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父女互動之個案研究-以六月齡為例
    (2023) 林毓庭; Lin, Yu-Ting
    本研究旨在採用個案研究,以一名父親及其六個月大女嬰為研究對象,以了解父親與嬰幼兒的親子互動狀況。本研究採次級資料分析,使用互動行為編碼系統(Coding Interactive Behavior,CIB)分析此個案父親於女嬰六月大時的互動,包括父親的敏感度(跟隨、模仿、闡述、父母共享注意力、正向情感、聲音適宜、情感適宜、足智多謀、親密觸摸、支持性存在、風格一致性)、侵入性(肢體操弄、強迫、父母負面情感、敵意、父母焦慮)、父母沮喪及父母熱情四面向之互動行為;女嬰的參與度(共享注意力、幼兒正向情感、最高覺醒度、疲勞、發聲、發起)及退縮性(幼兒負面情緒、退縮)兩面向之互動行為;父親與女嬰的互動性(二元互惠、調適、流暢度)及負面狀態(受限、緊張)兩面向之互動行為。研究結果顯示,父親整體敏感度較低、身體上的侵入性較強,而情感表露方面較為內隱與含蓄,屬於中等程度以上的主導;女嬰整體參與度及退縮性皆較低,屬於較低程度的主導;雙方整體互動性及負面狀態皆較低,二元互動狀況有所受限,常中斷無法延續、擴展,顯得較不協調。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為國內親職教育中父親與嬰幼兒的親子互動行為提供更多的資料基礎。
  • Item
    國小學童親子共學Scratch程式設計之個案研究
    (2012) 陳經燁
    本研究旨在觀察與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共學Scratch程式設計之互動情形,及其對學童獨自解題的影響,並探討個案之Scratch使用心得與親子共學意願。研究實施採質性研究之多重個案研究法,參與者為三對自願參與之國小高年級親子組。共學過程為期三天,三組個案於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之過程中,以親子合作方式完成12個Scratch專案,並於課程結束時由學童獨自完成兩個專案,以進行學習成效評量。親子共學過程中,研究者以現場觀察、課後訪談、及螢幕錄製等方式收集研究資料。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參與本研究之家長均未曾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且電腦使用經驗粗淺,但在親子共學過程中,仍以家長引導學童學習為主,且學童很仰賴家長的協助,鮮少出現親子互相討論解題方法、交換學習心得的情形,因而家長的帶領方式也就影響了學童獨自解題的表現;另因家長本身少有親自練習的機會,因此在共學過程中之學習收穫相對有限。針對Scratch程式語言之看法方面,家長與學童都認為Scratch很有趣,適合國小學童學習。此外,家長和孩子們對於能有機會一起學習程式設計都表示歡迎,但部份家長擔心孩子在學習上產生依賴心理,因此對於是否繼續與孩子共學有所保留。
  • Item
    新住民親子互動之研究
    (2014) 楊小梅; Yang, Hsiao Mei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居家觀察為輔,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以越南籍新住民女性與子女共3對,班級導師為輔的訪談對象。結合新住民家庭背景分析與親子互動理論,來瞭解親子互動狀況、新住民親子互動的溝通型態以及探討新住民親子互動的相關因素,歸納新住民女性與子女互動關係,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新住民親子互動層面以生物層面為主,其次是經濟層面、社會層面,心理 層面互動最欠缺。 二、新住民親子溝通型態沒有固定模式,有原則的新住民女性,在親子互動中, 孩子比較能知道媽媽的原則,獎懲有跡可循,親子互動較佳。 三、新住民女性是家庭主要的照顧者,其學歷背景與語言能力,再加上面對家庭經濟 壓力,必須出外工作,親子互動時間減少,影響親子互動;同時,家人關係及互 動佳,對新住民女性與子女互動過程中,有加分的效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作為相關教育輔導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加強新住民女性語言溝通能力 政府及學校開設華語識字班,鼓勵新住民女性多與子女用母國語言互動,增 加子女對母國文化認同。 二、辦理親職教育課程提昇親子互動 政府及學校辦理符合多元化親職教育課程內容,鼓勵新住民參與親子教育講座, 提昇親子互動內涵。 三、辦理子職活動,增加親子互動內涵 鼓勵新住民女性積極參與子女學校活動,關心子女學校生活,增加與子女分 享、閱讀等活動內容。
  • Item
    亞斯伯格症青少年母親之親子互動研究
    (2013) 楊正彬
    本研究旨在探討亞斯伯格青少年之母親於親子互動之經驗。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與其子女的親子互動內涵;以及(2)探討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在親子互動中面對之挑戰與因應歷程。本研究邀請四位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之母親(年齡在39到42歲間)接受半結構式訪談,訪談資料以質化研究之主題分析法進行分析與歸納。 研究結果發現,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與其子女的親子互動內涵中,心理互動面向包含「彼此情感狀態的傳遞與相互影響」、「對孩子亞斯伯格特質的理解與接納」、「對孩子身心及生活狀況的關懷」、「和孩子有超越語言的心理互動」、「對孩子當下狀態的支持」、「認同孩子的需求與視角」及「信任孩子的成長與能力」等七個類別;身體互動面向包含「陪伴或安撫孩子」及「增加和孩子接觸的時間」等兩個類別;語言互動面向包含「教導孩子學習人際互動及生活技能」、「指示孩子表現適當的行為」及「分享彼此對事物或對人的想法」等三個類別。 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在親子互動中面對之挑戰與因應歷程中,在就醫前階段包括「尚不知孩子有亞斯伯格症」、「懷疑孩子有特殊狀況」、「孩子的特質與行為所造成的問題」及「對孩子狀況的因應」等四個主題;確診前階段包括「求助醫療機構」及「確診為亞斯伯格症」等兩個主題;確診後階段包括「對孩子亞斯伯格特質的理解」、「孩子亞斯伯格特質及行為引發的挫折」、「尋求資源協助孩子」、「自我心理調適」、「學習與成長」及「對未來的期待」等六個主題。 最後,研究者依據結果與討論,對亞斯伯格青少年家長親子互動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行為現況和親子互動行為的相關性探討:以雙北市為例
