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Hirsch文化素養教育(2006) 劉子彰; Tze-Chang, Liu本研究旨在以詮釋學及批判理論方法探討E. D.Hirsch, Jr.之文化素養教育理論。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包括四項:(一)瞭解Hirsch文化素養教育理論之歷史背景及其理論淵源;(二)分析Hirsch文化素養教育之知識論基礎;(三)探究Hirsch文化素養教育之課程理念及其實踐成效之評估;(四)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我國教育發展現狀,擬具可行之建議。本研究之結果包括:其理論發展背景與理論淵源涉及美國1980年代課程偏頗現象,及對該現象之批判,且其取向近似於博雅/通識教育觀點。Hirsch以社會學及語言學為基礎,而文化素養教育以國家語言與國家文化為內涵,並重視教育公平性及正義課題。其中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為循環發展關係,認知主體不斷開展出主體性,認知客體亦隨之不斷發展。文化素養教育之落實則透過核心知識基金會來完成,而其核心知識課程領域則分為:語言(Language Arts/ English)、史地(History and Geography)、視覺藝術(Visual Arts)、音樂(Music)、數學(Mathematics)、以及科學(Science)等。相關研究顯示出該課程為相當有效之學習系統,並能有效提升學生知能及促進教育之公平性。在台灣推展教育方面,吾人應重視並規劃台灣本身文化素養教育之內涵,且參考Hirsch文化素養教育及核心知識課程方式,建立相關組織且回歸教育專業自主,以發展課程並確保學生基本知能及促進教育之公平性。Item 大學通識教育的潛在課程分析:以兩所大學的兩門通識課程為例(2007) 蔡小婷; Tsai, Hsiao-Ting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大學通識教育中的潛在課程,由大學通識教育制度與課程決定歷程,以及正式課程的課堂經驗兩大層次瞭解影響通識教育落實的潛在因素為何。 為深入瞭解潛在課程,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課堂觀察、訪談與收集文件等方式獲取資料;研究對象方面,則在一所公立大學與一所私立大學中挑選通識教育課程進行上述資料收集工作,其中前者屬於合開課程,後者由教師單獨開課。根據資料詮釋與分析的結果,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一)大學的通識教育制度隱含工具理性、教授核心、科系本位的規則,將通識教育整合至專業科系體系之下,維持專業科系的優勢地位。合開的通識課程的課程決定歷程中蘊含了行政科層結構、學術位階結構與各系所教師教學權威平衡等潛在課程運作;而教師獨自開課的通識課程則延續了教授核心、科系本位的潛在規則。 (二)課堂經驗中,教師實施的教學行動、學生面臨的「權力—支配」關係,以及疏離的課堂氛圍等潛在課程,形成零碎的知識論、工具理性的方法論,以及形式主義的價值論的通識教育。 上述之潛在課程的運作,最後造成通識教育在大學中「低階知識化」的結果。Item 2007年以降國立臺灣大學通識教育改革之探討(2015) 林以璇; Yi Hsuan, Lin國立台灣大學的通識教育發展可追溯自1980年代虞兆中校長所規劃的十三門選修課程,影響到教育部於1984年所頒佈「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做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第一學府,台大的通識教育幾經變革,自2007年實施八大核心領域課程架構,該架構的推動更使得台大在教育部所辦理的通識教育評鑑中獲得「表現最佳」之美譽,而制度的實施除了政策方面的推動外,實際的成效才是課程制度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本研究除了文獻上的探究之外,更進一步深入訪談,以了解課程實施後,做為大學成員的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感受。同時參酌國外通識教育的實施經驗,梳理出通識教育可能的發展及改革方向。Item 現代性到後現代性中的「知識轉型」課題及其在大學課程上的蘊義(2006) 薛曉華; Hsueh, Hsiao-Hua現代性到後現代性中的「知識轉型」課題 及其在大學課程上的蘊義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全球化與後現代知識處境下新的知識課題,及其在大學課程發展上的蘊義。本研究從知識社會學及批判教育學的研究取向為主,輔以運用理論探討、文件分析等方法來分析、批判、辯證並建構出相關課題之思考。在知識社會學的分析上,本研究從知識轉型相關的理論著手,將西方大學的課程發展分析出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知識轉型的視野,並找出大學學科制度的形成的歷史社會情境與發展脈絡。在批判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分析上,本研究從左派新馬克斯主義、後現代後結構等觀點來剖析「大學學科規訓制度」背後的知識與權力關係,並由潛在課程、大學理念來看分化的科系制度可能產生的問題與弊端。