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2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教師實施公開授課歷程之個案研究(2024) 張芯瑋; Chang, Hsin-Wei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明確規範現場教師每學年都必須至少實施一次公開授課,由此可知,公開授課這項活動在現今變得逐漸重要。教育部訂定此政策期望能為教育現場的師生帶來助益,期許教師在過程中能夠打破過去在教學場域中單打獨鬥的情形,轉而與同儕建立友善的互動氛圍,營造專業對話的空間。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實施公開授課之歷程,探討國中教師如何看待十二年國教課綱所規範之公開授課,以及教師在共備、授課/觀課、議課過程中的經驗,也探究實施公開授課對國中教師專業知能的影響。在本研究中,「公開授課」包含共備、授課/觀課、議課之流程。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以新北市某國中八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者透過非參與式觀察、半結構式訪談、非正式訪談及文件資料作為資料蒐集之方式;訪談資料以主題分析法進行分析,觀察及文件資料則採取內容分析法。研究結果顯示,國中教師對公開授課的理解涉及不同面向,包含實施方式具有彈性、目的涉及不同面向、與過去政策具有差異;在態度方面,國中教師對公開授課的態度有所不同,並非所有教師都支持這項政策,而教師對公開授課的態度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例如:實施成效;再者,國中教師在公開授課各階段中獲得豐富而多元的歷程經驗,舉例而言,他們以彈性的方式實施共備、授課時的教學方式與平常大致相同、觀課時將學生視為焦點、議課大多給予夥伴正向回饋等;最後,實施公開授課對國中教師專業知能的影響不一,有些教師認為實施公開授課能夠強化課程設計的能力、習得班級經營技巧,或是增進教學策略的運用,也有教師認為實施公開授課對他們的專業知能沒有影響。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師資培育、教學現場教師、政府機關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首先,建議師資培育開設教學觀察與口語表達相關課程;再者,建議現場教師可邀請外部專家入校協助進行公開授課,並將公開授課落實於日常教學中;接著,建議政府機關提供授課時數減免之公開授課相關配套措施;最後,建議未來研究可將「學校」作為個案,或是邀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Item Phillip 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的省察及對臺灣十二年國教的借鑑(2024) 李大任; Lee, Ta-Jen本研究檢視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之教育理念、政策及教育現狀落差時,發現近年臺灣的教改困境,與英國學者Phillip Brown所關注的家長主義(parentocracy)教育現象相仿,因此試圖藉由探討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衝擊教育體系之省察,反思十二年國教下臺灣之教育機會均等的發展困境。本研究回顧Brown所謂家長主義教育觀在英國的形成背景、梳理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的理解與反思歷程、探討Brown回應家長主義的「理想教育觀」及其思想淵源。並藉由Brown對家長主義教育觀之反思論點,解析十二年國教下臺灣之教育機會均等的發展困境與家長主義教育觀之關聯,並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Item 學校教師對108課綱的理解及其因應策略─以一所北部國中之教師為例(2023) 高國珮; Kao, Kuo-Pei隨著108課綱的實施,學校教師們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壓力,因應核心素養教學教師該如何調整理念與方法,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和教學的執行者,教師對108課綱的理解和因應策略對於課程的實施至關重要。本研究先梳理符號互動論中的教師因應策略理論,以一所北部國中為研究場域,以符號互動論觀點描述教師對108課綱的因應策略。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描述該校教師對108課綱的理解,二是描述該校教師的知覺中,該校針對108課綱所提出的工作要求,三是描述該校教師在面對108課綱的工作要求時,教師所遭遇的問題以及採取的因應策略。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法,透過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進行資料蒐集,最終透過資料分析,歸得出以下結論:(一)針對108課綱的要求,教師大致有三種類型「課程的創新者」、「順從型配合者」、「儀式型配合者」。(二)「課程的創新者」對108課綱的理解為正向的,「順從型配合者」與「儀式型配合者」則抱持負面觀點。(三)三類教師對學校實踐課綱的要求「無感」,僅需做到交差而已。(四)「課程的創新者」的主要因應策略偏向影響型策略與問題取向策略。(五)「順從型配合者」多採順從型與保護型因應策略。(六)「儀式型配合者」主要採逃避退縮因應策略。(七) 三類教師的回應策略受自我與結構力量的影響,同時也顯示主體性。Item 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原住民族議題內容之分析研究—以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版本為例(2022) 李旻哲; Lee, Min-Zhe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在原住民族及其文化內涵上的敘寫與呈現,透過文本分析法的方式,除了瞭解目前教科書三個版本—翰林、康軒與南一在原住民族議題內涵上的實質內容與呈現情形為何,並比較各版本彼此之間之異同外,也檢視三個版本是否皆有遵循著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對於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揭示,同時也試圖檢視與反思臺灣原住民族長期所遭受,且過往教科書亦不時潛藏著的扭曲、忽略、汙名化、偏見與刻板印象等現象是否在當今的教科書中已不復見。