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Heidegger 論此有之存在樣態及其在臺灣生命教育之蘊義
    (2023) 潘欣芸; Pan, Sin-Yun
    本研究主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Heidegger論此有之存在樣態內涵,第二部分以Heidegger論此有之存在樣態作為基礎,分析其在臺灣生命教育中的蘊義。在第一部分Heidegger論此有之存在樣態內涵,分別探討(1)此有的意義,其中包含此有的意義、此有不同於其他存有者的特性、本真存在與非本真存在的樣態,同時亦分析死亡之於生命的存有意義。(2)在世存有的存在樣態,包含際遇、瞭解、言談等。(3)探究Heidegger對存有本身意義的分析,觸及Heidegger後期的思想轉向,探討以詩性語言及科技開顯的存有意義,最後梳理探討存有本身的途徑——靜觀。第二部分將Heidegger的論此有之存在樣態思想連結臺灣生命教育課程,首先分析Heidegger論此有思想於存在主義思潮下的地位,將Heidegger的思想觀點與其他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思想區隔出來。接著,分析臺灣當前生命教育理念架構的內容並以Heidegger的論此有思想作為基礎對照生命教育理念架構的各個向度。另一方面,梳理臺灣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情況,並以Heidegger的思想提供原則性的應用建議。 本研究提出Heidegger之卓見如下: 一、Heidegger探討存在問題突破西方傳統哲學思維並開創新局。 二、提出回歸存有本身之探究為哲學被遺忘的根本問題。 三、開啟詮釋現象學的哲學探究新蹊徑。 四、詩語言與安居概念的倡導,具有安頓心靈的效用。 五、提出科技之原初意義,以防工具理性之科技宰制所導致的生態浩劫。 六、參照中國老子道觀,以回歸本真存有之靜觀作為探詢真理之途徑。 七、賦以存在主義形上學之探究方式,厚實生命存在課題之哲學基礎。 八、Heidegger論此有存在樣態之主張可作為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之理據。
  • Item
    以CIDOC CRM建置現代舞舞蹈家舞作知識本體平台之研究
    (2021) 朱軒廷; Chu, Hsuan-Ting
    現今的技術雖然已經可以輕易將資料以資訊化的方式儲存與展現,但是資料的內容的解讀並沒有因為技術的提升而有所影響進而產生巨大變化,透過知識本體的語意呈現,鏈結資料的格式發布,或許可以提供資料更多樣貌供研究者再度發掘與使用。雲門作為臺灣現代舞的著名代表舞團,對於臺灣的現代舞發展奠基了深厚的貢獻,但除了雲門舞集基金會所作之數位典藏網站外,其餘相關紀錄極為稀少,作為藝術團體相關之研究著實不易,因此本研究蒐集雲門舞集數位典藏網站的資料內容,結合網路資源,以CIDOC CRM本體為主,建立現代舞舞蹈家舞作知識本體,並加入Schema.org作為資料欄位的擴充,建立了12個類別、46種屬性、248項實例、467條關聯的現代舞舞蹈家舞作本體。透過鏈結資料的特性,將網路上更多關於雲門的資料彙整連接,並進一步透過語意關係建立其彼此的關係。並且使用Protégé、Django、TimelineJS、D3.js、RDFLib、Apache Jena Fuseki等工具,建置現代舞舞蹈家舞作知識本體平台。
  • Item
    以知識本體建置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的事業歷程網路平臺-以王振鵠教授為例
    (2016) 符興智; FU, HSING-CHIH
    為了透過資訊技術輔助人文學者進行研究,減少由人工觀察所需花費的時間和提升決策判斷的正確性,研究人員們開始採用哲學領域中的知識本體概念來處理知識資訊,同時經由結合鏈結資料的資訊技術,能夠輔助學者們取用各種資訊。 王振鵠教授被認為是影響臺灣圖書館領域深遠的學者,其在任職國家圖書館館長期間建樹良多,同時也培養出許多傑出人才。本研究透過知識本體與鏈結資料技術分析王教授的生平事蹟與學術貢獻,期能建構一套工具解析臺灣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的事業歷程,並做為數位人文的研究資料集與工具。 