在理念建構方面,本研究從後現代知識論與研究典範的觀點出發,指出未來社會的知識特性及大學課程上的因應-跨越學科疆界並以通識教育為主軸的可行性。在實施檢討方面,本研究回顧分析台灣近年來大學課程改革中跨學科的相關政策與實踐,並探討目前幾所大學實施前段不分系及跨系學程之特色,及可能產生的問題與限制。最後本研究歸納主要發現,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大學課程改革及提升大學生通觀知識及全人素養之參考。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詳如下述: 一、 分析西方大學發展中大學知識與學科的演變及其社會情境。 二、 探究學科規訓制度的批判論述。 三、 建構全球化、知識經濟及後現代場景中,大學課程的理念方向。 四、 回顧我國大學課程改革的政策,釐清目前的改革趨勢與問題。 五、 分析先進國家在通識教育及跨學科疆界的理念與實踐。 六、 提出未來大學課程改革方向,及可行的通識教育及跨學科措施建議。 本研究獲得的結論如下所述: 一、從西方高等教育的發展來看,大學學科特性的發展是與該時期的知識轉型特徵是相輝映的。 二、從各種批判的觀點來探討「學科規訓制度」,發現其合理性備受質疑。 三、全球化思潮中關於知識的論述,宜走向「統整型符碼」的趨勢。 四、就知識經濟的觀點,跨科際知識與通識教育才是二十一世紀競爭力之關鍵。 五、從後現代科學典範轉移及課程理念分析,跨學科的課程與學術研究興起。 六、通識教育可透過環境制度上的實踐,而非僅限於通識課程之安排。 七、以廣博知識為基礎的大學體制設計,有利於統觀知識基礎之奠定。 八、大學生延緩分流制度與雙層教育的構想,可培育學生深厚的博雅基礎而避免提早陷入分流與專門化,值得作為「對跨界知識需求」上的借鏡。 九、先進國家早有跨學系的學術單位,以因應跨學科的知識需求。 十、大學內可推動各種知識上的跨學科措施,以利大學生培養跨學科學習之能力。 基於前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幾點建議供有關單位及人員參考,茲詳述如下: 一、當今我國大學改革發展與願景,應重新重視通識教育,樹立教學卓越的新典範,並定位「大學教育」之獨特性與使命。 二、針對我國大學體制及政策配套措施方面,宜建立以廣博性為基礎的大學部課程;推動大學部與研究所教育功能區隔之定位與銜接;並妥善規劃「大學前段不分系」及「跨系、跨院學程」的各種配套措施。 三、針對我國大學課程與教學實踐上,宜鼓勵各大學相關學門以「跨學科」的合作方式推動跨學科課程實踐;加強學校層級課程管理機制,打破科系或學院本位,並有效整合資源;並研發大學課程與教學實施方法,提升「跨界思考」及探究反思的教學能力。Item 以科學探究精神開展過識教育: Schwab 在芝加哥大學的超越與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2-06-??) 陳鐘任; 蔡曉楓; Ken-Zen Chen , Hsiao-Feng Tsai美國大學通識教育在二十世紀兩次犬戰之間快速繁盛,戰後又迅速萎縮。本文回顧1940年代以降, Schwab ( 1909-1980 )在芝加哥犬學所推動的一系列融合科學家的探究( enquiry)精神,其將Hutchins等人高懸的通識教育理想具體開展實現為犬學教學課程的歷程。儘管1960年代之後,學院( The College) 面臨萎縮,讓通識教育的理念無以為繼,但是,芝加哥犬學推動通識教育的經驗在其他學校的通識課程中成為參考的元素。而在學院中與學術同儕共同發展通識課程的慎思籌劃經驗,也鑄成了日後Schwab在課程理論的實踐論述。Item 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2-04-??) 王怡璇; 劉宜臻; 柯皓仁; Ken-Zen Chen , Hsiao-Feng Tsai為了在大學環境中肩負起支援教學、研究以及學習的重要角色,大學圖書館的營運必須追求卓越的服務品質。大學圖書館進行績效評估有助於了解其營運優劣,作為提升營運效能的重要依據。本研究旨在建構出一套適用於國內大學圖書館之績效評估指標,提供大學圖書館實施績效評估的參考。本研究首先針對國內外既有的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相關國際標準與指標進行整理與歸納,研擬「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調查問卷,並採用德菲法實施三回合的問卷調查,藉以整合21 位圖書館領域專家小組成員的意見,在多次交流後取得共識,達成指標一致性的意見。最終採平衡計分卡模式,將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歸納為「資源與基礎建設」、「使用」、「效率」與「潛力與發展」等四大構面,其中有27 項重點指標可視為進行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時的參考指標。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三項建議:落實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實施;彈性運用績效評估指標,視不同條件篩選或增列指標項目;遵循標準化的績效評估指標,建立長期及完整的績效評估資料。後續研究建議則針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指標項目等三方面說明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