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教師與同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知覺研究(2003) 蔡明富; Ming-Fu Tsai現今特殊教育實施分類方式使特殊教育的標記因而產生,但他人對特殊教育標記之知覺是如何,仍未有定論,唯國內鮮有實徵研究探討與釐清特殊教育標記之議題。基於此,本研究以ADHD標記為例,探討教師與同儕對ADHD之知覺,除了收集教師與同儕對ADHD之知覺內容與感受,並進一步釐清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之知覺影響。為達成此目的,本研究設計兩個研究進行,茲將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壹、研究一: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之知覺 研究一旨在探討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以台北縣市173名國小普通班教師與176名五年級普通班學生為對象,分別由「ADHD標記知覺問卷」收集語句資料,以內容分析法分析,結果發現如下: 一、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之學校適應 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在學校適應各類別內容均可歸納成學習適應、行為適應、人際適應與未特定適應。教師易覺察行為、學習適應,而同儕易覺察學習適應,但兩群受試均對人際適應之預測不多。依預測學校適應各類別細項之內容與感受,主要發現有:(一)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之覺察,除出現ADHD不專注、衝動與過動症狀外,也出現學習、行為與人際等其它問題。(二)教師與同儕對ADHD三個主要症狀之知覺,以不專注與過動較易覺察,但易忽視衝動。(三)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在動態教學活動的學習表現會較好。(四)教師與同儕易覺察ADHD學童之過動、衝動與常規等外向性行為問題,但易忽略ADHD學童內向性行為問題。 二、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在社會距離之知覺 研究一發現教師與同儕在接納情境類別內容均可分成八大類,其中有六個情境類別相同,分別為進入班級、參與教學活動性質、學校適應表現、協助指導、了解個案、未特定等是一致的,但有兩個類別內容有差異,教師提出尋求資源協助與教學安排兩種情境,同儕提出同儕互動與課後活動兩種情境。教師對ADHD學童之接納以協助指導情境提出最多,但同儕則多數提出考量ADHD學童在學校適應的表現。如依接納各類別細項之內容與感受,主要發現有:(一)教師與同儕均願意幫助ADHD學童改善學習適應困難。(二)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參與動態教學活動接納度較高。(三)教師與同儕均不願意接納ADHD學童出現違反常規行為。(四)教師對ADHD學童的接納需要外在資源協助,同儕在下課一起玩情境對ADHD學童接納度較高。 三、從符號互動理論探討研究一結果 師生在接觸ADHD標記的確會受到不同背景與其扮演角色影響,進而形成自我對ADHD標記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接納度之不同詮釋,此發現支持符號互動理論。 貳、研究二: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之知覺影響 研究二在釐清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影響。以台北縣各270名國小普通班教師與五年級普通班學生為對象,採取實驗研究法,在標記自變項設計ADHD、精力充沛與正常學生標記,在行為自變項設計ADHD行為、適當行為、未描述行為訊息,採2×3×3三因子受試者間實驗設計,共18組,每組30人,以「標記與行為知覺問卷」收集受試的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知覺,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影響 ADHD行為是影響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產生負向知覺主因;另當學童出現適當行為或未描述行為時,同儕預測學校適應表現均優於教師;此外,無論學童出現何種行為,教師的接納度均高於同儕。 二、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影響 當學童出現適當行為或未描述行為時,ADHD標記影響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產生負向預測;但不同標記與行為對教師與同儕在接納之知覺均沒有任何差異;此外,學童出現ADHD行為時,精力充沛標記並不會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接納度變得更正向。 三、從社會認知與標記理論探討研究二結果 師生在社會認知運作時,ADHD標記並不一定會使師生產生負向知覺,如提供與ADHD標記有關其它重要訊息,如ADHD行為時,則師生對ADHD標記的知覺不易被簡化,而受到ADHD行為影響產生負向知覺,此發現支持社會認知理論,但駁斥標記理論。 基於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分別就教育實務與未來研究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學工作者應用,以及特殊教育標記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由教師角色轉換諮商心理師之路:探女性諮商心理師的生涯轉換歷程(2011) 蘇沛珊; Pei-Shan Su本研究以由教職轉換至諮商心理師的女性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她們在生涯轉換歷程的心理歷程,並探討轉換歷程的助力與阻力,最後是瞭解性別因素在生涯轉換歷程所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詮釋現象學為方法論。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三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由教職轉換至諮商心理師之女性的生涯轉換歷程,訪談內容經整理為七份逐字稿之後,再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得出以下五個共同的主題: 一、「從聆聽內在語言至理想與現實之調整」:描述生涯轉換的心理歷程。 二、「滋味雜陳心轉化,樂見自我認同與成長」:呈現生涯轉換歷程中的情緒變化與對自我的看法。 三、「生涯阻力絆我行,勇於開創家庭新界限」:阻力在生涯轉換過程一路羈絆,但卻仍能前進,面對生涯阻力時卻意外重建與家庭關係的新界限。 四、「內在資源增助力,外在條件推往前」:內在資源是回歸自己的內在,尋求生涯與個人的適配性:外在條件包含原先工作環境的挑戰與挫折,與家人、重要他人、靈性信仰的協助。 五、「性別角色兩面『韌』」:女性的角色在生涯轉換歷程中一方面獲得較多的自由,且被支持要有工作並實踐理想,另一方面社會仍對女性有較高期待,期許她們能兼顧工作與家庭。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學校教育與政府政策、諮商工作實務與相關人員提出建言。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就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中文版兒童工作記憶評定量表之修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7-12-??) 王馨敏; Shinmin Wang學童工作記憶能力與其學業成就有緊密的關聯性。為了能夠更有效地在課室情境中發現低工作記憶學童,發展一份能夠快速施測且容易計分的測量工具,提供學校教師使用,有其必要性。工作記憶評定量表(WMRS)是一份由教師根據低工作記憶學童的一些行為特徵進行評定的行為量表,這份量表已經在國外被成功地用來篩選低工作記憶學童,本研究旨在將WMRS 初步修訂成一份適合用來篩選臺灣低工作記憶學童的量表(WMRS-TW)。為達成此目的,本研究以93 名國小三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邀請其導師根據學童平日課堂表現填寫評定量表。研究結果顯示,WMRS-TW 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信度,而效度分析結果發現,由導師利用本量表評定的兒童工作記憶能力與利用中文版魏氏兒童智力量表所測得之記憶廣度間有顯著相關,此外,高低工作記憶兩組學童的WMRS-TW 評定結果有顯著差異,顯示本量表具有不錯的同時性效標效度和區辨效度,可以做為一個在自然情境中評估兒童工作記憶能力狀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