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效用、基本善與能力發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2-06-??) 王俊斌; ehun-Ping Wang
    本文之目的係在Sen <什麼樣的平等? >一文的基礎上,藉由效益論、正義論與能力取向理論等相關文獻之分析,深入探究「效益平等」、「總體效用平等」、fRawls的基本善平等J .以及「基本能力平等」等四種不同觀點之內涵及其侷限性。相較於能力取向理論在福利經濟學與倫理學領域已累積的大量文獻,能力取向理論之教育應用研究卻仍極為有限。因此,本文最後嘗試提出「平等」的多元思維取向,期待能夠為未來教育公平議題研究提供更妥適的倫理學基礎。
  • Item
    「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建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2-04-??) 蔡明月; Ming-Yueh Tsay
    本研究旨在應用共被引分析法與社會網絡分析法,以1962 年至2010 年的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為研究對象,進行文獻間的學科領域相關性分析,以瞭解資訊社會研究所涵蓋的學科領域、文獻之間的集群性及歷年研究趨勢。本研究以1962年至2010年的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為研究範圍,研究資料取自Webster 於2005 年與2006 年所撰寫的《Theories of InformationSociety》與《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ader》二本著作,經整合後得出89 篇代表文獻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樣本;其次,再以WOS 資料庫對此89 篇代表文獻進行共被引次數檢索,製成共被引矩陣,除了瞭解代表文獻間的共被引強度外,並以SPSS 軟體進行相關係數分析與集群分析,此外,利用UCINET 軟體計算出文獻中心性,及將文獻間的關係繪製成多維尺度圖與社會網絡圖;最後,透過研究年代的區隔,計算不同時段共被引情形的變化,以觀察資訊社會領域發展趨勢。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被引次數普遍偏低;2.資訊社會領域可分為社會學、地理學及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3.資訊社會知識地圖之演變;4.資訊社會共被引次數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