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8
  • Item
    自我反思性民族誌研究:個人之博物館職場經驗
    (2024) 黃勝裕; Huang, Sheng-Yu
    「博物館到底是什麼?」這個大哉問,無論是誰,似乎都可以從國際博物館協會那裡獲得定義解惑,即便不甚瞭解,也能使用AI人工智慧ChatGPT找到各式各樣豐富的解答。但是對我個人而言,博物館卻是一場用身體力行,花費好長一段時間才得到的體驗。本論文採用敘事探究作為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並以博物館定義、經營管理概念、MOA理論、激勵理論和轉化理論為探討基礎,從研究者「我」著手經營地方文化館的故事開始落筆,並以能呈現真實事件和人物,同時仍強調避免主觀性和偏見介入的非虛構寫作文體加以撰述,將我在各種不同型態、規模屬性迥異的博物館經歷逐一拉進,來回往復於敘事當中。敘事探究是一種不斷被創造、反思詮釋、修正、再反思詮釋的書寫過程,從這個過程發現,我是在經歷過無數次衍生自內心衝突導致外在對立的情況下,才逐漸認識到自己對於博物館真實的想法和理解,個人理想中的博物館形象,儼然不再是當初想像出來的博物館型態了。因此,我不再如以往的角度看待博物館了。從敘事探究分析發現,博物館存在本質與經濟價值之間的衝突應該講求優先順序但有妥協且平衡的空間,而建立高度協調的營運團隊,是博物館能夠順利運作的關鍵核心角色。此外,由於我自己的博物館經歷不斷地在面臨觀點衝突,但這卻促使我進行內省、反思,藉此找到了新的契機,協助我走出困境,發展出個人多元博物館事業的想法。這意味著,我在屬於自己的博物館職涯選項中增加了更多選擇。一個故事的結尾,就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博物館這條路其實寬廣的很,期望藉此文引發更多博物館人的共鳴。
  • Item
    博物館成人學習之研究建構主義觀點-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為例
    (2003) 謝文和
    因應終身學習社會的建立,多元文化社會的形成,資訊社會的來臨,知識經濟的挑戰,博物館的蓬勃發展等背景,成人漸成為博物館的主流觀眾。了解成人在博物館的學習,有助於成人教育之發展、教育改革的推動及博物館政策之擬訂,爰進行本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 探討學習理論的脈絡及主張,以及博物館學習的模式。 二、 探討博物館的成人學習角色。 三、 探討成人在博物館的學習動機、行為、策略。 四、 探討成人在博物館的學習與生活經驗應用的關係。 五、 從建構主義的學習觀點探討促進博物館成人學習的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之成人觀眾如何描述學習經驗,採用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深度訪談( deep interview )、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 )等方法。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次: 一、 建構主義學習是新典範 二、 建構主義學習是博物館的新挑戰 三、 成人的經驗與自我概念影響其在博物館之學習 四、 博物館未鼓勵成人主動學習,以致成人在博物館陳現被動的行為 五、 考古學博物館對成人不能產生立即應用的學習效果 六、 參觀博物館是成人的一種插曲式經驗 七、 參觀博物館是許多成人生涯中的重要事件 八、 參觀博物館兼具休閒與學習的經驗 九、 物件是博物館學習的公共財 十、 先備知識與經驗是成人在博物館學習的基石十一、 博物館展示與學習活動應與成人生經驗聯結 十二、 意義建構是博物館成人學習的核心 十三、 一次的博物館參觀難以使成人的觀點轉換,時間向度是博物館學習仍無法解決的議題 十四、 建構主義博物館之發展尚未臻完善 十五、 建構主義模式之博物館成人學習是一個二向度三階段的連續過程 根據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 對博物館的建議 (一)、促進成人學習方面:提供機會使觀眾能將博物館經驗與其日常生活聯結;允許成人學習者使用自己的學習偏好型態與學習策略;提供多重的學習出入點,以供成人觀眾自由選擇;增強成人的先備知識與經驗;鼓勵成人主動參與博物館經驗;鼓勵觀眾建構意義、批判與反省;提供休閒愉悅的經驗;延伸成人學習經驗。 (二)、經營策略方面:加強行銷, 博物館與休閒產業結合,進行策略聯盟。 (三)、博物館運作方面:明定博物館教育政策與任務;適時調整組織結構;發展博物館成為學習型組織。 二、 對政府的建議:訂定博物館法及博物館教育政策;成立博物館事業發展委員會;審慎評估博物館核心業務之委外經營;注意博物館學習落差;確實執行文化資產保存法;培養國人博物館素養與人文素養;加強博物館人員的在職進修與養成教育。
  • Item
    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
    (2011) 羅欣怡; Hsin-Yi Lo
