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2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亞洲國家資訊素養教育趨勢與洞見探究(2023) 林祤晴; Hunsapun, Nalatpa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使用文獻計量學、內容分析和訪談法,探討亞洲各國資訊素養教育的趨勢和見解,以回答與研究方向和趨勢、研究文章的特徵和分佈以及高等教育中資訊素養研究和教學情況相關的三個主要問題。研究樣本分為三部分:1)對2000年至2022年期間Web of Science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資料庫中收錄的亞洲各國高等教育資訊素養研究的150篇文章進行內容分析;2)使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分析作者和期刊的產出,並進行引文分析、共引分析以及對出版物中常用關鍵字的分析,並利用VOSviewer系統將資料視覺化;3)採用半結構化訪談方法,對臺灣和泰國的九位資訊素養教育相關學者專家進行訪談。 關於亞洲各國高等教育中與資訊素養相關的研究問題的特徵和分佈的研究結果顯示,在2000年至2022年期間,研究的出版物數量逐漸增加。中國大陸、臺灣、韓國、馬來西亞和日本是最具生產力的國家。大學部學生是最常見被研究的對象、定量方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領域各不相同,重點放在未指定領域、混合學科、語言和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方面。雖然大多數文章中沒有明確提到具體的資訊素養標準或框架,但研究人員認識到在課程設計中引用任何標準或框架的重要性。 關於資訊素養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趨勢方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一些關鍵見解。首先,通過引文分析和期刊共引分析,觀察到該領域中最常被引用的期刊有《電腦輔助語言學》、《電腦與教育》和《學術圖書館員雜誌》。其次,從作者的引文分析和共引分析來看,Lai, Chun是最有產出的作者,其次是Gu, Ming-Yue和Sin, Sei-Ching Joanna。值得注意的是,Lai, C.和Gu, M.合著的題為《利用技術進行課外自我調節語言學習》的研究接收到了最多的引用次數。此外,研究還確定了資訊素養教育研究中經常使用的關鍵字,如「資訊素養」、「數位素養」、「高等教育」、「學術圖書館」和”大學生」。根據對泰國和臺灣的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工作者的訪談,高等教育中的資訊素養被視為在當今資訊驅動的世界中至關重要,使個體能夠獲取和有效利用資訊。研究強調了統一標準的必要性以及圖書館在促進資訊素養方面的作用。教授資訊素養技能涉及教授、圖書館員和學生之間的共同責任,合作和融入課程是關鍵。挑戰包括教師缺乏專業知識以及需要良好結構化的教學方法。資訊素養技能的發展受到學習者特徵、教師知識、社會因素、研究應用挑戰和教育相關政策的影響。促進資訊素養面臨著快速技術變化和有限意識的挑戰。然而,教師期望政府的支援,並強調需要進行研究並採用新的典範(paradigm)來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技能。 為了加強對高等教育中資訊素養的未來研究,建議利用包括國際和國內來源在內的綜合資料庫,以更全面地瞭解該領域的趨勢和方向。擴大搜索詞的範圍,包括與資訊素養相關的新興詞彙,以確保全面分析。進行涉及亞洲不同國家教師的定性研究,可以提供資訊素養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細緻見解。此外,探索各個教育層次(如中學和小學教育)中的資訊素養,將能夠進行比較分析,並全面瞭解資訊素養的發展。Item 醫事人員接受醫院圖書館線上教育課程之行為與態度研究(2021) 張愛鈴; Chang, Ai Ling本研究旨在探究醫事人員對於醫院圖書館線上教育訓練課程之使用行為與態度,採問卷調查法進行,共回收問卷200份,回收後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t檢定(t-test)、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Spearman 相關係數等方式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為:醫事人員參加醫院圖書館線上教育課程選課的需求以索引摘要全文類資料庫為主;修課情況與臺灣指標醫學中心圖書館之醫事人員之選課情況無差異,對線上課程需求時間建議單堂以30分鐘為佳。醫事人員參加醫院圖書館線上教育課程以取得在職教育學分認證或撰寫升等報告論文因素為主因,另因新冠肺炎產生的分艙分流的工作形態及防疫意識疫情因素形成遠距課程的推力,課程內容的型式則建議結合線上及面授優點之混合式課程;醫事人員參加醫院圖書館線上教育課程之課後資訊素養分數皆有所提升,滿意度以使用性、整體教學為最佳;不同背景單位類別及不同臨床年資之醫事人員,滿意度沒有差異性。所有醫事人員在整體教學面向的滿意度最高,此外,網路連線品質及平台環境之提升可以做為後續醫院無線網路建置及線上課程平台建置的改善方向。最後,依據實證研究發現與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醫院圖書館線上教育課程規劃者及未來研究者參考。