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社群媒體使用與錯失恐懼之相關探討(2024) 廖柏雅; Liao, Bo-Ya近年來,社群媒體使用人數大幅上升,社群媒體平臺已成為人們互動的熱門據點,越來越多學者去探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錯失恐懼被定義為一種普遍的焦慮狀態,其特點是渴望與他人保持持續的聯繫,或是與他人相處時總是想獲得對方的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民眾社群媒體使用及其動機與錯失恐懼之關係。研究對象為臺灣18歲以上之成年人,採便利取樣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計282份有效問卷,其中包含男性110位、女性172位。研究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社群媒體使用」、「社群媒體使用動機」,以及「錯失恐懼量表」,使用SAS統計套裝軟體作為資料分析工具,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研究結果發現:(1)人口學變項中,年齡、學生身分與否與娛樂性動機有相關,與社交性動機及工具性動機無關;性別、教育程度與社交性、娛樂性、工具性動機皆無關。(2)研究對象使用社群媒體的平臺類型,會根據其使用動機而有所不同。社交性動機較強烈的研究對象較會去使用Line及TikTok;工具性及娛樂性動機較強烈的研究對象較會去使用Facebook、Instagram及YouTube。(3)研究對象社群媒體使用動機與使用時間長度沒有相關;社群媒體使用時間長度也與錯失恐懼無關。(4)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社群媒體的使用動機與錯失恐懼有相關。社交性動機及娛樂性動機越高,其錯失恐懼量表得分也越高。此外,具全職學生身分的研究對象,其錯失恐懼量表平均分數也較高。Item 社群媒體劇場中的數位勞動:對圖文創作者之探討(2023) 丘正芝; Chiu, Jeng-Jr網路空間造就了許多社群媒體,吸引愈來愈多的新興創作者投入圖文 創作市場。其中,圖文創作者得建立獨樹一幟的風格以殺出重圍,此即攸 關了 Goffman 自我展演的概念。因此,圖文創作者的工作範圍也從「創作」 本身延伸到線上的社交活動,並進而成為創作者在社群媒體上的數位勞動。觀察到此現象,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以探討圖文創作者經營社群媒體 時的自我展演,以及所付出的數位勞動及情緒因應。研究結果則包括下列: 1. 在自我呈現策略中,受訪圖文創作者主要根據其自身個性、興趣及 生活發展圖文粉專的主題與角色。創作者不僅精心設計角色形象,並且策 略性地選擇特定面貌,以營造個人的粉專形象,並引發粉絲共鳴。 2.在數位勞動過程中,圖文創作者透過品牌特性與品牌經營建立自我 品牌,進行了「自我品牌勞動」。而關於「創業勞動」,在不穩定的網路 創業環境中,受訪創作者增進了各種競爭條件以維持競爭力,並且獨自面 對創業失敗的各式風險。最後,在「情緒勞動」方面,創作者透過熱忱維 持創作動力,但也持續消化外界與自身附加的壓力所造成的負面情緒。 上述發現可提供學界及業界參考。同時,吾人亦可更加關注圖文創作 者在經營線上社群、展演自我時的各種勞動,並正向回應其作品,以促進 圖文創作及社群媒體的永續發展。Item 以文字探勘方法檢視社群網站使用者之態度與意見:以流感疫苗為例(2022) 鄭伃庭; Cheng, Yu-Ting從1918年流感大流行後,流感病毒始終無法徹底絕跡。在每年的冬、春兩季通常會到達疫情之高峰。雖然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已經施打了超過60年,台灣每年也會採購公費流感疫苗提供九類人施打,並且積極宣傳施打流感疫苗之重要性,但是不少家長仍因畏懼流感疫苗之副作用而不願讓子女施打流感疫苗。因此本研究為幫助政府或相關單位,能準確瞭解社群網站對於流感疫苗之看法與想法,更加精確地擬定政策,所以本研究藉由分析社群網站之相關文章,釐清流感疫苗的討論主題、內容以及情緒等,對社群網站使用者的輿論做更多的解釋與揭露。隨著社群網站的興盛,人們接收資訊與相互討論的管道也從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逐漸轉移至網路。也因此,本研究使用有別於傳統問卷調查的自動化文字探勘與情緒分析進行社群網路文本的用詞與情緒分析。研究之文本取自社群網站PTT「BabyMother」板,從2016~2021年共260篇文章、12,174則留言。根據研究結果,在社群網站PTT所討論的流感疫苗文章大致可分為五種主題,討論度最高的主題為「施打流感疫苗之考量」;不同主題以及文章和留言之議題皆有差異,例如在「流感疫苗副作用討論」的文章中「媽媽」一詞出現頻率較高,在留言中則否,顯示留言者相較於成人對幼兒之關注程度更高;在情緒分析方面則是顯示文章之情緒大致為中立,留言之情緒則較為豐富,尤其在「流感疫苗副作用討論」中使用者之負面情緒比例為五個主題中最多。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相應的建議給醫療政策擬定者、幼兒照護者與未來可行之研究:一、對醫療政策擬定者的建議:醫療政策之擬定人員能多製作流感疫苗副作用與國光疫苗之衛教宣導,以降低幼兒照護者對流感疫苗的擔憂。