    地方主義、新政府運動、新博物館學、文化認同、地域振興、多元文化、全球在地化、民眾參與、後現代主義、產業主義、公民主義…等重要文化、社會、經濟等思潮,在近數十年來逐漸興起,影響了各國文化政策擬定之方向與內涵。隨著政策之變革,博物館之發展與經營也開始產生質變。本研究將探討1990年代前後臺灣及世界主要國家文化政策之發展概況、博物館之發展歷程與現況、文化政策對於博物館發展之影響層面、以及未來新時代文化政策取向應該走向何處、博物館又該如何重新界定自我的角色與使命等課題。 從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以及臺灣等國之文化政策與博物館概況中,我們觀察到一個與以往迥然不同的發展趨勢。雖各國有時間上的先後,但其發展趨勢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在文化政策上,逐漸走向以地方為政策主軸之思維模式;在博物館發展上,走向地方博物館大量崛起之年代。這樣的政策與博物館發展現象,是與全球重要文化、社會、經濟等思潮有高度相關,也與各國之國情、歷史文化等背景有關。這讓臺灣與其他國家之博物館不得不面臨角色與心態之重新調整,並且需開始兼顧與回應文化層面、社會層面、經濟層面、環境層面等國家整體發展之各項議題與需求。在未來的新時代思維中,「永續發展」、「社會企業」與「文化企業」等概念必須被適度導入文化政策與博物館領域中,才能因應全球快速之變遷與整體社會之所需。
  • Item
    家長的偽科學概念與帶孩子學科學的自我效能在參觀科教館的態度與意圖之研究
    (2012) 江姿萱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對於行為與意圖有很高的解釋能力,國內外研究已顯示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故本研究運用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模式以及解構計畫行為理論(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DTPB),以家長帶學童參觀為例,以家長做為研究對象,欲探討家長帶學童參觀科教館,參觀前對科學的態度、偽科學想法、帶孩童學科學的自我效能影響以及對參觀科教館時的體驗價值(experiential value)包含知識價值(epistemic value)、社會價值(social value)、情感價值(hedonic value)是否會有相關,並且會影響再次參觀科教館的意願。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來進行資料蒐集,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1.家長偽科學對自己帶孩童學科學的自我效能與對科學的態度為負向關係。 2.家長對科學的態度對社會價值、情感價值為正向關係。 3.家長帶自己孩童學科學的自我效能對知識價值、社會價值、情感價值為正向關 係。 4.家長的社會價值、情感價值對行為意圖為正向關係。 本研究可提供博物館管理者參考,如何設計更適合參觀民眾的參觀內容。
  • Item
    博物館規訓與治理 ─以中正紀念堂為例
    (2012) 麥馥倫; Fu-Lun Mai
    本研究試圖從傅柯的權力觀點出發,針對中正紀念堂此一博物館中,知識論述、規訓技術、個體自我調控的部署,理解歷史時態下不同的文化治理範型。主要關懷在於反思博物館的社會教育目標下,一體兩面所形構出的權力關係;另一方面,以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觀點,探討博物館公共性指涉的意涵。 本研究採取訪談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中正紀念堂的經營階層、管理人員與參觀者三方面,討論具體機制下知識生產、紀律管束下相互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並藉由個體抵抗權力規範,及參與公共性討論的情況,檢驗中正紀念堂由威權體制下展示國族意識型態的櫥窗,轉向公共領域的可能。 研究發現主要可分為三項:中正紀念堂為黨國體系下的官僚機構,其真理效果雖來自於專家知識,但透過學術研究的自我正當化與去政治化效果,引入博物館展示政治的轉變。隨著時代的推移,文化治理範型由「國族殿壇的元首博物館」(1980年至1990年初期)、「公民的社教館」(1992年至2000年代初期),轉變為「文化消費:特展與精緻文化的戲棚」(2003年迄今),然而每一階段無可截然劃分,彼此之間仍有相互承接的意味。規訓技術則從「軍事紀律」模式,轉為資本主義社會下顧客至上的「消費─服務」型態。最後,權力機制下的個體,出現反抗場域中的規範,及質疑知識生產的邏輯。中正紀念堂邁向公共領域最大的侷限,依然是來自過往威權體制下的國族意識型態,以及缺乏參與公共討論的主體與場域。然而,中正紀念堂目前以學術研究的方式拓展詮釋觀點,成為不同族群的對話空間,體現歷史記憶沉澱、凝聚後的價值與紀念意義。
  • Item
    博物館文化產業策略之研究─以北投文物館為例
    (2009) 王婷; WANG TING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趨向多元化,除了傳統保存、教育、展示外,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成長、民眾素質的提高,博物館成了民眾新的休閒娛樂場所,與地方觀光也有了更緊密的連結,同時更肩負了館所永續經營的責任。近年來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帶動地方經濟、再生與文化保存的策略,博物館透過文化的再現,刺激消費活動的產生,使文化達到推廣與傳承,也幫助了博物館行銷。 本研究從透過訪談與問卷之研究方式,了解館方推行文化產業之現況,與民眾在北投文物館之消費現況調查、未來產業開發,及行銷方式,期望藉由文化產業的策略,提昇博物館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使之兼具文化教育與利益雙重的功能,同時也兼具館所行銷的媒介功能。 根據研究結果指出,北投文物館目前在文化產業策略的推行上仍屬草創階段,在人物力、財務上與產業結合上未來仍需要開拓與努力;而在消費者調查方面,博物館在文化產業發展上以「空間、氛圍營造」以及「與當地產業、特色結合」最為重要。文物館之「文化、寧靜氛圍」,其次則為「餐飲提供」以及「課程體驗與表演活動」是最吸引人的部分,而「禮品坊之商品」與「展示」未來仍待需要加強。 在相關的產業開發上,「付費之表演觀賞與體驗活動的」也未來可以規劃的部分;而館內也可以開發融合展示主軸做延伸之「富有館所意象商品」及「實用創意性精緻商品」及鎮館之寶相關之擺飾商品,皆是最有開發經濟潛力的一塊。在餐飲上,以選用當地特色食材開發具備文物館意象之菜色最為民眾喜愛。 在館方未來行銷策略方面,建議可透過活動舉辦、公共關係建立與媒體策略運用,能發揮具體文化交流與普及效果,提升地方文化產業創作活力與文化內涵,同時也可增加地方相關產業業者與博物館合作之意願,擴大博物館生產者與消費者導向文化活動對地方文化產業之影響,結合文化與經濟,達成地方文化產業振興目標。 關鍵字:文化產業、博物館、產業開發、文化經濟、消費者調查