本研究發現與獲致結論如下:壹、各版本教科書在原住民族議題內容敘寫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能提供學生思考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之基礎知能(一)能認識當代原住民族權利訴求內涵(二)能了解原住民族受外部社會衝擊的過程二、能提升學生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並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貳、各版本教科書在原住民族議題內容呈現上大致相同、小有所異參、各版本教科書幾乎皆符合108課綱在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上的揭示一、能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並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二、能厚植部落意識與理解原住民族社會中部落的意義與重要性三、能追求社會正義與體察原住民族群體面臨的不公平處境四、能納入各族群歷史文化與價值觀並了解其互動關係五、能避免僅此於表淺、零碎或教條化的學習素材六、能提供學生引導提問以促進高層次思考與探究實作能力肆、各版本教科書或多或少仍存在著不平衡與不完整的原住民族再現現象本研究的建議如下:壹、對教科書編輯與作者之建議 一、應多強調原住民族與其他族群在歷史與當今時代的互動關係 二、應多加著重當代原住民族權利訴求的內涵及其發展脈絡 三、應多提供能夠接近與深度認識原住民族及其文化的機會 四、期待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從過去的附加取向邁向轉化取向 貳、對教師教學與備課之建議 一、應增進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能、素養與態度 二、應時時反思自己是否潛藏著刻板印象、偏見或微歧視的意識形態 三、應多加關注學生對於少數族群的態度價值與行為舉止 四、應讓學生能同理原住民族所面臨的不利處境 五、應多提供高層次批判思考與探究行動的機會 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上:可以橫跨不同學習階段、領域或科目 二、在研究主題上:可以檢視教科書以外的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 三、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搭配其他如訪談法以增加研究詮釋的觀點Item 十二年國教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法治教育之內容分析(2021) 陳俊翰; Chen, Jun-Han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國中各版本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法治教育的內涵,並採取內容分析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 首先針對各版本教科書法治教育內容的整體編排進行分析,並觀察各版本教科書在法治教育內容整體編排上是否有明顯差異。其次,透過統整國內外文獻、九年一貫課程與十二年國教課程中法治教育的內涵,設計本研究運用的法治教育內容分析類目表,作為本研究分析教科書法治教育內容的基準。最後本研究得到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法治教育內容的整體規劃上,各版本間有明顯差異。 二、在法治教育內容的總數量上,各版本以「南一版」出現次數最多,「翰林 版」次之,「康軒版」則出現次數最少。 三、在法治教育內容分析的主類目上,各版本皆以「憲法基礎概念與人權」出 現的次數最多。 四、在法治教育內容分析的次類目上、「南一版」與「康軒版」以「基本權利與 人權保障」出現次數最多,「翰林版」則是以「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出現 次數最多。 五、在法治教育內容的內容呈現上,各版本間僅在次類目「家庭暴力的防治」、 「刑罰種類與目的」,以及「身分權與家庭生活」並無太大差異外,其餘次 類目的呈現內容上均有差異存在。 最後,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結果,能提供教師在進行法治教育的建議,以及提供未來從事相關研究之方向。Item 教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科之課程認知與實施態度(2021) 李江; Li, Jiang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公民與社會之課程認知及實施態度,分析教師之課程認知與實施態度是否因個人背景變項、教師專業及發展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並探討教師個人背景變項、教師專業及發展變項、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公民與社會的課程認知對其實施態度之解釋力。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及滾雪球抽樣方式,以「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認知與實施態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回收有效問卷共74份。所蒐得之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相依樣本 t 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如下:一、教師知覺其他教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認知情形為大致瞭解;教師知覺自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整體認知為高度瞭解。二、教師知覺自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認知高於教師知覺其他教師。三、教師知覺自身對「核心素養」認知相較其他課程認知構面平均最低。四、年齡「30歲(含)以下」之教師對「核心素養」認知較高;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對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認知較高;教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認知不因性別、教學年資、最高學歷、教師資格及參與相關研習次數而有所不同。五、教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實施態度為大致肯定。六、教師認為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改革過於理想。七、教師認為考試競爭文化為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實施的主要阻礙。八、年齡「30歲(含)以下」、教學年資「10-15年」之教師對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實施態度較為正向;教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實施態度不因性別、最高學歷、教師資格、擔任職務及參與相關研習而有所不同。九、教師對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之認知與其實施態度具顯著正相關。