Item 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2006) 張海燕; Chang, Hai-Yen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及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主要目的有下列七項:(一) 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現況;(二) 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現況;(三) 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的差異情形;(四) 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情形;(五) 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與學習滿意度的關係;(六) 探討國立空中大學學生之資訊素養對其學習滿意度是否具有預測力;(七)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相關單位及人員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研究,調查工具為「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量表」及「空中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量表」,以便利取樣法抽取國立空中大學2,02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有效樣本數872人,可用率41.95%。以SPSS for windows 12.0 版套裝軟體為統計分析工具,分別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得分整體而言屬中上程度,其中以資訊之倫理法律議題層面得分最高,取得資訊層面得分最低。 二、國立空中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得分整體而言屬中上程度,其中以學習收益層面得分最高,人際互動層面得分最低。 三、不同性別、年齡、學習指導中心的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有差異。 四、不同年齡、就讀年數的國立空中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有差異。 五、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與其學習滿意度呈現正相關。 六、國立空中大學學生資訊素養對其學習滿意度有預測力。 依據文獻研究與研究結果,對國立空中大學提出下列建議: 一、全面評鑑學生資訊素養。 二、開設資訊素養網路化課程。 三、全面評鑑學生學習滿意度。 四、加強教學中的人際互動。 五、強化學習支持系統功能。 六、與其他教育機構組成策略聯盟。Item 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資訊素養與數位閱讀行為之研究(2017) 巫怡慧; Wu, Yi-Huei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對於資訊素養的態度及數位閱讀行為之情況,以及個人背景變項在資訊素養及數位閱讀行為之差異情形,並探討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之資訊素養與數位閱讀行為之關係。本研究以大臺北地區之成人學生為母群體,抽取於大臺北地區成人教育機構進行學習活動的學生,獲得有效問卷445份,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製之「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資訊素養與數位閱讀行為調查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資訊素養程度普遍為中高程度。 二、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數位閱讀情況普遍為積極。 三、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的資訊素養會因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 四、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的數位閱讀行為會因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 五、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資訊素養與數位閱讀行為有相關。Item 以大六教學法融入國中生專題式網站建置之研究(2006) 鄭雅蘋; Cheng Ya-Ping以大六教學法融入國中生專題式網站建置之研究 摘 要 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列為六大議題之首,凸顯教師在教學的現場中應使教學活動與資訊活動結合在一起,以達事倍功半之效。將資訊融入教學後,如何提供學生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便成為許多學者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結合專題式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及大六教學法(簡稱Big6),探討國中生在專題式學習的導引下,學習六大資訊技能的情形,並分析影響其學習成效的因素。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專題式導向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屬於一種建構取向的學習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複雜且真實的專題計畫,進行一連串活動,以達成有效學習的目的;而大六教學法則是透過六個學習階段,可來提升學習者的資訊素養。