  • Item
    幼稚園教師利用博物館實施校外教學之研究─以參觀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為例
    (2010) 林郁雅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稚園教師利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參觀經驗,目的在分析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動機、過程與反思,並了解其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資源需求。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的取向,依立意取樣選取8位臺北市具有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經驗之教師,以焦點團體訪談法收集資料並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動機 天文館之展示內容與展示型態符合幼兒學習需要;環境條件利於安排幼兒團體參觀;能主動提供幼稚園師生適切之資源服務,有助教師安排幼兒實施校外教學。 二、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過程 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時,在參觀前之行前準備、參觀中之活動進行以及參觀後之後續活動,皆具有妥善之規劃與準備;惟在參觀過程中教師角色之教學主導性應更為積極。 三、幼稚園教師對天文館之資源利用需求與意見 在展示資源方面,希望館方能加強規劃多樣化的主題展示活動與幼兒專屬體驗學習區;在服務資源方面,導覽解說宜依觀眾年齡層分級服務、多元開發符合幼教的天文教育資源、教育研習活動以教師利於參與的時間為考量,並提供天文科學教材教具外借服務。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對天文館、幼稚園教師與後續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未來相關實務工作以及後續研究發展之參考。
  • Item
    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可行性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
    (2008) 王淑華
    近年來由於社會結構的變遷以及民眾對國立博物館的殷殷期盼,博物館社區化的思維,將促使一向獨立於社區之外的國立博物館在理念、結構與功能上的調整。相較於社區博物館的地區性,國立博物館擁有更豐富的資源、文化歷史和多元發展的目標,因此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活動,與社區做密切的連繫,已是博物館發展的趨勢,至於國內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可行性如何?是本研究的出發點。 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一、了解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的理念與實際作法。二、探討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遭遇的困境。三、提出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困境解決之道。四、分析博物館推展社區化整體可行的方法,作為博物館推動社區化的參考。 本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包括文獻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實地參訪、居民與專家學者意見訪談。訪談對象包括博物館資深館員、社區居民、志工與專家學者。研究發現,史博館有推動社區化的優勢和理念,但受限於專業人力不足和館舍空間小,社區民眾期待互動機會增多但訊息傳達和溝通平台有待建立、資源分享與整合尚待建立。乃提出繼續推動博物館社區化、建立社區學習體制、加強社區參與、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與溝通管道、積極進行博物館與社區資源整合的工作等建議,雖是針對史博館提出,亦希望提供其他博物館推動社區化的參考。
  • Item
    博物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
