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以學校志工為例
    (2008) 邱朝基
    論文摘要 本研究鎖定占學校志工約九成左右的婦女志工為對象,試以「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為主題,以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針對六位服務超過四年以上的學校婦女志工為對象主軸。探討她們在參與志願服務的經驗歷程,以及如何在多重角色轉換中調適,並了解在服務過程中本身所獲得的成長與改變,除了訪談之外,為得到多角度的資料,本研究還輔以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補強本研究所需的資料。 依上述目的分別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 婦女志工的服務參與動機,與個人生活情境因素有密切相關。 二、 婦女志工持續參與的原因來自團體環境及他人正向的回饋。 三、 婦女志工在服務過程中經歷的點滴是豐富且難忘的。 四、 婦女志工自認服務過程的挫折不多,也多能以合理及轉化心境的方式調適。 五、 志工經歷的學習與體會讓女性志工的生命更具主體性。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本論文的五點建議: 一、 對婦女志工的建議 1. 應主動積極參與學校志工服務,促進自我實現。 2. 重視志工個人的進修成長,提升專業服務知能。 二、 對學校機構的建議 1. 學校事前完成需求評估,可有效運作志工人力。 2. 妥善滿足志工參與動機需求,可強化志工持續服務。 3. 學校成員給予志工正向態度,凝聚學校志工向心力。 三、 對社會及志工家庭的建議 1. 社會或志工家庭成員應多給她們一些肯定及鼓勵。 2. 擔任志工可幫助個人成長與改變,進而豐富了整個家庭與工作生命。 四、 對於其他追求生命意義者的建議 1. 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2. 人生的選擇很多,需要付出的地方更多,多給自己嘗試的機會。 五、 對未來學術研究的建議 1. 就研究議題方面而言,可擴大領域探究其他不同學校或機構的參與情形,或深入探究學校、教師、志工合作的最佳模式,均為合適的研究議題。 2. 以研究方法方面而言,本研究僅採質性研究法,對於所得的研究結論比較無法完整的推論,質性研究有優點,但也有限制。 3. 以研究對象而言,本研究僅以單一學校志工為樣本,同質性較高,可增加不同性別、規模之學校或跨縣市學校志工,甚至同類型不同服務處所的志工。 關鍵詞:婦女志工、志願服務、學習歷程、經驗
  • Item
    聆聽資優生之生命旋律- 敘說三位青少年於資優教育的學習歷程及創意表現
    (2014) 張淳雅; CHANG, CHUN-YA
    本研究旨在探討三位資優生於資優教育的學習歷程及創意表現,希望透過當事者的經驗敘說與研究者的理解與詮釋來瞭解資優生個人因素以及外在環境因素對於學習歷程的交互影響,並呈現他們的困境及迷惘,以及個別的創意表現。本研究採用敘事研究法,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三位有特殊創意表現的資優生,並利用深度訪談、相關資料文件整理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先以故事方式描繪三位資優生的學習經歷,再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故事軸線中影響學習歷程的各環節因素,並以創造4P理論檢視其創造力及創意表現。研究發現分成三個部分: 一、影響三位資優生學習歷程的各環節因素,在微系統方面,包括優異的個人能力特質、家庭成員互動良好、以及開明自由的父母教養態度皆有助於學習成效。在中間系統方面,與師長及同儕互動大致良好,唯教師若給予資優標記會造成部分資優生的壓力,資優生個人特質及完美主義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在外系統方面,資優課程及教學應更彈性多元,分散式資優班教育的跑班文化會增加學生負擔。在大系統方面,資優生的自我價值觀來自生活經驗以及學習體驗,再加上家人的看法而產生對自己的評價,而社會期望帶給資優生正向方面為比馬龍效應,負向則是資優標記效應,家長適當期待是資優生正向激勵,過高期待則是壓力源。在時間系統方面,部分資優生在進入資優班後需經歷適應期及面對家人對自己的期待與現實生活中學業表現上的差距所產生的挫折感,部分提早入學的資優生會面臨在生活適應、人際互動、動作發展等方面之困擾,若長期受到學業上的挫敗會使其自我概念較消極。 二、三位資優生學習歷程中的困境與迷惘,1.「茫」:資優生在被掌聲和光環圍繞下,對未來生涯的選擇較迷惘;2.「盲」:資優生的光環容易導致自我膨脹以致看不見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的缺失,而資優生的身分也容易導致只在意分數,而沒有正確的求知精神與學習態度;3.「忙」:資優生被許多課業及課外活動比賽填滿,時間管理規劃成為很大的挑戰。 三、三位資優生的創造力及創意表現,大致擁有創造性人格的多數特質,所處的家庭及學習環境皆能支持他們從事創意相關活動,當面對相關問題也能竭力去進行瞭解及資料蒐集,產生概念,進而運用各種思考方法來解決問題,其作品或成果也符合獨特、新奇的特色。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從教育行政單位、教師、家長及資優生四面向,以及未來研究的可能發展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