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議題中心教學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影響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及公民參與行為之行動研究(2011) 李沛青; Lee Pei-Ching本行動研究旨在探討實施議題中心教學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之可行性,並分析議題中心教學對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及公民參與行為的影響。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東部某高中一年級87名學生為實驗對象,其中實驗組44人進行完整六堂「議題中心教學融入課程」,控制組43人則維持原有的講述法教學。 本實驗的研究工具為研究者參考國內外頗具信效度的相關量表所修訂的「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及公民參與行為問卷」,另輔以學生活動回饋單、學習單、同儕觀察記錄及教師教學省思日誌等質性資料。實驗所得量化資料以描述統計與共變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各種質性資料則作為交叉檢核實驗教學效果之用。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議題中心融入公民與社會課程」在教學現場的可行性高 二、實驗組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其中又以對學生社會關懷態度的影響最大,尊重差異態度次之,社會正義態度又次之。 三、實驗組學生的公民參與行為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其中又以對學生蒐集資訊與理性討論行動的影響最大,社會義務工作行動次之,尊重扶助弱勢行動又次之。 四、實驗組學生普遍對「議題中心教學融入公民與社會課程」持正向積極的態度,75%的學生期望教師日後還能實施類似的教學活動。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課程實施方面:課程的深度應重於廣度,同時要考慮議題相關當事人的感受。 二、教師方面:組成成長團體,共同研發教材,並盡可能掌握學生特質。 三、未來研究方面:輔以實作,以測量難以用量化問卷獲知的公民參與行為。Item 「永中公民養成方案」影響國中學生政治意識與公民參與態度之行動研究(2008) 林宜儒; Yi-Ju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永中公民養成方案」對增進國中學生政治功效意識與 公民參與態度之效果,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日後實施「永中公民 養成方案」和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台北縣某國中七年級學生66 人為研 究對象,其中實驗組學生33 人由導師運用每週45 分鐘的彈性課程(自習課)時 間,進行「永中公民養成方案」教學,而控制組33 人則維持原有導師所安排的 教學活動。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研究者參考國內外頗具信效度的相關量表所修訂的 「國中生政治功效意識及公民參與態度問卷」,並輔以「快樂分享」回饋單、學 生日記以及實驗後所進行的學生訪談及教師教學省思等質性資料。實驗所得資料 以描述統計以及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各項分析與檢定,並輔以各種質性資 料作為解釋實驗效果的補充和參考。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實施「永中公民養成方案」在量化統計上未能顯著提升國中學生政治 功效意識,但從學生回饋表、日記、訪談等質性資料可見其正面成效。 二、 實施「永中公民養成方案」能顯著提升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 三、 依據各種量化與質性資料所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於「公民養 成方案」多持正向、積極的看法。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教育應用及未 來研究的參考。Item 臺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2006) 陳南州本研究旨在探討台中市高中職學生的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關係之現況,以作為擬定教育政策及實施公民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中市高中職一、二、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叢集取樣法,計抽取6所學校,18個班級,共629名學生為有效樣本。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台中市高中職學生之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家庭社經背景、家長管教態度)、學校環境因素(包括學校性質、幹部經驗、社團經驗、教師領導方式)、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媒介接觸時間長短、媒介接觸內容)不同的學生,在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的差異情形。 其中自我概念包括:一般學業自我概念、語文自我概念、數理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同性同儕自我概念、異性同儕自我概念、父母關係、情緒自我概念、體能自我概念、外表自我概念十個向度;公民參與態度內容包括:公共事務態度、社會關懷態度、社會責任態度、關心時事態度四個分量表。 本研究以邱皓政教授編製之「青少年多元自我概念量表」、鄭慧蘭碩士編製之「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實證研究。調查所得之資料分別採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法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各項考驗,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自我概念概況 台中市高中職學生之自我概念傾向於正向。 1.女生在一般學業、語文、一般自我、父母關係方面比男生佳,男生則在數理、體能自我概念的表現上優於女生。 2.一、二、三年級學生之總自我概念並無顯著差異。 3.社經地位不同的學生總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高社經地位者優於低社經地位者。 4.家長管教態度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並無差異。 5.高中學生、高職學生自我概念並無顯著差異。