本研究採用知識本體技術,參考國立師範大學圖書館所收集的王教授資料,設計出一套總計26種類、29種屬性與3645條三元組的知識本體,用來描述王教授的事業歷程,並且使用Protégé、Apache Web Server、MySQL Database、D2RQ Server與LODlive圖形化工具,建置可描述台灣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事業歷程的網站。 為了測試網站效率,本研究召募74名圖書資訊學領域人員進行四個驗證知識本體關聯性的任務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在一般性任務的任務一與任務二當中,本研究網站明顯快於對照組的傳統網站,在搜尋語意經過自然語言特殊處理的任務三中則兩者無異,而需要使用者應用超連結的任務四則結果相反,根據此結果進而發現了現今知識本體網站缺乏完善界面的問題。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能擴展知識本體的收納範圍,以及修改結構以適應其他學術領域,並且開發出更便利的知識本體取用介面。
  • Item
    關於網路時代知識組織的幾個思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7-04-??) 吳美美; Mei Mei Wu
    本文思考網路時代知識組織的相關發展,首先討論為什麼用知識組織來取代過去常用的資訊組織,並從馮道的啟發來提醒知識組織必先確定知識的範圍;其次討論網路環境中知識組織的思考,網路時代的知識組織方法,和傳統知識組織最大的不同,在於網路時代的資訊物件的界線不復存在,資訊和知識互聯的特質,促使知識組織的概念和方法產生根本變革,從傳統以單一資訊物件為知識組織單元的孤島式知識組織,演進為多面向知識組織方法,但其功能都仍以辨識和搜尋知識為主,語意網絡化的知識組織,允許知識重新建構組織,賦予新的知識詮釋,形成更全面的知識開展,這是在網路時代,知識組織方法發展之後,對人類知識理解的新的貢獻;最後列舉知識組織處理人類全體知識、領域知識、社群知識和個人知識的案例,論述和辯證知識組織新進的發展,並檢討現代知識組織所需要的新知能。
  • Item
    結構資料的再次使用:語意、連結與實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7-04-??) 黃韋菁; 李承鑫; 莊庭瑞; Andrea Wei-Ching Huang; Cheng-Jen Lee; Tyng-Ruey Chuang
    持續創造資料的語意與連結,藉由全球資訊網散布同時可由常人和機器處理並理解的結構性資料,進而增進資料集的「再次使用價值」(reuse value)是目前廣受重視的課題,也是本研究由理論探討邁向系統實作的動力與目的。本文簡述與「開放資料連結」(Linked Open Data, LOD)相關國際計畫與技術發展,介紹以「開放資料連結」方式建置的五項跨領域知識庫和七項專業知識庫,並解析資料品質、後設資料(Metadata)及資料溯源(Provenance)的關聯脈絡。本研究同時進行實作網站data.odw.tw,收納典藏品目錄資料,並設計知識本體(voc4odw)轉換半結構式資料為富語意結構的連結式資料。一方面擴充CKAN(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rchive Network)資料集管理系統,作為連結式資料的儲存與展示平台,進而強調從原始目錄資料到語意連結資料的分段轉換步驟,最後將各步驟轉換程式以及CKAN 軟體程式碼以「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方式釋出。另一方面,由於研究資料來源採「創用CC」(Creative Commons)公眾授權,因此研究成果亦以相同方式釋出,在開放基礎上促使資料與程式碼的保存與發展,可被自由再次使用與擴散。
  • Item
    以知識本體和鏈結資料建置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的事業歷程網站系統-以王振鵠教授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7-04-??) 符興智; 柯皓仁; Xing-Zhi Fu; Hao-Ren Ke