    (2018) 曾威舜; Tseng, Wei-Shun
    本研究目的為利用調查法,瞭解家長與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行為、家長認知與態度、環境可近性,及親子互動行為的不同型態,期望給予合適的行動科技使用建議,與建立良好親子互動型態。為探討相關使用行為,以問卷調查設計,隨機選取臺北市與新北市的托嬰中心與幼兒園收案,並以學齡前兒童的家長(n=325)為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65%)家長為每日超過2小時的行動科技重度使用者,接近六成(57.2%)的學齡前兒童使用過行動科技,每日使用總時間(45.2%)落在「1-30分鐘」以內,且最常使用的內容為「看影片」,最常使用的地點是「客廳」。超過七成(72.4%)家庭擁有「3台以上」的行動科技產品,而親子互動的靜態行為以「看電視」為主、身體活動以「戶外活動」為主。並發現家長的行動科技使用時間、環境可近性可以預測(R2=.197)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時間;家長和學齡前兒童的行動科技使用時間可以預測(R2=.069)親子靜態行為總時間。 為了學齡前兒童健康發展與親子互動品質,本研究建議:(1)以身作則,建置使用禁區。(2)降低親子靜態行為比例。(3)提高親子身體活動比例。(4)共同培養良好行動科技使用習慣。
  • Item
    家人關係主題教學對高中生親子互動之影響
    (2013) 楊佳佳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階段青少年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的現況,發展「家人關係」之家政課程,並探討家人關係課程之實施對高中階段青少年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成效。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金門縣某高中一年級四個班在學學生共140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n=70)接受每週一次,每次100分鐘共四週的「家人關係課程」,而控制組則不介入任何實驗處理。在課程介入前、後一週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親子互動問卷」的前、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之教學成效。在家人關係課程進行中,同時使用「學習單」、「各單元的課程回饋表」,作為評估與紀錄實驗組學生學習的表現與概況、對課程活動內容的收穫與感受以及家庭作業的實際執行狀況。研究結果所示如下: 一、高中階段青少年的親子互動態度目前狀況為積極中上的程度;而親子互動行 為目前狀況為中上程度,皆有加強的空間,尤其是在問題解決面向上顯然需 要再增進親子間衝突解決的能力與溝通技能。 二、實驗組學生在親子互動態度量表與親子互動行為量表之後測得分上皆顯著高 於控制組學生,顯示家人關係課程可以增進學生親子互動的態度與行為。 三、家人關係課程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親子互動態度與行為的改變成效,並不 會因為學生的性別而有所差異,表示家人關係課程對於不同性別之學生都有 效;此外,對於實驗組學生親子互動態度也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結構型態而 有所差異,但對於實驗組學生親子互動行為的改變成效上唯獨「生活參與」 面向,雙親家庭會優於其他類型的家庭之外,其他面向都不會因為學生的家 庭結構而有差異。 最後,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針對高中階段青少年及其家長、家人關係課程推動與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家庭及學校教育機構及政府相關人員參考。
  • Item
    臺灣與越南新住民勞工階級家庭親子互動研究
    (2015) 馬宜君; Ma, Yi-Jyun
    本研究進入勞工階級的臺灣與越南籍新住民家庭各一個,進行半年的參與觀察及非正式訪談,嘗試了解親子互動的情況。發現在臺灣方面,媽媽受到先生的支持與協助,加上成長經驗及工作的影響,善用周遭的人際和物質資源,注重孩子的學業與禮儀,但忽視生活常規。而對兩個孩子表面相同的規範上,可能因為性別及年齡不同有所差異,對姊姊嚴厲堅持而對弟弟寬厚縱容,因此形成姊弟分別以欺瞞、抗拒及撒嬌、逃避的方式回應;在越南部分,家中掌有權力的人是阿嬤,阿公及爸爸完全支持。但阿嬤對媽媽因為文化及個性衝突而存有歧視與不滿,因此大幅介入孫子女的養育,教養方式寬嚴並濟,孩子迎合阿嬤的喜好以避免受罰及滿足需求,對媽媽採取反抗威嚇的態度,媽媽可能受到家庭及社區人際關係和經濟的影響,雖然會打罵子女,但若孩子當下的行為順從則停止懲罰,並未堅持及指正孩子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