唯有一般學業自我概念,高中組的得分高於高職組的得分,且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水準。 6.幹部經驗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幹部經驗時間長者較優。 7.社團經驗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社團經驗時間長者較優。 8.教師領導方式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教師領導方式較民主,學生自我概念較優。 9.閱報時間長短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閱報時間越長者,自我概念越正向。 10.收看電視時間長短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無顯著差異。 11.上網時間長短不同的學生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上網時間越久者,自我概念越負面。 12.閱報版面不同的學生總自我概念無顯著差異。 13.收看電視節目不同的學生總自我概念無顯著差異。 二、公民參與態度概況 台中市高中職學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趨於正向。台中市高中職學生之「社會關懷態度」及「社會責任態度」傾向相當積極;而「公共事務態度」、「關心時事態度」也傾向正面。若依每一題平均得分情形排列,由高至低依次為「社會關懷態度」、「社會責任態度」、「公共事務態度」、「關心時事態度」。 1.男女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且女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較男生為積極。 2.不同年級學生之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二年級最積極、一年級其次,三年級較差。 3.社經地位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無顯著差異。 4.家長管教態度不同的高中職學生公民參與態度無顯著差異。 5.高中學生、高職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高中生較高職生為積極。 6.幹部經驗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幹部經驗時間越長者越積極。 7.社團經驗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並無顯著差異。 8.教師領導方式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教師領導採民主方式,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較積極。 9.閱報時間長短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閱報時間每天平均半到一小時者,公民參與態度較積極。 10.收看電視時間長短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收看時間越長,公民參與態度越不積極。 11.上網時間長短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上網時間越長,公民參與態度越不積極。 12.閱報版面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常閱讀國內外政經消息、社論組的公民參與態度較積極。 13.收看電視節目類型不同的學生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差異。以觀看「社教文化」類型節目為主的學生,有最積極、正向之公民參與態度。 三、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之關係 台中市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公民參與態度成正相關。自我概念越佳、越正向,其公民參與態度也越積極。 四、有效影響台中市高中職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因素 以公民參與態度為效標變項時,對公民參與態度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依序為: 1.自我概念 2.每天看報紙時間 3.性別 4.教師領導方式 5.每天看電視時間 6.閱報內容。 此六個變項可以共同解釋台中市高中職學生公民參與態度總變異量的25.3%。 其中「自我概念」變項可解釋台中市高中職學生公民參與態度的變異量為19.5%。 五、依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提出以下之建議: 1.輔導學生為眾服務,形成正向自我概念。 2.教師甚宜以身作則,民主方式領導學生。 3.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取代接受影音訊息。Item 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研究—以北部一所公立大學為例(2010) 李美玲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一所公立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個案學校大學部住宿生在宿舍內的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的現況。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住宿生在宿舍內的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的差異。三、探討個案學校大學部住宿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大學住宿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問卷」為調查工具,以個案學校大學部住宿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隨機抽樣,問卷共發出1,000份,有效樣本為877份。問卷內容分為:個人基本資料、大學住宿生公民參與態度量表、大學住宿生公民參與行為量表與開放式問題。資料分析採取之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住宿生公民參與態度傾向於積極、正向,其中以宿舍關懷態度表現最好,宿舍責任態度次之,第三為參與宿舍公共事務態度。 二、住宿生公民參與行為傾向於消極的參與,而以宿舍資訊交流的行為表現較佳,其次依序為參與宿舍活動、意見表達、參與宿舍會議、參與宿舍自治組織。 三、個案學校住宿生整體公民參與態度中,以新生宿舍與高年級宿舍、有參加興趣小組經驗者,顯著高於社、法、醫學院宿舍與沒有參加興趣小組經驗者。 四、個案學校住宿生整體公民參與行為中,分別以有宿舍服務經驗、有參加自訂寢室生活公約、興趣小組、各類競賽或聯誼活動、有志工經驗者,顯著高於沒有宿舍服務經驗、沒有參加自訂寢室生活公約、興趣小組、各類競賽或聯誼活動與沒有志工經驗者。 