    (2008) 梁筱梅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功能性與影響力,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為例,探討其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現況、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解決途徑。首先研析相關文獻,據以形成研究架構,並採質 性研究方法,以自編的訪談大綱作為研究工具。訪談對象採立意抽樣,結果自史博館抽取相關業務人及博物館學專家學者數人進行訪談。另外,也選擇具有推動社會藝術教育實例的「他」館,探討其實施現況與史博館做比較,一方面證明「藝術」確實是史博館推動社會教育中的重要元素,另方面期望能藉以提供史博館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現況上的參考意見,因此訪談他館相關業務人員,並將其訪談資料納入本研究中。最後經過對史博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的研究發現與S.W.O.T的分析,獲得以下的結論:(1)擁有豐富藝術品物件及歷史賦予的優越性等優勢(Strengths);(2)受限於館內場地狹小,展覽物件無法完整呈現、典藏空間不足,以及2008年實施「館務基金」的營運方式,募款壓力增大的劣勢(Weaknesses);(3)持續爭取發展「大南海計畫」,共同打造台北都會成為創意的文化休閒、藝術欣賞、觀光休憩的國際都市以及結合異業團體共同開發、經營「華燈博物館」是其可開創的機會(Opportunities);(4)在博物館降級的聲浪中,史博館名列其中,國際地位面臨考驗以及同業異業的競爭是其威脅(Threats)。 基於上述結果分析,本研究對史博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提出下述建議 :(1)保存在地歷史文化的產業,開發創意,突顯特色;(2)繼續爭取「大 南海計畫」的實行是徹底解決場地狹小的根本途徑;(3)強化展覽及活動的 深度與廣度,關注各項產出的長期性與持續性的影響效果,以發展特色功能; (4)及早做好對「行政法人化」的認知與準備,加強內部企業管理訓練。
  • Item
    臺北縣中小學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之研究
    (2009) 彭盛佐; Peng Shengtso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中小學推展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方案之執行情形,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為達上述目的編製「臺北縣中小學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方案問卷」實施問卷調查,蒐集相關資料。研究對象以臺北縣縣立中小學現任主任、組長、教師為範圍。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臺北縣縣立高中職、國中及小學,參與臺北縣93學年度「服務學習---我的家鄉文化寶貝」學校與博物館合作之43所學校為調查範圍,以推動服務學習的計畫執行者,包含方案統籌與執行教師、行政人員作為研究的樣本。共回收有效樣本214份,問卷可用率達85.60%,再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描述統計、因素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對研究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臺北縣中小學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的執行現況尚稱良好。 二、臺北縣中小學推動本方案之教師或行政人員對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有正確認知。 三、臺北縣中小學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與課程具有高度結合。 四、「無相關經費資源及適當時間安排」乃當前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之最大困境。 五、增列經費、加強服務學習相關進修管道及協助家長及社區積極參與,以解決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的困難。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應與課程作適度的結合。 (二)提供學校充足的經費推動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 (三)建立資訊網絡提供服務學習經驗交流的平臺。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一)結合社區資源推展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 (二)永續推展社區服務學習活動。 (三)強化教師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知能。 三、對教師的建議 (一)應重視學生社區生活中心,使服務學習能融入各領域教學。 (二)加強運用博物館實施社區服務學習與課程結合的統整能力。 (三)激發學生服務學習動機,鼓勵學生參與。 四、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進行質的研究 (二)擴大研究範圍 (三)擴大研究對象 (四)擴充研究領域 (五)整合研究變項