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基於共享教材元件參考模式之網路書籍模式研究
    (2003) 林傳枝
    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各種格式的數位化資訊得以用迅速且便利的方式透過全球資訊網傳播至世界各地,具有跨平台特性的WWW已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知識體。伴隨而來的網路教學及電子化學習(E-Learning)開始成為各界矚目的議題,並帶動學習科技重要的變革。為了降低開發網路化學習教材所需的成本並實現知識共享與教材重用,由美國國防部主導的「先進分散學習計畫」(ADL)在參照許多機關所制訂的規格後,並遵循W3C的XML語言規範提出「共享教材元件參考模式」(SCORM)已成為當今為數位學習最重要的共同標準。 本論文中將全球資訊網視為主要取材來源,進而提出個別化網路書籍模式理論,並實作出符合SCORM規範的系統,提供教材編寫者與使用者方便的編輯與操作環境。基於SCORM教材元件化概念,將網路書籍定義為網頁元件的組合,透過Manifest的彈性架構,映射為網路書籍的邏輯架構,並將系統實際上線供讀者瀏覽,以達隨取書籍的目標。就教材編輯者(即本論文中的書籍作者)的觀點我們將書籍編輯程序分成三部分,分別是資料收集、書本編輯以及書本上線,而為了使網路書籍符合SCORM規範,我們將書本編輯細分為教材元件編製及課件打包等兩個部分,並個別提供書頁下載與書籍編輯工具。本論文提出之網路書籍模式提供使用者即時瀏覽、避免瀏覽迷失以及整合全球資訊網的資源檔案之特性,而進一步透過SCORM規範的引入,實現了網路書籍教材重用和共享的可能。網路書籍模式改良傳統紙本書籍的概念使閱讀活動更加豐富生動,有助於幫助讀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學習意願。
  • Item
    中等學校圖書館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之需求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學為例
    (2006) 盧竺玫; Chu-mei Lu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臺北市國中英語教師對實施e-Learning之態度與需求,並探討國民中學圖書館在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時,與英語教師建立合作關係的模式。研究之初先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針對英語e-Learning之理論與在教學中的實務內容加以探討,並研擬「學校圖書館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之需求研究調查問卷」,藉以掌握及分析其客觀實情。 本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國中英語教師,以分層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資料以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將研究結果加以歸納整理,提出以下結論: 壹、英語e-Learning在國民中學英語教學之應用情形 一、台北市國中語教師對「e-Learning」的定義仍不明確。 二、英語教師認為國中階段適合推動英語e-Learning,但必須克服諸多實施障礙。 三、實施英語e-Learning必須考量教材內容的適用時機、應用活動、及融入方式,以協助增進教學成效。 貳、台北市國中英語教師對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之需求 一、英語教師使用e化教學媒介及課外補充教材之情形十分多元活潑,但使用自製多媒體教材的現象並不普遍,各校宜切實提供各項支援。 二、在實體環境需求方面,歸納有「鼓勵參與」、「團隊協商」、「設備充實」、「技術協助」、「實務研習」、「課務調整」、及「資源整合」七項需求。 三、在平台建置的模組功能需求方面,宜秉持「輔助校內課程、增進學習效能」之原則,重視「英語教學平台」與「英語學習平台」的交互運作。 參、學校圖書館與英語教師合作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之要點與模式 一、多數英語教師不清楚學校圖書館即將轉型為「教學資源中心」,具有「支援教學、整合資源」的任務與功能。 二、絕大多數英語教師有意願協助學校圖書館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 三、學校圖書館應與英語教師合作建置英語e-Learning情境,並尊重英語教師的「專業自主權」,規劃具有特色的實體環境與學習平台;並加強e-Learning課程的研發設計及推廣應用,以營造全方位的學習情境。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日後推動國民中學英語e-Learning工作的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數位學習Podcast推播機制之探討—以華語文學習為例