五、住宿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對個案學校、學生及後續研究方面,提出具體建議。Item 桃園市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調查研究(2015) 胡傑揚; Hu, Chieh-Yang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桃園市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為了達到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參考政治社會化理論和ICCS 2009的研究架構進行研究設計與問卷編製,藉以探討學生前因背景變項及學生學習歷程變項與桃園市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關係。本研究採用描述統計、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茲說明研究結果如下: 一、桃園市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顯著高於理論平均值,顯示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傾向積極且正面。 二、在學生前因背景變項中,年級、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學校規模和學校類型等因素與桃園市國中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均有顯著的差異;性別和家庭類型與桃園市國中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則沒有有顯著的差異。 三、在學生學習歷程變項中,除了「學生透過媒體進行娛樂的情形」之外,學生的家庭環境、同儕團體、傳播媒體、學校教學與管理與社會重大事件關注程度等因素與桃園市國中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均有達到顯著的正相關。Item 「議題中心教學」對高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1999-07-31) 廖添富; 劉美慧; 董秀蘭Item 「議題中心教學」對國中學生「公民參與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1998-07-31) 廖添富; 董秀蘭; 劉美慧Item 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8-07-01) 廖添富; 劉美慧; 董秀蘭學校是推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機構,教師則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因是,教師的公民參與態度及其對公民教育的看法,是公民教育能否符合「培養負責任、有能力參與民主過程的現代公民」之目標的重要關鍵。許多實證研究發現師範教育課程是影響準教師與對學科觀點的重要因素,因此,瞭解師範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公民教育觀點、及其影響因素,應是公民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緣此,本研究以師範院校學生為對象,進行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之相關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編製的「公民參與態度量表」、「公民教育觀點量表」、與「學校學習過程調查問卷」,瞭解師範生的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並分析個人背景因素與學校學習過程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的影響。研究結果有以下的發現:一、個人背景因素不同的師範學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具有差異。二、本研究所列的七項個人背景因素中,在師範生公民教育觀點上,差異最顯著的為「是否曾捐款給社會服務團體或活動」;而「是否曾捐款給政黨或政治人物」、「是否曾參加社會服務團體或活動」二項個人背景因素,則均無差異。三、批判思考能力的訓練、就讀科系、捐款給政黨或政治人物、性別、與捐款給社會服務團體等五項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具有影響。四、除了學校民主氣氛、爭議性議題的接觸二項外,其餘本研究所列的九項個人背景因素、學校學習因素與公民參與態度,均對師範生的五種公民教育觀點具有影響。五、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五種「公民教育觀點」均有顯著的正相關。Item 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8-07-??) 廖添富; 劉美慧; 董秀蘭學校是推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機構,教師則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因是,教師的公民參與態度及其對公民教育的看法,是公民教育能否符合「培養負責任、有能力參與民主過程的現代公民」之目標的重要關鍵。許多實證研究發現師範教育課程是影響準教師與對學科觀點的重要因素,因此,瞭解師範生的公民參與態度、公民教育觀點、及其影響因素,應是公民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緣此,本研究以師範院校學生為對象,進行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之相關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編製的「公民參與態度量表」、「公民教育觀點量表」、與「學校學習過程調查問卷」,瞭解師範生的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並分析個人背景因素與學校學習過程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的影響。研究結果有以下的發現:一、個人背景因素不同的師範學生,其公民參與態度具有差異。二、本研究所列的七項個人背景因素中,在師範生公民教育觀點上,差異最顯著的為「是否曾捐款給社會服務團體或活動」;而「是否曾捐款給政黨或政治人物」、「是否曾參加社會服務團體或活動」二項個人背景因素,則均無差異。三、批判思考能力的訓練、就讀科系、捐款給政黨或政治人物、性別、與捐款給社會服務團體等五項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具有影響。四、除了學校民主氣氛、爭議性議題的接觸二項外,其餘本研究所列的九項個人背景因素、學校學習因素與公民參與態度,均對師範生的五種公民教育觀點具有影響。五、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五種「公民教育觀點」均有顯著的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