態度。在老人的生理方面,參與者提出多項負向的描述,且存有刻板化的印象。參與者對老人心理、老人人格特質兩方面是正向與負向的態度兩者兼具。對老人人際互動持較正向的態度。參與者對老人的家庭生活傾向於持正向的態度並肯定老人對家庭與社會的貢獻。 三、 參與者與老人相處經驗的多寡與品質,與其對老人的態度有明顯的關連性。與老人相處經驗較多的參與者比與老人相處經驗較少的參與者對老人有較正向的態度。 四、 本研究佐證焦點團體以國中生為參與者之可行性。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學校、家庭、媒體、政府當局以及未來之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