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從“隱性–顯性”角度理解兒童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09-??) 徐華女; 黃蘊智; Hua-Nu Xu; Wan-Chi Wong
    本研究基於表徵重述模型,從“隱性–顯性"角度探討5-9 歲兒童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受試者(N = 42)首先在7 個假設情境中完成分配任務並解釋分配理由(分配行爲反映概念掌握的隱性水平:水平I;言語解釋反映較高的顯性水平:水平E2/3),並於判斷任務中想像自己是法官來判斷他人分配的適切性(判斷表現反映顯性水平的初始形態:水平E1)。在接受關於上述情境中適切分配方案(以圖示呈現)的回饋後,受試者完成另一組分配任務並作出解釋。結果顯示,受試者在平等和公平概念的掌握水平上,分配行爲和判斷任務上的表現顯著高於言語解釋上的表現。對需要、按同理心分配和整合正義三類概念而言,含回饋後數據的分析顯示,分配行爲上的表現顯著高於言語解釋上的表現。總體上,受試者對五類分配正義子概念的掌握具有“隱性–顯性"表徵水平的差異。回饋促進了受試者對平等、需要和按同理心分配的顯性掌握。相對於5 歲組,7 歲和9 歲組在平等、公平和整合正義概念的掌握上顯著具較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