十、個人背景變項中年齡對教師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實施態度具有顯著解釋力(31歲~40歲>30歲(含)以下)。 十一、控制教師個人背景變項、教師專業及發展變項的影響後,教師的課程認知對教師十二年國教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實施態度具顯著解釋力。 最後依據結論,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謹供教師、學校、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評量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家政課程單元為例(2021) 何思婷; HE, SZU-TING本研究旨在探究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並聚焦於家政科單元課程與評量設計,本單元教案以臺師大心測中心「國中學生學習成就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設計評量評分指引、詳列學習表現等級描述據此發展對應之評量工具。採用行動研究法,針對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學生進行八堂課程,以「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合宜且對環境友善清潔衣物的方法」為核心問題,對應學習重點後設定學習目標與評量評分指引導引教學活動;運用單元設計之評量工具與評量評分指引核定學生的學習表現,藉以調整修正教案與評量設計,以促進學生學習遷移展現高層次的素養能力。研究包含:一、探究依據綜合活動領域綱要設計適切的素養導向家政科單元課程。二、依據「國中學生學習成就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之內涵,探究如何據以發展符合本單元課程之評分指引與評量工具。三、經由單元課程實施後,觀察並探究學生學習表現情形並依此調整課程與評量設計。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結論:一、使用三步驟、六流程設計素養導向課程並運用體驗式活動引發問題意識進行核心問題探究、不論在形式或內容都需符合素養精神。二、透過經驗學習圈的邏輯思考可協助教師規劃脈絡分明的評量評分指引,結合重理解課程的六個理解層次教學提問並運用多元評量工具蒐集學習證據。三、教師透過共同備課或行動研究,提升教學素養。最後,提供綜合活動領域夥伴在素養導向課程與評量設計與實施過程及未來研究者相關建議。Item 一位國中生物教師與臺灣及日本教科書互動之研究(2021) 林聖晟; Lin, Sheng-Cheng本研究目的為在教師與教科書生成計畫課程之過程中,瞭解教師與具有不同特質的教科書之間互動關係,探討十二年國教的實施脈絡下,教師生成計畫課程的影響與助益。研究透過放聲思考與訪談來分析一位具11年教學資歷的國中生物教師生成計畫課程的歷程。研究結果發現支持探究教學之教科書有助於讓教師突破部分備課慣性。同時,研究也發現有利教師於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下教學之教科書特質如下:(一)提供現象觀察之提問以及透過新知學習解釋問題的探究過程;(二)概念可透過引導學生推論的探究過程方式呈現;(三)探究與實作活動可提供更多探究鷹架以及學生自主空間之特質;(四)探究實作相關設計之編排與外觀可再考量顯眼性與有利閱讀性。根據研究之結論,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期望教科書改革能做為教師於新課綱下專業成長之支持,同時也建議未來能參考參與式關係的理論進行更多相關的研究,以協助有利新課綱教學之教科書發展。Item 李澤厚美育思想研究(2022) 徐雅薇; Hsu, Ya-Wei本論文主要在探討李澤厚的美學理論,及其對教育美學的啟示,美育實施的理論方法等。首先,審視十二年國教總綱中所提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綜觀十二年國教課綱下目前美育實施的方向進路。其次,介紹李澤厚的美學理論,其思想主要受到康德、馬克思、黑格爾影響,重要學說包含「自然的人化」、「積澱說」、「美感心理方程式」。再者,李澤厚的美育觀念此採廣義解釋,指人在人生中達成的最高境界,其具體實踐美育的方式,包括塑造永恆的「情感時間」、回歸生活的美育、善用審美方程式的指引、帶領學生認識審美意識與創作方法、掌握「形象思維」的創作規律、培養「形式感」及「敬畏感」的美育過程,以達成美育最高境界「悅志悅神」。最後總結李澤厚的美學觀對教育美學的啟示,包含「教育之美的本質」、「營造教育過程之美」、「教師角色」三部分分述。總結而言,李澤厚美學理論之貢獻與突破,包含重視「心體」而非「性體」、美學理論探究的重心放在「美的本質」、建構一個「以人為本」為目的的美學觀點、開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標誌地位。李澤厚的美學理論對台灣教育也有諸多啟示,他強調實踐、歷史性、文化脈絡、情本體的教育,應用美感心理方程式建構出美育實施可行方法、提升美育境界以達成全人教育、運用形式感、敬畏感、合度、形象思維、意境在資本主義時代,實施注重人情感本體的教育。Item 國中自主學習課程轉化之個案研究─以文化歷史活動理論為取徑(2020) 林佳慧; Lin, Chia-Hui本研究以文化歷史活動理論為取徑,以新北市一所實施自主學習課程的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場域,探析該校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簡稱十二年國教)改革脈絡下進行自主學習課程轉化之展化學習歷程。十二年國教揭櫫之自主學習為培育終身學習者之基礎,為個案學校課程發展重要目標。該校導入十二年國教自主學習的政策倡議,於複雜且多面向的活動系統衍生新的需求,引發系統內部節點的張力與矛盾,涉及主體、客體、工具、規則、社群與分工之演變與再生,並驅動學校課程轉化之系統革新。 為深究個案學校的系統革新歷程與成果,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主要以觀察、訪談和文件蒐集等方式取得資料,並以Engeström(1998)的文化歷史活動理論架構分析資料。本研究發現有四: 一、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系統目標,可形成集體行動的課程轉化,涵括校長領導、行政組織分工、教師教學、家長參與外部協作資源之共力。 二、矛盾可引發教師主體與社群朝向自主學習課程客體目標發展之動力,工具策略的中介性可調節主體到客體行動之間的落差,開拓學生自主學習課程轉化的路徑。 三、學生以專題探究為手段,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增進自主學習的信心。 四、學校自主學習課程轉化的活動系統,創造課程與教學實踐的革新歷程。 最後,依研究發現,本文提出對課綱轉化、課程創新、教學實踐、學校組織、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建議,期能為國內課程改革、學校革新與學生學習帶來新的啟示。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