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由研究者進入教學現場,觀察學生運用六大資訊技能的情形,即定義問題、搜尋資訊、取得資訊、使用資訊、綜合資訊、評鑑資訊等;同時觀察其在完成專題式網站歷程中的認知及情意變化;最後並分析歸納影響其學習成效之因素。研究對象是以台北市某國中專題網站社之20名七年級學生為主,並利用社團活動課以分組研究方式進行,全學期共利用30堂課,進行以大六教學法融入國中生專題式網站建置之教學活動。 研究結果顯示專題式導向學習結合大六教學法的課程策略,可有效提昇學生之學習興趣及資訊素養。而小組成員背景、專題主題的決定過程、組長的領導風格、與組員間的互動情形,則為影響學生建置專題式網站成效的主要因素。此外,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具體研擬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案,除有助於提昇國中生對大六教學法融入專題式網站建置教學之學習成效外,亦可提供教師在設計國中生專題式網站建置課程之參考。 關鍵字:專題式學習、大六教學法、資訊素養、PBL、Big6Item 國中學區對數位落差影響之研究(2005) 黃嵩傑; Sung-Chieh,Huang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位於都會城市邊陲的學校,因為區域的特殊與複雜,所組成的特殊學區學校之學生是否有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現象存在及其相關影響之因素,並進一步探討與其他同為都市學校學區的國中生彼此間數位落差的差異,來印證因學區的特殊對數位落差形成的影響,試圖找出其相關的影響因素或造成數位落差的原因。 本研究方法係採用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依據文獻分析與相關研究的結果,改編成「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問卷」與「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調查問卷」兩部分問卷,針對本研究地區(溪崑地區)的國中二年級學生,與鄰近板橋市、新莊市、樹林市等市中心各一所國民中學學校二年級學生作資料蒐集。從學區組成的區域、及家庭層面來探討本研究地區因學區特殊是否造成學生在「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information access)、「資訊內容接近使用」(access to type of content)、「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等相關層面上有差異存在,並與鄰近市中心學區學校比較在相同層面上是否有差異存在,且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學區學校因素,如學校設備與資訊教育課程與數位落差的關聯性。 經統計分析後,本研究之主要發現: 壹、學區組成的特殊,在同學區不同居住區域的學生彼此間存在數位落差的現象 貳、學區內國中生之數位落差與個人之家庭因素有重要關聯 參、學區的組成差異會影響到學生數位落差的形成 肆、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與資訊設備對學生影響有限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教育行政機關、類似學區學校及家長之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字:學區、數位落差、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資訊內容接近 使用、資訊素養Item 資訊素養以協同教學模式融入國中藝術鑑賞課程之研究(2005) 沈佳惠; shen-chia-hui本研究旨在利用協同教學模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藉以探討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相互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影響程度。研究採實驗法設計中不等組之前、後測實驗設計,實驗組接受利用協同教學模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課程,控制組接受一般教學法,兩組同樣接受每週兩節,每節四十五分鐘,為期六週的實驗教學,並在實驗前後接受資訊素養能力與藝術鑑賞能力測驗,課程中並利用藝術鑑賞學習單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本研究資料分析乃透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T考驗,來驗證利用協同教學模式進行資訊素養課程融入國中藝術鑑賞教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與藝術鑑賞學習成效與能力之影響及相關情形。資訊素養能力包括圖書館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媒體素養。藝術鑑賞能力包括內容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詮釋。〈價值判斷的能力不列入本研究的測驗中,只在教學方案與學習單的部份加以討論〉茲將本實驗結果主要發現,摘述如下: 一、實驗組學生在「藝術鑑賞能力測驗」顯著高於控制組學生,其中又以「意義詮釋」部分顯著高於控制組。 二、不同學習成就的實驗組學生分組中,高分組學生在「資訊素養能力測驗」、「網路素養」、「媒體素養」,顯著高於低分組。 三、不同學習成就的實驗組學生分組中,高分組學生在「藝術鑑賞能力測驗」、「形式分析」,顯著高於低分組。 四、不同性別的實驗組學生,女生在「圖書館素養」顯著高於男生。