    王振鵠教授被認為是影響臺灣圖書館領域深遠的學者,其在任職國家圖書館館長期間建樹良多,同時也培養出許多傑出人才。本研究運用知識本體和鏈結資料技術,分析王教授的生平事蹟與學術貢獻,設計出一套總計26 個類別、29 項屬性、720 件實例與3,645 條三元組的知識本體,用來描述王教授的事業歷程,並據此建置描述臺灣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事業歷程的網站,除提供瀏覽、搜尋、關聯等功能之外,亦能透過取用或下載知識本體,使本網站成為鏈結資料的提供者。為了測試網站效率,本研究召募74 名圖書資訊學研究生與圖書館館員進行四項驗證知識本體關聯性的任務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在一般性任務的任務一與任務二當中,本研究網站明顯快於對照組的傳統網站;在搜尋語意經過自然語言特殊處理的任務三中則兩者無異;而需要使用者應用超連結的任務四則結果相反。研究結果顯示若要提升本研究知識本體網站的有用性,仍需在介面上有所改善。未來除針對介面加以改善外,還期望能擴展知識本體的收納範圍,建立領域研究者的知識本體。
  • Item
    基於自動查詢語句擴展之主題地圖智慧型新聞搜尋引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8-10-??) 陳志銘; 張美華; 邱偉嘉; Chih-Ming Chen; Mei-Hua Chang; Wei-Chia Chiu
  • Item
    以標準化Metadata 為核心發展金融機構Ontology 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3-10-??) 馮國卿; 劉文卿 Kuo-Ching Feng; Wenching Liou; Kuo-Ching Feng; Wenching Liou
    索引典(Thesaurus)與知識本體論(Ontology)兩者皆可提供結構化的詞彙用以描述特定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然而想要進一步對領域知識創造出更具有豐富與彈性的知識內涵描述,知識本體論相較於索引典,它包含了比索引典更為廣泛的語意關係(Semantic Relationship),且其概念定義較為明確。因此,本研究將以某金融機構為例,利用既有之索引典發展出與金融業務相關之Ontology。並利用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為建立文件管理的詮釋資料(Metadata);此外使用立法院國會索引典中與財務金融相關詞彙索引典作為輸入之標準,以節省重新開發特定領域 Ontology所需龐大的時間與成本,並建立個案金融機構的Ontology。 本文將以(Object Management Group,簡稱為OMG)所提出之MOF(Meta Object Facility)的四層架構為本研究之核心,並參考其他企業模型理論(Enterprise Framework Modeling)如:Zen of Meta-Modeling,並進一步將其擴充為五層之架構。本研究之五層架構由上而下分別為,第一層為Thing,第二層為資源描述架構RDF/RDF'S,第三層為網絡層Network,第四層為Metadata Ontology,第五層為Domain Knowledge,並以此架構做為企業知識管理系統之基礎並發展雛型系統。
  • Item
    以知識整合模型建置症狀查詢就診科別推薦系統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3-04-??) 戚玉樑; 陳滄堯; 洪智力; Yu-Liang Chi; Tsang-Yao Chen; Chih-Li Hung
    知識分類是人類對領域的共同認知,利用結構化方式建立系統性表達,以提供描述、解釋、溝通、及推論。由於實務上的應用問題通常涉及多種領域,因此如何建立它們的知識邏輯是解題關鍵。本研究以個人對體徵症狀(signs & symptoms)的感知為例,探討藉由知識分類及整合,最終能「查詢」特定醫療院所的就診參考。本研究利用知識本體(ontology)技術,發展所需的知識分類與解題模型,主要的內容包括:(1)釐清此議題的知識源內涵,例如徵狀、疾病等知識分類;(2)將一般化的知識源建置為「領域本體」,其內容是由共通性的概念架構及實例共組而成,以利提供其他領域在溝通時做為參考標準或術語;(3)以解題需要來發展各知識源之間的關聯與邏輯,建立目標導向的「任務本體」,再依據各概念的知識框架(schema),收集現況事實為實例知識;(4)最後,發展可推論解題的「語意規則」,並以前述的事實知識為基礎,推導隱含性知識。由實驗結果顯示:本研究發展的知識模型整合程序,強調領域本體、任務本體、及推論規則的模型設計,已初步達到解決以體徵症狀查詢就診科別,也簡化後續知識之維護及擴充,達到知識整合之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