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線上二階段概念圖診斷系統在科學迷思概念上的應用:以全球暖化為例
    (2009) 張瓊兒
    本研究旨在整合概念構圖的特點及兩階段診斷測驗的優點,發展一套適合診斷學童科學迷思概念的線上兩階段診斷系統。 本研究樣本為臺中市某所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共32人。配合學生的先備知識,研究者選定「全球暖化」科學概念作為本研究的診斷標的。研究者首先分析國內外「全球暖化」迷思概念之相關文獻,編製成二階段測驗概念圖題組,並匯入自行開發的診斷平台後,將評量內容以互動式概念圖呈現在電腦上,發展成「線上二階段概念圖診斷測驗」。本測驗是以概念圖評量為主要方法,受測者在兩個階段中皆是利用滑鼠點選與拖曳概念選項,完成指定的概念命題。第一階段測驗是以概念構圖檢測學童對科學知識內容的既有概念,並以兩階段測驗的精神進行第二階段針對持該既有概念的理由進行探究。測驗系統將自動記錄受測者的所有答題反應,並輸出診斷報表。研究者在施測後透過半結構晤談,以驗證「線上二階段概念圖診斷測驗」能否能檢測學生對特定科學知識的迷思概念。 本研究之主要結果與發現: 一、 兩階段概念構圖診斷系統在科學迷思概念之診斷上有良好的成效。 二、 以概念構圖診斷學生的迷思概念,因概念構圖呈現視覺化的知識結構,提供學生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框架,增進認真答題的動機,有助學生表達心中真正的看法。以在同一概念構圖中完成多項命題的方式進行的「多對多配對」的概念構圖評量,加上選項總數多於命題總數,也降低了隨機猜測的機率。因此與傳統選擇題方式測驗相較,更能檢測出學生的迷思概念。 三、 本研究所發展之診斷工具與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小學生各種科學迷思概念之診斷,以作為教學與課程設計的參考。
  • Item
    非科學主修學生對全球暖化科學新聞報導與呈現之互動與反思
    (2016) 周庭羽; Chou, Ting-Yu
    近年來全球暖化現象所引發的變化,已經開始對人類生活有著相當大的影響,而科學新聞報導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引起社會大眾對議題的重視。因此本研究除了了解網路科學新聞在報導全球暖化議題上,其呈現方式及報導內容面向的特性,也進一步探討非科學主修學生與科學新聞的互動反思,期望讓科學傳播能不同於以往只有單方面的傳遞資訊,達到雙向的互動。本研究以質性取向的文本分析法和半結構訪談法,蒐集「泛科學」及「環境資訊中心」發表的102篇全球暖化網路科學新聞,以及訪談16位非科學主修學生。研究結果發現在科學新聞呈現方式上:(一)全球暖化科學新聞的文字與圖表呈現特性,以無圖片及圖表的呈現最多、(二)全球暖化科學新聞報導類型呈現特性,以摘錄/摘譯的報導類型最多;實質報導內容面向:(一)全球暖化科學新聞的主題,以科學影響範圍報導類型為最多、(二)全球暖化科學新聞報導來源,以學術單位的報導來源為最多、(三)全球暖化科學新聞報導態度,以中立的報導態度為最多;非科學主修學生與科學新聞的文本互動方式,又可以分為對於科學新聞的認知包含:(一)科學專有名詞過於專業、(二)新聞報導篇幅過長、(三)不認同新聞主題、(四)不認同新聞報導內容、(五)新聞報導內容不夠詳細;非科學主修學生的態度分為:(一)信任的態度、(二)懷疑的態度、(三)完全不信任、(四)中立的態度、(五)沒有想法;願意分享的原因為:(一)分享新知識、(二)科學議題與生活環境相關;不願意分享的原因為:(一)沒有得到新知識、(二)不清楚新聞報導的內容、(三)無法引起興趣、(四)科學議題較難引起討論。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反思包含自我的反思及對於社會的反思,並且提出對於科學新聞的期望。基於上述結果,本研究針對「泛科學」及「環境資訊中心」的網路科學新聞提出呈現方式及報導內容的建議,並針對未來研究建議,期盼能發掘科學新聞利用影音方式呈現時的特性。
  • Item
    國中生節能減碳教學效果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
    (2012) 唐孝蘭; Hsiao-Lan Tang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針對國中學生之節能減碳教學介入課程,並探討該介入課程之成效。本研究採取方便取樣(convenience sampling),以台北市北安國中100學年度九年級學生為對象,選取四個班級為實驗組(127人),四個班級為對照組(134人),再以台北市弘道國中100學年度九年級學生,選取四個班級為校外對照組(139人),此外,為瞭解台北市與其他縣市是否有差異性,選取新竹市立育賢國中100學年度九年級四個班級,作為他縣市之校外對照組(119人),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計之節能減碳教學課程,共計八節課。本研究採問卷調查進行前後測,比較四組間的差異,以及教學介入之前後測的不同,並以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節能減碳教學介入後,能夠增進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增強節能減碳正向態度、提升環境敏感度、提高節能減碳之行為意圖,並達到顯著效果。 二、實驗組研究對象節能減碳行為意圖,與態度、環境敏感度間,存在不等程度之正相關,表示節能減碳態度越積極、環境敏感度越正向,其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也越強烈。 三、實驗組對於節能減碳教學內容、課程喜愛程度及授課教師滿意度,都給予高度正向的肯定。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節能減碳教學」介入課程具有不錯的教學成效。因此,建議教育單位可參考運用本研究之介入課程,將節能減碳議題融入現行教科書內容,有系統地推行學校節能減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