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對未來應用資訊素養以協同教學模式融入藝術鑑賞教學課程之實務與相關研究提出建議。Item 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與資訊素養教育內涵探討(2015) 陳意鈴; Yi-Ling Chen資訊素養教育是資訊社會時代重要的教育議題,國外透過資訊素養標準的訂定提供各級教育單位落實資訊素養教育的參考。反觀國內,大專院校開設資訊素養教育相關通識課程的情形已日趨成熟,但學校教育體制下資訊素養教育的實踐呢?因此,興起本研究從資訊教育課程與圖書教師和圖書館主任推行的資訊素養教育的規劃與實踐來探究我國資訊素養教育的整體實踐情形之目的。 本研究為質性取向,以立意取樣針對國中小資訊教師以及國高中的圖書教師與圖書館主任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法,以瞭解教師在教學現場的教學理念、教學規劃、實踐,與建議,並進一步分析資訊教育課程實踐所蘊含的資訊素養內涵概念。 研究結果發現,在國中小資訊教育課程部分:(一)資訊教師的教學理念蘊含資訊素養的內涵概念;(二)課程規劃大多有固定架構,教師對課綱與資訊教育能力指標參考程度不一,課本斟酌參考;(三)課程實踐有基本課程架構並普遍重視資訊安全與倫理,部分教師實踐資訊融入教學應用,評量方式以單元實作作業為主,其中蘊含資訊素養內涵概念;(四)教師撰寫教學計畫表時參考課綱與資訊教育能力指標,對內容則多數無特別觀感,教師建議增加能力指標;國中教師普遍對未來國中獨立課程表示樂觀,同時關注未來課程內容規劃,建議資訊教育課程需要被落實。國高中資訊素養教育實踐部分:(五)教師包含技能、認知,以及情意與個人學習面向的教學理念;(六)多由授課教師與館員共同規劃,並更新既有教學簡報,以參考網路資源或以館內資源介紹為主,教學實踐以新生圖書資訊利用教育為主;(七)遭遇困境為資訊素養教育不受重視、教師本科課程壓力,與學生缺乏動機等,並提出落實資訊素養教育與由學科教師帶領推廣等建議。 基於上述結果,本研究提出對教育政策與課程規劃的建議,並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望對於我國學校教育的資訊素養教育實踐有所助益。Item 我國生醫領域研究生資訊素養初探—以分子生物學研究生論文題目發現歷程為例(2013) 黃昭妍; Huang, Jhao-Yen為因應龐大且複雜的生物資訊環境,國外已將資訊素養納入生物醫學領域高等教育的核心能力,反觀國內尚未發展完善的訓練課程,也未有資料顯示此領域學生的資訊素養程度,實難為教育單位提供資訊素養教育的具體建言。本研究藉由美國ACRL之Sci-Tech架構設計訪談大綱,以瞭解國內生物醫學領域研究生如何利用資訊素養完成發現論文主題的任務,並探索其資訊素養教育與其資訊素養程度的關連。本研究以分子生物學做為研究場域,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國內20位分子生物學之博碩士研究生,並利用訪談所得資料分析受訪者之資訊素養程度、資訊尋求途徑及資訊素養教育。 研究結果顯示:在發現論文主題之過程中,生物醫學領域研究生會與指導教授共同擬定可行的論文主題,利用各種資訊尋求途徑與檢索策略,有效率地檢索所需文獻,並以初步標準評估資訊的關連性、即時性、準確性以及權威性。受訪者皆能透過驗證方法評估資訊的正確性,整合資訊並正確傳達給他人,同時也關心資訊的社會、經濟、法律、倫理相關議題,更能透過參加研討會、年會或閱讀文獻等方式自我學習。在資訊尋求途徑方面,受訪者的資訊管道多元,包括正式與非正式兩類,且不同資訊需求有不同資訊尋求途徑。此外,受訪者大多表示學校課程和實驗室是提供資訊素養教育的主要場域,從中可學習到進行研究的技能與知識。 本研究發現我國生物醫學領域研究生之資訊素養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使用專業資訊;二是使用最新資訊;三是快速掌握相關領域資訊;四是運用多元資訊尋求途徑,有效地滿足個人資訊需求。此外,生物醫學領域中是以師徒制教學模式,並且是一種以實驗室為單位的組織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唯獨圖書館服務與資源能見度低,是現有教育單位需要思考與改進之處。Item 科技大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評估之研究(2012) 趙燕婷; Chao, Yen-Ting本研究旨在瞭解科技大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現況,以正修科技大學日間部四技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樣本,先採用問卷調查法取得395 份有效問卷,進行量化統計分析後,針對問卷調查之結果,再以立意取樣方式訪談六位受訪者,進一步蒐集研究資料以達成研究目的。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本研究之結論如下:(1)科技大學學生資訊使用經驗情況良好;(2)科技大學學生之資訊素養現況在整體與各層面表現屬中上程度;(3)在性別方面,女性學生的資訊素養平均優於男性學生;在年級方面,四年級學生資訊素養優於其他三個年級;在學院方面,人文學院與管理學院學生資訊素養優於工學院學生;(4)在使用電腦、網路及工具軟體方面,平均每天使用超過1 小時以上的學生資訊素養優於平均每天使用低於1 小時的學生;(5)在利用圖書館方面,每週利用圖書館1 天以上的學生資訊素養優於沒有每週利用圖書館的學生;(6)在修習資訊素養課程方面,有修習過資訊素養課程的學生資訊素養優於沒有修習過資訊素養課程的學生。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供學校教育行政機關及教師授課參考:(1)應加強圖書館推廣服務的工作,協助讀者提升其資訊素養能力;(2)增設資訊素養相關訓練課程;(3)教師與圖書館館員合作,將資訊素養訓練融入教學課程;(4)教師應積極主動接觸科技新知,運用於課程中並導入資訊素養教學,藉此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