此外,亦能藉由公眾人物或是在網路中具影響能力的人物於社群網站進行宣導與正面的衛教,以提升幼兒照護者對於流感疫苗的信任感。二、對幼兒照護者的建議:幼兒照護者在社群網站找尋網路流感疫苗相關資訊時,可至相關闢謠專區進行資訊可信度的確認。如欲提供資訊者,應先確實查證資訊的正確性,以避免傳播之資訊為假資訊。三、未來研究建議:(一)使用不同社群網站之文章進行更多元的分析;(二)使用問卷或訪談的方式更深入探討社群網站使用者對流感疫苗之看法;(三)利用編碼更深入研究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之發文與留言之差異性。Item 醫師個人FACEBOOK粉絲專頁之醫病互動內容分析研究(2019) 朱晏廷; Chu, Yen-Ting醫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醫病互動是構築醫病間良好關係的重要一環,在社群媒體融入人們生活的今日,透過社群媒體所進行的線上醫病互動是促進醫病關係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以醫師所經營之粉絲專頁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貼文內容的分析,探討現今醫師透過社群媒體欲達成之目的以及線上醫病互動的現況,藉由社群行銷之表現觀察醫師如何藉由粉絲專頁建立個人品牌形象,並分析病患隱私權對於醫師使用社群媒體的影響。 本研究蒐集20個醫師個人Facebook上總計1000則貼文進行分析,藉由觀察粉絲專頁上所公開之資訊,探討醫師經營粉絲專頁之目的、個人品牌形象的行銷以及社群媒體上的病患隱私權問題。透過研究發現醫師在粉絲專頁的經營主要有傳遞正確醫學知識、衛教宣導以及醫病關係的促進、以及個人品牌形象的行銷三個目的。並且依據分析之結果得出結論:(一)醫師粉絲專頁經營之角色定位介於醫師與公眾人物之間;(二)粉絲專頁可做為彌補現實醫病互動不足之管道;(三)醫師對於個人形象的行銷與一般公眾人物有所差異(四)容易因貼文內容侵犯病患隱私之疑慮造成醫病糾紛,並依據結論給予粉絲專頁經營上的建議:(一)跳脫出傳統醫師角色,注重社群上的內容行銷(二)透過粉絲專頁功能提高醫病間的互動(三)應避免發佈有病患隱私疑慮的貼文內容。Item 醫師個人FACEBOOK 粉絲專頁之醫病互動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9-10-??) 朱晏廷; 邱銘心; Yen-Ting Chu, Ming-Hsin Chiu醫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醫病互動是構築醫病間良好關係的重要一環,在社群媒體融入人們生活的今日,透過社群媒體所進行的線上醫病互動是促進醫病關係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以醫師所經營之粉絲專頁作為研究對象,透過分析20 位醫師所經營粉絲專頁中共計1000 則公開貼文內容,探討現今醫師透過社群媒體欲達成之目的以及線上醫病互動的現況,藉由社群行銷之表現觀察醫師如何藉由粉絲專頁建立個人品牌形象,並分析病患隱私權對於醫師使用社群媒體的影響,發現醫師在粉絲專頁經營上的角色介於醫師與公眾人物兩者之間,實際經營模式有別於一般公眾人物,而粉絲專頁可以作為醫病間現實互動不足之管道,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另外,醫師亦可能因貼文內容公開病患相關資訊造成粉絲對病患隱私權之疑慮,最後依據發現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醫師經營粉絲專頁之參考。Item 創新科技資訊領先使用者資訊行為上的社會資本角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10-10-??) 葉乃靜本研究以臺灣癮科技網站使用者為研究對象,試圖了解網路將社交與資訊尋求結合的狀況下,使用者滿足這兩種需求時的交互作用狀況。本研究先以癮科技部落格上發文和回文數量最多的前三十位使用者為受訪目標對象,並於臺灣最大的論壇PTT 徵求受訪者,最後共邀請二十位使用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創新科技資訊領先使用者扮演「資訊廚師」的角色,透過國外原廠網站,掌握快、新、準的資訊;受訪者線上和線下社會網絡的流動並不普遍;對受訪者而言,資訊管道間是「互補」不是「取代」;受訪者之資訊行為與社會網絡互動是相互交融;影響使用者線上網友能否結為好友的原因有,個性、對朋友的定義、平台屬性、分享訊息的目的和內容特質、共同的生活經驗。本研究的貢獻為整合資訊行為與社會網絡研究,由「群體」取代「個人」角度來了解資訊行為,發掘「人」作為資訊取得來源在資訊行為上的角色,並提出人們的網路使用不再以蒐尋資訊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社會網絡中的弱連結在資訊支持上的功能、弱連結與社交支持和資訊支持等概念上的不可分割性、情感與訊息設計等議題與資訊行為的整合。此新研究取向對未來資訊行為的模式或理論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