    (2008) 張漢翔; Hank, Hanhsaing Chang
    數位學習在Web2.0時代下具有移動性、跨平台等多元的面貌,本研究主要探討利用Podcast推播特性滿足個人化行動學習之可行性。研究目的在探討Podcast使用需求、平台設計與評估。本研究採用研究發展法,以使用者訪談探討功能需求,提出平台設計之功能規格與界面,最後以平台功能評估作結。得研究結論如下:根據使用需求設計以Web2.0為核心概念之互動式平台,並符合華語文學習需求情境。平台功能以互動問答、社群討論、訂閱與推播、支援移動設備與頻道發佈等功能設計。平台內頻道功能與推播機制設計為本研究關注之面向,頻道與推播系統的使用角色為頻道創作者、教材使用者與系統管理者;頻道創作者登入後透過Web網頁編輯模式以降低使用端系統需求,教材使用者可透過互動式意見表達對該教學內容、頻道之意見。頻道與推播系統提供頻道公告訊息RSS訂閱、頻道教學內容Podcast訂閱,訂閱推播資訊以頻道資訊、頻道網址、教學Podcast影片與影片相關描述資訊等。評估與測試後歸納意見如下:具時效性的問答知識庫需要注意社群經營與維持平台使用率;頻道與推播方面可以增進會員互動與充實網站內容,透過Podcast的教學活動有助於平台學習教材延伸至行動學習,然Podcast的描述資訊著錄必須詳細,並且注意有效連結與更新頻率。
  • Item
    高中教師利用分享數位教材之著作權問題研究
    (2006) 高暘萱; Kao, Yang Hsuan
    過去十年來,教育部在高中推動資訊教育與資訊融入教學活動成效受到肯定、不少高中也逐漸開設或參與數位學習課程。數位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利器,其彈性、方便、多媒體的優點,不但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更生動有趣、還能補充課本內容之不足、並依據學生程度與教師需要做調整。 教師開發數位教材必須自行利用教學之外的時間,學校所能提供的技術或行政支援也相當有限,故數位教材的分享勢必成為一種變通的方式。數位教材的分享,一方面可使教師減少額外開發之負擔、另一方面,跨越地理界線或跨越學科領域的教材彼此傳遞,則可達到教學觀摩、激發創意的效果。但是必須承擔被他人盜用的風險、不知道原始出處為何、甚至合理使用範圍的認定,都是教師面對利用數位教材時的隱憂,因此,本研究由高中教師使用數位素材或教材會遇到的著作權相關問題切入,以數位典藏高中職教學資源研習班的種子教師為主要對象,訪談教師利用或分享之數位素材與教材的內容、類型、製作數位素材或教材的權利歸屬、重製、編輯、改作他人數位素材或教材的爭議、以瞭解高中教師分享數位素材或教材的情況。 研究發現,一、教師肯定數位教材之利用成效,但期待推行方式循序漸進且更多元;二、符合教師需求的數位教材通常需要花費時間尋找或自行設計,廠商贈送之教材較少使用;三、教師以回饋、利他的出發點分享教材,期望自己的成果能對他人有所助益;四、教師多以教育目的、或是引介資源的立場為出發點利用他人教材,再來才考量到著作權問題;五、商業利用有賴兩方建立互惠基礎,以達成雙贏局面;六、移花接木的侵權行為普遍,分享數位教材的教師必須承擔可能觸法的風險;七、教師希望透過立法保障教育使用之權益。最後針對推廣形式和教材交流搭配授權機制兩方面之建議,期望提供教師們在使用數位素材及教材時,保護自己及尊重他人作品智慧財產權之參考。
  • Item
    品質保證應用在圖書資訊學數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9-10-??) 王梅玲; 陳巧倫
    網際網路促成數位學習發展,如今成為高等教育潮流,美國10 餘所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提供數位碩士學程已培養許多圖書館專業人才。我國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許多工作人員未受過專業教育的問題,因此圖書資訊學 數位課程與學程長久以來受到期待。本論文基於數位學習品質保證原理,以行動研究方法,探討圖書資訊學數位課程的設計與發展。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數位 學習品質保證原理與機制;(2)運用品質保證規範以設計數位課程;(3)以行動研究發展圖書資訊學數位學習專班與數位課程;(4)檢討品質保證對數位課程 發展之成效。本研究於2007年至2008 年間研發六門數位課程,包括知識組織與資訊取用、研究方法、學校圖書館管理、檔案學研究、圖書資訊學研討與數位圖書館等課程,利用行動研究,規劃與發展課 程,並藉課程評鑑回饋修正,最後總結並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